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置於案頭有一盆景,盆中石頭假山石縫中有一棵棵的小樹,其峰巒疊翠,煞是好看。由於盆景是人工栽培,石縫中的小樹需要時時給予水分,因為置於室內,所以必須每日小心灌溉,以防缺水乾枯或多水外溢,同時必須不時更換其角度,讓盆栽四面向陽,平均成長。

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原本讓人賞心悅目的盆景,在繁忙的工作中卻成了“擁有”後的煩惱與負擔。擔心的是人在異地無法適時給水 ,煩惱的是人在忙中必須記住給它澆水,小小的盆栽左右了原本自在的生活,因為“擁有”而產生負擔,因為各種負擔逐日累積增長,使我們身心無法平安,日子過得很苦惱。

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其實,欣賞不一定要擁有,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是懂得欣賞,而不是擁有。真正的擁有不是“自己享受”,而是與人分享,這是生活的態度,也是一種生活藝術,更是生活的智慧。

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生活中要減輕負擔,就是生活要簡單一點,生活簡單之後,我們會發現有許多東西是我們不需要的,甚至不必去擁有。但是很多人卻畢其一生,卯足全力、費盡心思在追求,也因為多欲多求而衍生煩惱。生活中,實際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卻很多,這是人類貪婪的習性。一日不克服,就有一日的煩惱。簡單的生活會讓我們創造出自主的空間。相反的擁有太多或慾望太多,則會喪失知足的空間。生活簡單,無形中就減少許多身心的負擔,負擔減輕,日子當然過得愉悅。

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然而“減輕負擔“只算做對一半,另一半還需“加重承擔”。“加重承擔“,就是多做一點公益,別人不做的我們拿來做;別人不會做的,我們做給他看;簡單的留給別人做,困難的留給自己做,這樣我們會得到更多學習的機會。有形的承擔,因為做得歡喜,所以不會感受沉重。無形的負擔,因為心靈的壓迫,所以讓人無法輕安。勇於承擔的人,因為時時接受考驗與挑戰而踏實成長,精神生活也因此向上提升,日子當然過得輕安自在。

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我們常說“佛在心中”,同理,莊嚴的道場不在佛堂裡,是在心中。所以美麗的風光不在風景區,它在我們的心裡,我們又何必再往外求?美麗的盆景是個事相,再美也沒有內在的風光來得美。盆栽會枯萎,山河會變色,但是內心的“湖光山色”卻永遠莊嚴秀麗,因為它是每個人心裡深處的“心靈桃花源”。

多承擔 ,少負擔,生活則輕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