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援鄂護士,卻一個人在雨中流淚

今天是朋友從湖北抗疫歸來的第一次見面。分別兩個多月,近距離的接觸了我們的英雄,才知道,他們的工作遠比我們想象的辛苦。她平靜的講著,我的心被一次次的觸動。

她是援鄂護士,卻一個人在雨中流淚

剛進醫院,密閉的隔離服,幾層口罩,人立刻像被放進了一個蒸籠,不到半小時全身就溼透了。汗水順著脖子往下流,口罩也溼透了,緊緊粘在了臉上,幸虧外面還有一層,要不早失去了防護作用。堅持了三小時,她感覺身體越來越弱,喘氣越來越急促,臉上手背都開始發麻。急診出身的她知道,自己已經呼吸性鹼中毒了,要再不停下來可能就暈倒在地了。終於,她極不情願的脫下了防護服,出門就吐了,全身無力,躺了一天。好在從第二天起她就適應了防護服,順利的工作了。

她是援鄂護士,卻一個人在雨中流淚

電視上我們看到抗疫的護士鼻樑被口罩壓爛了,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口罩那麼軟怎麼能壓著呢?其實,醫用的N95口罩是很硬的,為了密閉性好會勒的很緊。我們戴這樣的口罩會過十幾分鐘調整下才舒服,而他們穿上防護服就再也不能碰了,一動防護服就失效了。為了省防護服,有時她們本來六小時的工作會主動延長成八小時。幾天下來,鼻樑耳朵都爛了,但她每天還要把口罩勒到還沒好的傷疤上,這一堅持就是五十多天。

她是援鄂護士,卻一個人在雨中流淚

工作三個星期的時候,醫療隊給每個人體檢,做完CT見她肺上竟然有炎症的表現。雖然沒有確診,這時的肺炎是很容易跟新冠聯繫到一起。襄陽下著毛毛細雨,她獨自一人終於在雨中哭了。她充滿了自責:一定是自己哪個環節沒做好,一定是,要不怎麼會感染?現在自己感染了不要緊,還連累了別人,整個醫療隊吃住都在一起,要確診了得全部隔離,還怎麼去救人。幸運的是,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那是個陳舊性的病變,不礙事,她心中的石頭才落了地。

她是援鄂護士,卻一個人在雨中流淚

工作三週時應該輪換,兩小時內整個醫療隊集體請戰,繼續戰鬥在火線。直到疫情好轉,他們硬是堅持了下來,除去路途,他們工作了51個日日夜夜。她是最早去的一批,堅持到疫情尾聲才回來。

她的身體並不很好,她脆弱時也會哭,但她和很多和她一樣的人,為我們撐起一片天空,一起迎接雨後的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