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金庸的小說射鵰三部曲中,倚天和神鵰中間存留了將近80年間的時間空白,其中關係隱晦微妙。當然,在這缺失的八十年裡,分量最重的就是,郭襄的一生沉浮。

郭襄出生在武林世家,名門之後。上有大姐郭芙,下有小弟破虜。從小天資聰穎,受到良好的教育。郭襄是在《神鵰俠侶》離結束還有四分之一時才出場,卻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全書的第二女主角,甚至比女主角小龍女個性鮮活的多,故此給人印象很好。郭襄在十六歲那年就氣質非凡,頸掛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有了她孃的冰雪聰明淘氣機靈,也有了他爹的江湖正氣心地善良,真是集郭靖黃蓉的優點於一身。全書也從悲痛中轉換為一個明快輕鬆的節奏,讀起來猶如春風拂面,可謂是神來一筆。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但是,全世界都喜歡的郭襄,偏偏她喜歡的楊過不能和她在一塊,最後一生未嫁,終老峨眉。故事的一切來源於,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


郭襄與草莽英雄敞開心胸,把酒言歡,聽聞神鵰俠的事蹟,心生愛慕。就和西山一窟鬼,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之後見到了神鵰大俠。郭襄愛上楊過,與現在少女愛上大叔的愛情故事如出一轍。大叔積攢了年齡紅利,集閱歷、才華、資源於一身,可以說應有盡有。楊過那時已經是處於一個男人的巔峰時期,名滿江湖。更何況,他還痴情。這就滿足了一個少女關於靈魂伴侶的所有想象。楊過給了她三根金針,可以滿足她三個願望。她想都不想就用了兩根,只為看楊過的面目和邀請楊過跟自己過生日。

在楊過揭下他面具的那一刻,她的青春也就由此定格。倚天裡面也有類似的情節,就是張無忌答應滿足趙敏不違背江湖道義的三個要求。同樣是三個願望,趙敏用它贏得了自己的愛情,郭襄卻沒有。若是郭襄以此換取楊過的愛情,她就不是郭襄,楊過若是因此放棄小龍女,接受郭襄,他也不再是楊過。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倚天裡有一段:宋青書和滅絕師太拆招,被她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靈狐”,將宋青書的長劍震上了天空。這一招是峨嵋派祖師郭襄為紀念當年楊過和她同到黑沼捕捉靈狐而創。那一天,應該是她最快樂的時光之一。楊過拉著小郭襄的手,在黑沼上滑行,就像在雪地裡滑雪一樣。然而,十六歲那年的煙花太美,燃盡了此後的二十四年的年華。積攢了年齡紅利的大叔楊過拿出了應有的氣場,第一件賀禮,滅蒙古前鋒,砍下兩千只耳朵;第二件賀禮,燒蒙古糧草,送上絢爛煙花;第三件賀禮,除去丐幫奸細,承上打狗棒。這三件禮物,只有楊過做的出來。自此,小郭襄情根深重。仔細一想楊康真是厲害,雖然武功際遇都沒有郭靖好,但是連同他兒子一塊把郭家弄得是“雞犬不寧”啊。

在蒙古軍營中,小郭襄有段獨白,碎碎念道:
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裡,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裡也挺喜歡你。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請你莫怪!你有什麼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

好像是童言無忌,好像是痴情無比。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在絕情谷,小郭襄用了第三根金針,求楊過不要輕生。楊過這時苦等十六年未果,死意已決,縱身一躍。郭襄幾乎想都沒想,隨他而去。別人說郭襄僅僅是仰慕也好,年紀輕輕不成熟不理智也好。我只知道,這種愛,無法歸類,沒有雜質。我只知道,郭襄在戰亂中見到自己的“情敵”小龍女的時,她說:楊大嫂,你真美。

在神鵰俠侶的最後,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那一年襄陽城破了,父母在那慘烈的最後一戰中離她而去,弟弟也死了,她徹底在世界上孑然一身。

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坳花落無聲,絕情谷空山寂寂,風陵渡凝月冥冥。終南山在陝西,風陵渡在山西,萬花坳疑在山西,絕情谷在湖北。郭襄開始了浪跡天涯,在二十四年裡去了無數次以上的四個地方,此間輾轉反側,不能忘懷。


小東邪郭襄也不負”邪”這個字。


四十歲那年,她在峨眉山底下,遇到一個說書人。他說起一個很老的故事:有兩條魚,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衝到一個淺淺的水溝,只能相互把自己嘴裡的泡沫喂到對方嘴裡,這樣才能生存,這叫相濡以沫。海水最終要漫上來,兩條魚即將分別,最終要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不去打擾彼此。這叫相忘於江湖。郭襄聽完大笑而去,聽完痛哭一場。


峨嵋山上,白雲朵朵,煙燻霧繞。


所謂勉強,該是勉而不強。不是所有的愛戀,都要以戀愛收場。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大概如此。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