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畫家朱德潤很神祕,存世作品很少,風格有點“後現代”

朱德潤(1294~1365年),字澤民,別(齋)號存復,又號睢陽山人等,平江(江蘇蘇州)人,元代著名畫家、儒士。朱德潤在藝術史中沒有得到重視,其實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畫家。其存世書畫很少,本文加以考辨研究。

《渾淪圖》是朱德潤早期代表作品。紙本,水墨,上海博物館藏。

引首隸書題“渾淪圖”,下署“皇萬曆戊中(1608年)冬十月朔,完真世兄索題,通家弟陳廷榮”,下鈐“陳氏獻之”白文印,前鈐“松聲閣印”白文,“師來山道者”白文,“良齋審定”朱文,“萇生所藏”朱文。

元代畫家朱德潤很神秘,存世作品很少,風格有點“後現代”

元 朱德潤 《渾倫圖》卷 紙本水墨 縱29.7釐米 橫86.2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畫右首隸題“渾淪圖”,行書題贊,贊曰:“渾淪者,不方而圓;志渾淪者,不圓而方。先天地生者,無形而形存;後天地生者,有形而形亡。一動一靜,一翕一張,是豈有繩墨之可量哉?至正己丑(至正九年,1349年)歲秋九月廿又六日,空同山人朱德潤畫。”下鈐“翁同山人”白連朱文,“朱澤民氏”朱文,“存復齋”朱文長印;中鈐“與造物遊”朱文,“睢陽世家”朱文。卷後別紙題、跋、贊、傳等二十款。後附驥木居士瞿中溶考《睢陽五老圖》記。

元代畫家朱德潤很神秘,存世作品很少,風格有點“後現代”

元 朱德潤 《渾倫圖》局部

該圖作於元順帝至正九年(1349年),傳於後代,系朱德潤家傳之寶。首跋為明文徵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六月為朱德潤五世孫朱希曾作,陳獻之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十月為朱德潤八世孫朱完真題引首。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秋,葉初春、陳世復題識。

元代畫家朱德潤很神秘,存世作品很少,風格有點“後現代”

此後,該圖散佚20年,期間有崇禎元年(1628年)春朱大典的款識。崇禎五年(1632年)冬,該圖被朱德潤九世孫婿徐文靖購得,復歸七世孫朱築巖之子朱以發處。是年張魯、戴之傑、葉奕荃、周啟祥有題跋。崇禎六年(1633年)春,沈後及文震孟,陳繼儒作題。崇禎七年(1634年)孫永祚作跋。其間尚有顧錫疇、歸昌世、張炳樊、王瀚等題跋、識、小傳等,但均未款年月。

元代畫家朱德潤很神秘,存世作品很少,風格有點“後現代”

元 朱德潤(偽)  《柳亭銷(消)夏圖》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末江南喪亂,朱以發守崑山,死於亂軍之中,該畫卷亦流落民間。清順治初曾被收藏並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作跋;嘉慶初,金堅齋用重價從同裡詹氏手中購得,並請善手重新裝裱,可惜跋語前後錯雜失次;道光年間為木居士瞿中溶購得,曾被收藏家陸心源收入《穰梨館過眼錄》。近代由收藏家劉靖基先生將其捐獻給上海博物館。

畫幅採用朱德潤習慣的一邊式構圖,從構圖上講,這種取法局部的方式一改北宋郭熙的全景式構圖,借鑑了南宋馬夏的風格。

元代畫家朱德潤很神秘,存世作品很少,風格有點“後現代”

元 朱德潤  《秀野軒圖》卷 紙本設色 縱28.3釐米 橫210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無論從構圖到筆法,都極具“後現代”意味——畫中一個獨立突兀的白描正圓,在精細、雅緻占主導地位的古代中國美術中非常少見,即便以今天的藝術觀點來看,此圖也頗具藝術試驗風格。

此圖風格上繼承了北宋文人畫的寫意風格;但筆法卻相當寫實,從所繪樹枝中可見一斑。

圖中題款的時間為至正九年,但從此圖畫風分析,與朱德潤早期畫風較為接近,故有可能題款時間晚於畫作時間。至正九年正是朱德潤再度出山前的一年,選在這個時間段題“渾淪圖贊”似乎頗有意味。但就此圖畫心部分而言,創作時間似乎可以更早。此圖畫風筆法可為朱德潤早期作品的代表,學界亦多以此圖為判斷朱德潤早期作品的“標準器”。

​內容整編自:李天垠《遺忘的經典—故宮藏朱德潤真偽作品考辨》《紫禁城》2011年7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