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什麼是胡斯派?我認為胡斯派就是基督教的極端形式。他們的信仰以1420年4月的宣言來定義,這個宣言現在依然保留下來,逐漸以“布拉格四卷書”而為大家所知,宣言宣稱:

1.自由地宣講神的語言。

2.聖餐儀式中,教士和世俗基督徒同領酒和餅。也就是說,所有基督徒都可以在聖餐儀式中領受酒和餅。在那個時代,通常世俗基督徒只能領受餅。基督徒一受洗就可以領受聖餐,而且至少每個星期領受聖餐一次。

3.神職人員採用耶穌的生活方式,生活簡樸,不可以犯買賣聖職之罪。

4.所犯下的罪行都會受罰。

這四卷書保留了胡斯主義溫和派(市民階級、部分貴族和有產知識分子,他們只提出改革教會的要求)和激進派(他們由農民、城市貧民、小手工業者、下層僧侶、小貴族和部分中等貴族組成,他們要求剷除封建制度)都可以接受的基本準則。他們是各個部分能統一起來的重要因素。

其實,胡斯派的教義當然要比這豐富得多。胡斯派運動是一場民族、哲學、學術運動,而且這場運動還一直跟因為不公正而產生的憤怒有關。說它是一場民族運動,因為它是一場捷克人反抗強大的德意志干預波西米亞內部事務的運動;說它是一場哲學運動和學術運動,則是因為它一直都和哲學家約翰・威克里夫的著作密不可分,而且這場運動的發源地就是布拉格大學,尤其約翰・胡斯的傳教活動都是以布拉格大學為中心;這場運動一直都跟憤怒有關,因為這場運動的蔓延是在約翰·胡斯殉難以後,他被康斯坦茨宗教委員會判為異端,1415年7月被施以火刑。在這場運動當中,有許多意見分歧的學術派別,但是布拉格四卷書是將這場運動各方統一起來的基本原則。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約翰・威克里夫:英國宗教改革先驅,英文聖經譯者

胡斯主義的起源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神羅帝國中的波西米亞王國

胡斯主義在15世紀早期的波西米亞出現。它緣於在波西米亞定居的德意志人與當地捷克人的衝突。以及14世紀後期捷克人民不堪基督教會壓迫而發起的反教會運動,運動中出現了由捷克本土教士組成的改革派,他們在捷克使用當地語言在人民中傳教,到處宣揚神職人員的財富和不道德行為,損害了神職人員的利益,但是卻符合了教會外普通大眾的心理。

在布拉格大學,人們對於宗教改革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的基礎來源於改革家約翰・威克里夫的著作。追隨約翰・威克里夫的學者之一就是約翰・胡斯,一位講捷克語的捷克人,他常常批判教會的腐敗。1409年,他當選布拉格大學校長。胡斯捲入了反對波西米亞國王文策爾一世的鬥爭,最終他因反對國王和反對教會濫用權力而被開除教籍,胡斯自願流放到波西米亞南部。到了波西米亞南部地區,他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觀點,繼續宣揚宗教改革的主張,並且取得了捷克貴族的支持。

在波西米亞南部,另一個極端的基督教派別也得到了發展這個派別是集中在一座山上的團體,這座山被命名為塔波山(一座《聖經》中的山)。這個團體的目標是以苦行的方式,遵循《聖經》為基礎的基督教教義,期待基督即將重返地球。這個團體成為胡斯主義運動重要的武裝力量。

1411年,波西米亞國王文策爾的弟弟,西吉斯蒙德被推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1414年,西吉斯蒙德傳召約翰・胡斯,讓他到康斯坦茨的教會委員會回答一些關於他所傳的教義的問題。西吉斯蒙德答應胡斯確保他的人身安全,但是當1414年末胡斯到達康斯坦茨的時候,他立即被逮捕並遭到審訊。西吉斯蒙德急需用鎮壓異端來提升他自己作為天主教國家的領導地位,因此處理一個有嫌疑的異端者遠比信守承諾重要得多。不顧波西米亞貴族的抗議,最終胡斯被康斯坦茨教會委員會判為異端者,並在1415年7月被燒死。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約翰・胡斯雕像

胡斯的死在波西米亞引起了憤慨的情緒。捷克貴族們公開反抗康斯坦茨教會委員會,並建立了一個聯盟,保護胡斯主義。最後,1419年,國王文策爾決定採取行動。他解僱了布拉格新城的市鎮委員會的委員們,因為他們都是胡斯宗教改革主義的支持者,並讓保守派代替了他們的位置。這個決定導致了暴力反抗,一個極端的胡思主義者領導了去新城市政廳的示威,在那裡他們要求釋放被關押在監獄的胡斯派。當市鎮委員會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時,示威群眾衝入了市政廳,並將13位市鎮委員會成員從一樓的窗口丟了出去。這個“布拉格丟出窗外”事件,標誌著戰爭的開始。胡斯派佔領了市政廳此事過後不久波西米亞國王就去世了。

1420年波西米亞國王的弟弟西吉斯蒙徳繼承了王位。胡斯派一直將他視為謀殺胡斯的兇手,一個奸詐而不值得信任的人。布拉格暴亂不斷,攝政王-文策爾的遺孀索菲亞王后,根本無法控制這個局面。在波西米亞內,天主教也開始對胡斯派進行宗教迫害。在庫特內霍拉鎮的銀礦,德意志人處死胡斯派的方法是將他們投入銀礦的豎井內。如果西吉斯蒙德能夠行動快一點兒,或許他能夠控制波西米亞的局勢,但是他沒有,當他最終到達那裡的時候,他也繼續這樣的宗教迫害。波西米亞的教皇特使接著宣佈對胡斯派發動十字軍聖戰,波西米亞人民因此拒絕接受西吉斯蒙德。如果不是約翰・李斯卡將軍領導的塔博爾派英勇奮戰有效殺敵,讓西吉斯蒙德無力抵抗,也許波西米亞人民早就不得不屈服了。

對付胡斯派的戰爭

1420年:第一次聖戰

西吉斯蒙德開始運兵進攻布拉格,布拉格的保衛者由城市民兵組織,以及極端胡斯主義團體塔博爾派組成。西吉斯蒙德本來可以圍困布拉格時間更久一些,但是他卻沒有這麼做。

就是在被圍困的時候,在布拉格的胡斯派領導人就“布拉格四卷書”達成共識。“四卷書”的副本被傳向了更遠和更廣的範圍,意圖贏得天主教徒皈依胡斯主義。布拉格的胡斯派想要尋找位新的國王來取代西吉斯蒙德。最終,波蘭國王和立陶宛維托爾德大公瓦迪斯瓦夫・雅蓋沃的一位親戚米哈烏・克雷布特・維希尼奧維茨基,來到波西米亞,被任命為攝政王。但是他也沒有在波西米亞國內建立自己的威信,他盡全力和教皇進行談判,但是這隻能讓激進派更加反對他,最後在1428年,他被遣返回波蘭。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胡斯派士兵

1421年:第二次聖戰

第二次聖戰發生在1421年秋天,就在第一次聖戰15個月過後。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遠征,但是西吉斯蒙德卻一直拖延時間,遙言紛傳說他根本不想鎮壓異端。原本這次遠征的計劃是西吉斯蒙德從東邊進攻,同時德意志從西邊一起進攻,在鉗形包圍下摧毀胡斯派。德意志軍隊到達並攻擊了札特瑟,但是包圍之勢卻遲遲沒有形成,軍隊的首領們開始產生了意見分歧。兩個星期以後,他們聽說一支強大的胡斯派軍隊正向他們逼近,就因害怕一鬨而散。

西吉斯蒙德在10月中旬才到達那裡,他在布爾諾耽擱了,因為他想要將捷克的天主教徒拉過來。這就給了胡斯派整軍的時間。儘管西吉斯蒙德最初取得了攻取庫特內霍拉的勝利,但是李斯卡領導下的胡斯派軍隊重新集結,將他趕出了波西米亞。

1422年:第三次聖戰

西吉斯蒙德讓霍亨索倫王朝的腓特烈指揮戰鬥,十字軍士兵們對這場戰爭鬥志不高,西吉斯蒙德本人也幾乎沒有給士兵們任何幫助。最終,腓特烈能做的就只剩下解卡爾斯塔德之圍,卡爾斯塔德正處於胡斯派的包圍之中。米哈烏・克雷布特・維希尼奧維茨基王公和腓特烈進行了和談,就在和談一再拖延之下,卡爾斯塔德最後失陷,十字軍被迫撤離。

這之後數年,都沒有再進行聖戰。但是同時,胡斯派內部的激進派和溫和派卻一直爭鬥不斷,1424年激進派塔博爾派開始進攻摩拉維亞,李斯卡將軍死於該地。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獨眼將軍約翰・李斯卡

1427年:第四次聖戰

被教皇描述成是“精神的較量”,這次遠征由霍亨索倫王朝腓特烈領導。教皇的特使是享利・波弗特,溫徹斯特主教。腓特烈曾經跟胡斯派和談過,他試圖將溫和派從極端派中分離出來。波弗特發了一封調停信給胡斯派,讓他們懺悔並重新回到天主教的聯盟中來。

然而,當軍隊出發的時候,他們卻只有一個目標一重新奪回要塞。霍亨索倫王朝的腓特烈不幸病倒。胡斯派軍隊所向披靡,而十字軍因害怕而一直臨陣脫逃,即使教皇特使展開教皇的旗幟,大聲命令他們回來,這些士兵們也不肯停下腳步。

對此,教皇馬丁五世的直接回應是組織另一支十字軍。他建議召集英國軍隊去攻打胡斯派,讓人感到爭議的是,當時胡斯主義已經在英國盛行,因為胡斯的主張都是源自約翰・威克里夫的作品。無論如何,這次遠征的十字軍最終轉道法國去對付那裡的聖女貞德。

在第四次聖戰之後,胡斯派在整個歐洲散發手冊,概述胡斯派的綱領。胡斯派一直都希望能夠有一次全面的、公開的辯論來闡述他們的主張,但是西吉斯蒙德和天主教會從不允許他們這樣做。現在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根本不需要得到國王和教會的允許,就能將他們的主張呈現給公眾。胡斯派取得了成功,他們迫使天主教會和西吉斯蒙德就胡斯派的條款進行正式的談判。1429年,談判在匈牙利伯拉第斯拉瓦開始進行。談判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進展,但是對於胡斯派而言,值得慶祝的是他們通過軍事勝利迫使教會和西吉斯蒙德坐在了談判桌上。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胡斯派戰車

1431年:第五次聖戰

這次聖戰是在談判失敗後進行的。十字軍在軍隊開始正面交戰前就開始因為恐懼而逃跑。紅衣主教朱利亞諾・塞薩利尼在這場戰爭中是教皇的特使,他認為迴歸談判桌是更好的解決辦法。1433年,胡斯派被邀請前往巴塞爾參加教會會議。在之前的教會會議中,胡斯派都是被作為異端施以火刑,現在胡斯派終於得到了平等的對待。在這裡,胡斯派得到允許說出他們的情況,但是令他們感到失望的是天主教會並沒有改變對待胡斯主義的態度。談判進行的同時,波西米亞的戰事繼續著。

戰爭的結束和胡斯派的遺留問題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國王西吉斯蒙德

1434年5月,胡斯派內部極端派和溫和派的武裝力量在利帕尼發生了互相沖突。溫和派取勝,塔博爾派和布拉格新鎮的民兵武裝都被瓦解。這次是胡斯戰爭的真正結束。

談判再次進行。溫和派與西吉斯蒙德和教會都達成了協定,協定允許胡斯派以兩種方式領受聖餐,所有其他的請求都被拒絕。最終,1436年西吉斯蒙德被捷克人認可,正式加冕成為波西米亞國王,並在當年8月和他的皇后芭芭拉共同進人布拉格。

西吉斯蒙德的女兒,也是他的繼承人伊麗莎白並不比他活得更久,她留下了一個孤兒拉迪斯拉斯。喬治・波傑布拉迪被任命為攝攻王。1457年,拉迪斯拉斯死後,捷克人推選攝政王喬治為波西米亞國王,並加冕。無視歐洲天主教會的敵視,喬治,作為“胡斯派的國王”統治波西米亞直至1471年,胡斯主義在波西米亞一直存在,直到17世紀20年代早期。1618年,斐迪南大公,他曾經被推選為波西米亞國王(斐迪南二世),他試圖強制推行天主教。他頒佈了一道政令禁止新教徒舉行會議,這項政令也對胡斯派有效。一些新教領導人前往布拉格王官,與王國的統治者們理論,並在所謂“第二次布拉格丟出窗外事件”中,將他們丟出窗外。新教徒貴族們發動叛亂反對斐迪南並邀請腓特烈五世和他的妻子來統治他們。腓特烈五世的妻子是伊麗莎白-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兒。儘管如此腓特烈並沒有得到他岳父的任何幫助,在1620年的白山戰役中,新教徒被打敗。在後來緊接著的30年戰爭中,基本上全部新教教義和部分胡斯教義在波西米亞被摧毀。

雖然如此,一些胡斯主義者從摩拉維亞和波西米亞逃往薩克森,在那裡他們建立起了摩拉維亞弟兄會。18世紀,摩拉維亞弟兄會的成員們前往美洲,在那裡他們向北美當地居民傳播基督教義。摩拉維亞弟兄會在美國依然非常活躍,在不列顛群島也有摩拉維亞弟兄會。在捷克共和國的現代新教徒也向胡斯派追溯他們的一些傳統。

胡斯派的成就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談基督教胡斯派的起源、抗爭、落幕

美麗的布拉格廣場

胡斯派運動將徳意志在波西米亞的勢力去除,捷克人接管了政府。胡斯派確保了胡斯派教會的長期獨立一一天主教會無法摧毀胡斯派,不得不承認他們獨立的信仰。教會財產世俗化,什一稅被廢除。城鎮的居民獲得更多的權利,教會失去了大部分的特權。另一方面,波西米亞取得文化和政治的獨立。

胡斯派的抗爭是如何取得勝利的?首先,布拉格四卷書使極端派和溫和派能夠統一起來。即使胡斯派不能在每一件事情上取得共識,他們至少也在四卷書提到的基本原則上達成了共識。其次,胡斯主義在波西米亞廣泛傳播占人口50%-60%的人是胡斯派這意味著波西米亞實際上是一個胡斯派國家,胡斯主義已經成為波西米亞社會的組成部分。因此,胡斯派很難根除。極端派他們相信自己是上帝的軍隊,引導基督再次降臨人間,他們的敵人代表著反耶穌的人。每一次的勝利都給予他們更多信心。軍隊都是作戰優良,並且紀律嚴明的,軍官們都是非常實際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領袖。和這些方面相同,這場運動有來自布拉格大學的知識支持,給了這場運動以神學的領導,併為胡斯派信仰打下了堅定合理的基礎。

另一方面,毫無疑問的是,西吉斯蒙德國王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他太遲到達波西米亞,給了對手整軍的機會;他贊同發動十字軍還處死了胡斯,使整個國家都站起來反對他;他放任士兵對捷克人的暴行,而不是嚴格控制他們的行為,讓民眾相信國王毫不關心捷克人的死活。他在波西米亞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君主,被看作是胡斯的背叛者,他是一個外國人,並且還熱愛外國人。更甚的是,他似乎從來不知道對手的真正實力,就好像他從未真正相信捷克人敢公開反叛他們的合法統治者,從未相信捷克人對宗教改革的態度是極其認真的。

西吉斯蒙德不是唯一低估胡斯派的人。基督教教會也不相信,這些毫無作戰經驗的平民,一群烏合之眾,能夠獨自抵擋十字軍。十字軍的士兵們被告知說胡斯派信奉惡魔,所以他們相信惡魔在幫助胡斯派,這使十字軍的士兵們感到恐懼。德意志王公們缺乏一位能夠決策有效戰術和協調各方作戰的有力的領導人。出席十字軍軍事會議的人少得可憐,也因為這個原因,德意志各城邦都不願意拿出金錢資助十字軍。

其實談判是比戰爭更有效的解決方式,因為胡斯派從根本上是分裂的。一旦外界的壓力減輕,貴族們、布拉格人民和極端的塔波派就開始走上了分裂的道路。例如,塔博爾派想要燒燬所有標誌性的教堂和修道院,部分原因是要摧毀偶像崇拜,也是因為塔博爾派大部分成員都是窮苦的農民,他們痛恨貴族展示財富。布拉格人民為自己的建築傳統感到驕傲,貴族們也不希望他們的修道院被破壞。一個聰明的敵人可以利用這些分歧。然而軍事戰爭迫使所有的捷克人團結起來對付一個共同的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