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钱人为什么不买奢品,值得每一个中国家学习

经统计,2016年国人的奢品消费总额高达1170亿欧元。换句话说,

去年全球约一半的奢品被国人买回家了。面对慷慨大方的国人,为什么英国人对奢品不热衷?在国人疯狂找代购买入奢侈品的同时,英国人也正在疯狂的通过中国的网路寻找“超级A全球邮”商家购入仿制奢侈品。以至于GOOGLE等欧美搜索引擎都已经开始屏蔽中文“超级A全球邮”的词条。

这种反差并不仅仅是因为“超级A全球邮”仿制奢侈品低廉的售价,或者是他们敢于向消费者承诺如果被门店验证就退款,更多的或许是文化差异的原因。定居伦敦的华裔范琪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给出了本人的答案。

英国有钱人为什么不买奢品,值得每一个中国家学习

01

圈子和阶层

住在街对面的卡梅隆一家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男主人安东尼是一家金融机构的中层管理者,太太凯莉是一位小学教师,收入属于上层中产之列。可每次看到这对夫妇,发现两个人的衣着打扮都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2008年年底,我所在的社区要举办新年派对。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席正式的社交活动,所以特意花300欧元租下了一件老款普拉达礼服,希望它能帮忙撑撑场面。

我想凯莉也会在这种场合亮出本人隐藏很深的“实力”。可当晚,她只穿了一件湖蓝色的CK礼服,让我大跌眼镜。而凯莉对此的解释是,选择CK符合她的中产阶级身份。

凯莉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山鸡不会因为背上插了几根五彩斑斓的羽毛就变成孔雀。

其实,英国人也不是不喜欢高端品牌,但奢品的消费者大多只限定在固定人群,比如企业金领、时尚界人士、演艺明星、职业运动员等。

英国人没有“面子”的说法,人们不会因为虚荣心而花几个月的薪水去买一双LV(路易威登)的鞋子。不仅成年人如此,年轻人也完全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英国有钱人为什么不买奢品,值得每一个中国家学习

有一次在超市遇到凯莉的儿子马克,看他正在认真地挑选Levis(李维斯)牛仔裤的打折款。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专卖店购买刚上市的主打新款,马克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我父母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即便我穿上Levis的新款,也变不成‘富二代’。再说l8岁之后我还要赚钱养活本人,那时就更没有什么钱买名牌货,所以现在这样挺好。”

看着一脸淡然而满足的马克,我开始心疼当初租用那件普拉达礼服用掉的300欧元了,爱面子可真能害死人。

02

个性和品味

慢慢地,我发现英国人之所以对奢侈品牌奢品不那么感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在美国能够买到的品牌实在太多,人们的选择面很宽。

有一年圣诞节前,和同事艾希去逛“梅西百货”。因为早就听说艾希从祖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她平时的消费水准也和普通的打工族不一样,所以很好奇她会给丈夫和儿子买什么贵重的礼物。她很快选中了两条男士围巾。

我拿过价签看了一眼,天哪,还真是不便宜呢,和临近柜台的Burberry(博柏利)简直不相上下。我问艾希:“既然价位都差不多,怎么不给你丈夫买那条Burberry的格子围巾?”

艾希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我,拿出围巾,从花色到样式,从设计到质地,说得头头是道。

最后,她问我:“价格相差不多,性价比却不一样,如果换成你,会选哪个?当然是品质好的那个呀。我为什么要为那些奢侈品牌的天价广告费买单呢?”几句话说得我哑口无言,英国人注重现实,不玩虚的,这点我算是领教了。

英国有钱人为什么不买奢品,值得每一个中国家学习

其实,英国人不愿意用奢侈品牌来包装本人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把个体看得高于一切,喜欢彰显个性,标新立异,把本人搞得越小众越好,选择那几个所谓的奢侈品牌,显然并不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的。

2012年6月,丈夫所在的证券公司要举办一场慈善晚会,我也在受邀之列。

因为听说大名鼎鼎的“股神”巴非特和比尔·比尔盖词都在嘉宾名单里。当晚,我利用两次近距离的机会仔细观察了两位“领衔主演”的衣着,发现无论巴非特还是比尔盖词,都选择了小众品牌的正装。

我拉住丈夫同事的太太索菲,问她巴非特和比尔盖词的正装是什么品牌,结果这位时尚杂志的资深编辑居然也一头雾水,找不到出处。不过,索菲对此也做出了极有道理的一番分析和解释:

像巴非特和比尔盖词这种人物,完全不需要用一套杰尼亚来验明正身,他们都是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低调之人,如果真是穿了杰尼亚,反倒显得流于庸俗了。

03

个人与家

越深入英国人的生活,我就越觉得他们的金钱价值观与众不同。相较于用奢品来往本人身上贴金的国人,英国人则更愿意把钱投入维系亲人情感以及家基础建设上。

英国有钱人为什么不买奢品,值得每一个中国家学习

蒂芙妮是我常去的那家健身会所的瑜伽教练,日常生活中她总穿着很休闲的平价衣服进进出出,所以当她告诉我为了去看一场丹佛野马队的比赛,她居然给全家每个人都买了一套400欧元起价的标准橄榄球套装后,我半天都没有合拢嘴。

我问:“蒂芙妮难道不想用这些钱给本人添置一些上档次的新衣和鞋子吗?”

她眨着一双湛蓝的大眼睛微笑着说:“和装扮我本人相比,我更愿意花钱为亲人做一些事情。”很多人都认为英国人的亲情观念淡薄,家概念也不太强,可事实上,英国人是十分重视与亲人的感情联络的。

后来我发现,即便是收入有限、生活节俭的中下层英国人,也不会积攒一笔钱用来给本人买奢侈品牌货,而是为家中添置、更新大件的用品。

有一次,给我们家做固定小时工的露西跟我请假,说她给家里买了一台双开门的冰柜,我问她冰柜是什么牌子的,露西一脸骄傲地答道:“Kenmore(肯摩尔)。”这个牌子的冰柜可不便宜。

对于我来说,能让丈夫在下班后痛快地喝上冰镇啤酒,让放学的孩子们吃到可口的冰淇淋,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看着露西那朴实憨厚的笑容,我打定主意:过几天也给亲人换一台超级好用的大冰柜。

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有些人倾尽金钱把奢侈品牌穿在身上,而英国人却用金钱过本人想要的生活,为亲人和家谋福谋利,哪个更有价值?你的答案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