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许愿,切记这三种愿,不能乱许!

在当下生活之中,不管是学佛之人,还是不学佛之人,皆会前往三宝道场寺院。前往寺院做什么呢?学佛之人前往三宝道场是为了亲近三宝,为了有机缘能够听经闻法,培植福德资粮。但不学佛之人,前往寺院虽燃香、礼佛,但往往最终的目的却是“许愿”。当然也不排除是为了让自己了解佛教,获得知识,听经闻法。

其不管怀有何种目的,但大部分人去往寺院,皆离不开两字,它就是“许愿”。在当下前往寺院燃香,礼佛者多吗?可谓是数不胜数,不仅仅是前往三宝之地寺院者很多,其在道观庙宇皆能看到有着诸多善男信女。不管是在佛前许愿还是在仙圣前许愿,其许愿,切记这三种愿,不能乱许!

佛前许愿,切记这三种愿,不能乱许!

一、违背因果之愿!

学佛之人尽知,佛有三不能,其就有“定业不转”。在佛前许愿,最难以达成亦是违背因果之愿。其就如,当下霉运不断,贫困潦倒,这不是说在佛前许一个愿,就能够立即顺风顺水,富贵逼人。其霉运不断,贫困潦倒,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经历、度过,亦非一个愿,就能帮你解决当下困难,走出困境。

在当下,前往寺院许愿最多的是什么?其并不是许下一个愿家人平安,愿家庭和睦,愿他人安好等愿,其最多的愿却是违背因果之愿。就如,当下很多人去许我要发财,我要富贵,我要名要利。但真的是许下了就如愿吗?并非,这一切皆有因果。其正如佛教所讲,你常行善举,自能得善果,如常种恶业,就算你在佛前许在多发财、求取名利的愿,亦是难以实现。

佛前许愿,切记这三种愿,不能乱许!

二、充满妄想、我执之愿!

佛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征得。”我们的念头是非常非常多的,有时想这,有时想那,但其佛前许愿,亦是不能许下“妄想、我执”之愿。

学佛之人皆知,念佛、阅藏需要做到心无杂念,才能获得功德利益。其佛前许愿亦是如此,如佛前许愿,在前一秒,许的是家人平安,后一秒却想要发财,其赶紧又许下要发财,要名利之愿,其如此却是不行的。如许下这种愿,亦并非是真在的许愿,这只是在佛前幻想,在佛前表露妄想,我执等等。即是妄想,我执,不真实之愿,那么这愿能实现吗?不用多说,想必大家皆能得知,这是万万不会实现的。

佛前许愿,切记这三种愿,不能乱许!

三、一己私欲,为达目之愿!

经云,人道众生有八苦,其中有一条就是“求不得”。正所谓,有求就有烦恼,有烦恼就会让心生出种种杂念妄想,亦是会让我们生出种种病态心理。其佛前许愿,亦是不能去许一些,为了一己私欲,为达目的之愿。

佛教讲“自利利他”,其不仅仅需要我们拥有开阔的心胸,亦是需要自身拥有智慧。其如你在佛前许下种种,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顾后果的恶愿,那么这种愿会实现吗?并不会。在佛教之中亦是很明白地告诉了大众,需助人为善,而并非助人作恶。

佛前许愿,切记这三种愿,不能乱许!

佛教讲“礼佛一拜罪灭恒沙”,能有机缘礼佛,这亦是你的福德果报。但佛前许愿,也非诸佛菩萨不帮你实现。而是需要问一问自己许下的愿是否有违因果,这愿是否是执著、妄想,是否是自私自利之愿。其如违背因果之愿,想要达成,千难万难。

许愿之后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对许下愿负责。在许愿之后的所行,所动之中,精进去做。如许愿之后生活照旧,亦对自己许下的愿无有达成之心,往往就算诸佛菩萨加持你,摄受你,其愿亦是难以达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