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都說“他們變了”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基礎在基層,力量源泉也在基層。農村基層幹部身處農村改革發展的第一線,其作風轉變,對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利益,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風轉變在一線 | 村民都說“他們變了”

憂民所憂,黨員帶頭匯民心

講武城鎮李莊村,181戶的小村莊,集體經濟薄弱,基礎建設落後。

“有錢幹有錢的活兒,沒錢生沒錢的法兒,就是咱天天用手扒,只要有決心,就沒有幹不成的事兒!”李莊村村兩委會上研究制定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向,違建要拆、道路要修、街道要綠化美化……

作風轉變在一線 | 村民都說“他們變了”

村幹部帶頭參加勞動、捐款捐物,挨家挨戶做工作。

“大哥,把咱家門臺往回收收,門前寬敞了,咱自己進出車也方便不是?再在兩邊栽上兩棵果樹,您就等著吃鮮果子吧!”

“叔,把門外邊這個廁所拆了吧,多影響咱村容村貌啊!您要不方便,我們來給您拆了,咱在家院子裡重新蓋一個好的!”

“嬸子,牆角這些磚不用了吧?扔著多可惜,清理清理,點點數,咱村收了鋪道沿吧!”

“小子,沒事了,逛啥呢?趕緊把門前好好收拾收拾,明年娶個漂亮媳婦回來!”

……

作風轉變在一線 | 村民都說“他們變了”

作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自己家,自己幹,家中無勞力的困難戶或長年不在家的戶,黨員幹部們幹。群眾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村子環境正在發生著令人欣喜的變化,幹勁更加足了。

作風轉變在一線 | 村民都說“他們變了”

自家門口整理乾淨了,看到隔壁鄰居不常在家,就主動過去幫忙整理。就這樣,在村兩委的帶動下,一股“自家的‘門前雪’要掃,他人的‘瓦上霜’也要管”的清風吹遍了小小村莊。

作風轉變在一線 | 村民都說“他們變了”

劍指病灶,鐵腕整改贏民心

講武城鎮滏陽營村,一個被貼上了“後進”標籤的“問題村”,村兩委通過“鐵腕”整頓,問題集中處理,僅用一年時間,實現了從“後進”到“先進”的美麗嬗變,群眾都說“他們變了”。

作風轉變在一線 | 村民都說“他們變了”

滏陽營村有約1000餘畝的自留土地。除了村集體200餘畝地外,其餘土地由村小隊分別管理。村裡絕大多數群眾及土地承包戶對低價合同、少籤多種合同、不規範長期合同等極不滿意,怨言頗深,矛盾不斷激化,也導致多年來村集體收入一直呈現負面增長。

“土地治理工作不是隻針對某個人,而是要整村推進,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痛定思痛,2019年村兩委結合鎮紀委、法院、公安局、自規局等部門形成強大的聯合執法隊,“鐵腕”治理各種歷史遺留難題。理順、矯正土地合同120餘份,理清土地1000餘畝,村集體收益達150餘萬元。

困擾滏陽營村多年的矛盾得到了疏導,群眾怨氣消了、疑惑解了,民心順了。群眾由原來的“視而不見”到現在的“送水送飯”,幹群關係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兩委班子也由原來的“軟弱渙散”到現在的凝心聚力,幹勁十足。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澱多少真情。

作風在最一線體現,黨性在最基層淬鍊。

  基層,永遠是黨員幹部最寬廣、最溫暖、最具活力的舞臺。讓我們從基層肥沃的土壤中汲取作風轉變的力量,把磁縣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