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三十年前,阿佔、阿海和紅豆三個通天大盜得知巴黎博物館珍藏《赫林之女僕》失竊,偶然獲悉被藏於古堡內,便以身犯險盜出名畫。

這一部由吳宇森導演,張國榮、周潤發、鐘楚紅聯袂領銜的經典電影《縱橫四海》將這幅出自保羅·德西雷·特魯伊貝爾之手的《赫林之女僕》(現實中這幅畫為朱爾斯 ·謝雷藝術博物館收藏)的被盜過程描繪得驚心動魄。


可如果現實中出現名畫被盜案,會比電影中更加扣人心絃嗎?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電影《縱橫四海》劇照


他的“春天”

在生日這天被偷走了

“他將他那飽受折磨的一生中所承受的痛苦昇華為引人入勝的美,痛苦很容易描繪,但用熱情與痛苦來描繪世界的壯觀、動人、歡欣之處實在是前無古人,可能也後無來者。在我心裡,那個遊蕩在普羅旺斯田野上的怪人不僅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還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

——《神秘博士》

這天是梵高的生日,凌晨,有人打破了三月末的寧靜……

當地2020年3月30日凌晨3:15

左右,在荷蘭小鎮拉倫辛格博物館梵高作品《春日花園》被盜。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春日花園》,梵高


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拉倫辛格博物館已經於3月12日閉館至今。事件發生後,物館館長德羅姆在Youtube上緊急召開新聞發佈會,對於案件細節進行了披露。小偷借博物館閉館之便,破壞了博物館的玻璃前門,徑直來到《春日花園》前將其盜走。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拉倫辛格博物館館長德羅姆在Youtube上緊急召開新聞發佈會


據專家透露,根據同期梵高作品拍賣成交價格估算,《春日花園》這幅畫作的價值可能高達600萬歐元。該博物館內尚未發現其他藏品失竊,當地警方正在緊急調查此案。


據資料顯示,拉倫辛格博物館(Singer Laren)在荷蘭的一個小鎮裡, 地理位置的偏僻以及並不大的規模,安保條件想必也是有限的。這幅畫原藏於荷蘭格羅寧根博物館,且是其館藏唯一一幅梵高畫作,此次是借展來此,卻沒料到會遭此橫禍。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拉倫辛格博物館(Singer Laren)


假如把這件事歸咎為貪財者妄想以這件作品換得大筆資產,故選擇在這次難得機會下手,想來合乎情理,並無蹊蹺之處。


然而離奇的地方在於,盜賊選擇了在梵高生日這天動手,且目前未發現其他藏品失竊。


究竟是為錢還是為藝術,盜賊的“蓄意而為”不免讓人心生疑竇。而網友們對此又持什麼看法呢?

@甜甜水蜜桃_C·: 世界上很悲傷的一件事,梵高活著的時候,他的畫沒有這麼出名。

@情不情-:趕在梵高生日當天行動,估計也是梵高的真愛粉吧。

@莫一奧在這:梵·高生日當天,作品《紐南春天裡的牧師花園》被盜,這是要把2020年的春天偷回來?

@MASTER4869: 我只希望畫能保護好

@Milkyway_vivian: 藝術是無價的 卻總被一類人的行為玷汙

@楊玉紅的微博:我們的2020年春天被疫情偷走了,梵高的《春天的花園》在他生日當天也被偷走了。第一次看到梵高的畫那種震驚至今歷歷在目。以至於我的微信頭像是我跟梵高自畫像的合影,從未變過。

@餘秋:“他穿越回了美術館,自己帶走了自己的畫。因為這是他的生日,他想送給自己一幅春天,祝自己生日快樂。”我想,這是關於那個賊為什麼只拿了梵高的《春日花園》最美好的解釋了。


而梵高作品被竊並不是首次發生,早在2002年梵高博物館館藏《離開尼嫩教堂的信眾》《席凡寧根的海景》就曾被盜。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離開尼嫩教堂的信眾》,梵高,1884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席凡寧根的海景》,梵高


《離開尼嫩教堂的信眾》是梵高1884年為其母親而作,也是梵高繪製的首批油畫,是他尼嫩時期的作品。另外,梵高一生中只有兩幅海景作品

《席凡寧根的海景》便是其一,且是他早期風格的重要代表作。

當時的兩個小偷藉助一把梯子爬上了梵高博物館的屋頂,然後用大錘砸碎了窗戶,最後偷走了離他們最近和最小的作品,整個盜竊過程僅為3分40秒。策劃此次盜竊的Octave Durham還留下名言:“有的人是天生的老師,有的人是天生的足球運動員,而我,是天生的賊。”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Octave Durham


兩幅畫作下落不明多年,直到2018年9月警方才將其追回,在那不勒斯國家博物館展出3周後重回梵高博物館

梵高,這位“現代藝術之父”一生作有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被後人奉為神話的他在世時卻貧困潦倒,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他帶著無人理解的痛苦和對生命的熱情投身繪畫,卻終究沒躲掉自殺辭世的結局。

而除梵高之外,無人不知的《蒙娜麗莎》也曾因為被盜而蒙上了更多傳奇色彩。


蒙娜麗莎

越盜越出名

“嘿,我要去盧浮宮,你要我帶點什麼嗎?”

盧浮宮,多少人神往的藝術殿堂,可在早年間卻因安保太差而在巴黎街頭巷尾成為笑談。

1911年8月21日,盧浮宮鎮宮之寶《蒙娜麗莎》被盜。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蒙娜麗莎》,達·芬奇


當天是閉館日,也因此盧浮宮內安保格外鬆懈。意大利油漆工佩魯賈趁亂躲進儲物間,趁夜深人靜,將《蒙娜麗莎》從畫框裡取出來,捲起來藏進衣服裡。


就這樣,一場看似並不高明的盜竊卻讓盧浮宮閉館調查一週,且當時的館長狄奧菲爾·奧莫勒和警衛長均被辭退。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蒙娜麗莎》被盜後空出的展位


而諷刺的是,面對畫作失竊後的空畫框,工作人員卻都認為是領導把它拿走了,或是攝影師帶走了,絲毫沒有意識到在閉館日這天居然會發生被盜事件。直到週二開館後依然沒有回到它該在的位置,在沒有人知道下落的情況下,大家才終於意識到《蒙娜麗莎》被竊走了。

失蹤兩年後,佩魯賈主動聯繫意大利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聲稱自己是愛國者,因看不慣這樣一幅出自著名意大利藝術之手的傑作由法國來收藏,所以偷走了它,專門獻給意大利博物館。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法國報紙《Le Petit Parisien》報道


而《蒙娜麗莎》歷經高額懸賞以及不斷被報紙報道的兩年風波,卻從盧浮宮眾多藏品“之一”變成了大家眼中的“唯一”,待它再次回到盧浮宮後,兩天內便吸引了十萬人前來觀看。


由此,排除畫作本身的藝術價值不談,單單這一玄之又玄的從被竊到迴歸的歷程,也為其地位鞏固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而時至今日,但凡去盧浮宮參觀的十有八九都是為了一睹蒙娜麗莎芳容,可是經歷過那樣一番驚心動魄,館內工作人員為以防萬一只好專門為她覆上玻璃保護罩,以從容面對這件作品居高不下的人氣。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盧浮宮《蒙娜麗莎》前的人潮


被“帶走”的世界名作


事實上,在看似嚴謹不得以放肆半分的博物館中,卻一再地被技巧並不高明的盜賊侵犯,歷史上還有哪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名作被盜案呢?


01

波士頓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


1990年3月18日的清晨,兩名偽裝成警察的小偷進入到博物館並盜走了總價值超過5億美元的多件作品,其中包括了維梅爾的《音樂會》倫勃朗的《在加利利海上遇到風暴的基督》與《穿黑衣的女士和先生》

13幅傳世名作。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在加利利海上遇到風暴的基督》,倫勃朗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穿黑衣的女士和先生》,倫勃朗


02

瑞士蘇黎世布爾勒收藏展覽館


2008年2月10日,3名劫匪於下午快到4點半時進入收藏展覽館,他們其中一人拿槍逼迫館內工作人員躺在地上,另外兩人進入底層的主展廳取下最有價值的4幅名畫,把它們裝入一輛白色汽車,整個作案過程只有3分鐘。


所劫走作品分別是塞尚的《穿紅背心的男孩》、德加的《盧多維克·勒皮克和他的女兒》、梵高的《正在開花的慄樹枝》和莫奈的《在維特尼的罌粟花田》,4幅傳世之作總價值高達1.13億歐元,約8.81億人民幣。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穿紅背心的男孩》,塞尚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正在開花的慄樹枝》,梵高


03

奧斯陸蒙克博物館


2004年,蒙面持槍歹徒在眾目睽睽之下搶走了蒙克的名畫《吶喊》《瑪多娜》,他們直接敲碎展櫃玻璃把畫拿走了,整個過程不到60秒,臨走前,他們還留了張紙條,上面寫著“感謝簡陋的安保工作”。兩幅名畫總估價在9700萬美元,約6.79億人民幣。


而《吶喊》其實是第二次遭劫,早在1994年,一夥竊賊從窗戶潛入奧斯陸國家藝術館,偷走了1893年版的蛋彩畫版《吶喊》,在3個月後被追回。也因此,此畫成為被偷竊次數最多的一幅名畫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吶喊》,蒙克,1893


04

裡奇奧迪現代藝術畫廊


1997年

,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一幅名畫《女人的肖像》在裡奇奧迪現代藝術畫廊被盜,這幅畫價值達6000萬歐元,摺合人民幣約4.7億。


2019年,畫廊的一名園丁在庭院修建外牆上的爬山虎時偶然發現了一道金屬門,門內側有一個黑色袋子,裡面就裝著這幅消失了22年的《女人的肖像》。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女人的肖像》,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05

蘇格蘭德拉姆蘭裡戈堡


2003年達·芬奇名畫《聖母瑪利亞與亞恩溫德》被盜,價值6500萬美元,約4.55億人民幣。


據悉,兩名盜賊打扮成遊客模樣,在一名女導遊帶領下游覽城堡,就在他們處於監視器死角時,威脅女導遊帶他們到達芬奇鉅作所在地,劫取《聖母瑪利亞與亞恩溫德》後丟下被反綁的女導遊逃離。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聖母瑪利亞與亞恩溫德》,達·芬奇

06

康索現代藝術中心


2012年10月15日晚,康索現代藝術中心發生失竊案,被盜名畫包括梅耶·德漢《自畫像》(1890年);高更《窗前的女孩》(1898年);莫奈《滑鐵盧橋,倫敦》(1901年)和《查靈克羅斯橋,倫敦》(1901年);馬蒂斯《穿白黃上衣的讀書女孩》(1919年);畢加索

《小丑》(1971年)以及盧奇安·弗洛伊德《閉眼的女人》(2002年)。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窗前的女孩》,高更


07

盧浮宮


1998年5月3日,法國盧浮宮內一幅19世紀初期畫家柯洛的名畫《塞夫勒的道路》被盜。


從現場觀察結果看,盜賊使用切割器將存畫的玻璃櫃挖了一個洞,再用刀將畫布割下取走,只留下畫框。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塞夫勒的道路》,柯洛


08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2010年5月20日早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發現有5幅名畫被盜,包括畢加索1961年的作品《烤盤:鴿子與青豆》亨利·馬蒂斯1905年的作品《田園曲》,另外3幅失竊分別為喬治·布拉克莫迪利亞尼以及費爾南德·萊熱作品。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烤盤:鴿子與青豆》,畢加索,1961


誰“偷走”了它?


倫勃朗的作品是出了名的愛被盜賊關注,歷史上竟然有近百件畫作被盜,而究其原因,有人說他的作品之所以被盜多次,

不是因為值錢,而是因為高產且尺幅小,更容易攜帶

其中一幅《穿金邊斗篷的少女》於1975年在波士頓美術館被盜,幸運的是一年後被人找到。1986年,佩恩家族以6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拍出,這也成為了荷蘭藝術作品的創紀錄高價


“先生,梵高又不見了!”

《穿金邊斗篷的少女》,倫勃朗


而關於藝術品被盜案,有一本書叫做《偷走倫勃朗》,該書的兩位作者不但對倫勃朗有較深的瞭解,且對於名作盜竊案也有一定的認知。


在這本書中,作者寫到“成功”的名作被盜案都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在百分之八十的竊案中,都有至少一名內應參與;罪案經常發生在假日,或假日前後。而在盜竊後,把東西出手又不被抓住是有點棘手,所以有些賊會用贓物換取贖金,甚至用來做些更奇怪的交易,畢竟就像作者說的:“一幅倫勃朗的名作,無論真偽,賣掉都比偷來難多了。


本書的兩位作者安東尼・阿莫爾和湯姆・馬斯伯格,其中之一曾任職被盜博物館安保隊長,加上他們在寫作前採訪了很多人,除了博物館員工外,還有真正的藝術品大盜。比如《聖巴託洛繆肖像》一案的幕後主使弗洛裡安・A・馬蒂,他的隨從用一把22口徑的手槍擊中了一名博物館保安,為此馬蒂在監獄裡服刑9到20年。


作家們接觸的這些罪犯,會粉碎讀者們對藝術品大盜任何幻想,這些人粗鄙不堪,遠不是電影中瀟灑且懂鑑賞的形象。從親身經歷者描述中所得出的結論,對於我們瞭解歷史上的名作被盜案必然有更加真切的角度。


以上名畫被盜案只是不完全統計,當藝術品價值被不懷好意者扭曲為獲利手段,不論藝術家本身,亦或是收藏者、愛好者都會為此而傷懷,只希望就此停止,不再未完待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