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什么是间谍?什么是间谍罪?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间谍

作为国家与国家或集团与集团之间进行军事、政治、外交斗争乃至经济、科技竞争的有效手段,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以隐蔽的方式打入对方营垒以至高级机关,进行发展组织、窃取机密及其他各种破坏活动,以颠覆对方国家政权。

使用间谍搞离间和颠覆活动,消灭异国,扩大势力范围,是一种不动兵戈,制服政敌的有效手法。间谍活动是隐蔽斗争的一种形式,是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间谍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间谍罪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01


参加间谍组织,成为间谍组织的成员,充当间谍。

所谓间谍组织,主要是指外国政府建立的旨在策反我公职人员,人民群众,商业组织等向我国国家机构和各种组织进行渗透、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和情报,进行颠覆和破坏活动的组织。参加间谍组织,是指行为人履行一定的加入手续(如挑选、登记、专门训练等),或者在非常情况下虽未按常规正式加入,但事实上已作为该间谍组织的成员进行活动。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02


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间谍组织的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成员的指使、委托、资助,进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活动的人,例如,某国记者,虽在组织上不隶属于该国间谍组织的成员,但其接受了该国间谍组织收集情报的任务,在此情况下,该记者可视为间谍组织的代理人。这里的代理人应是广义的,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03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它是指为军事侵略我国国家的敌国提供攸关我国安全的重大车班设施、建设项目、城市等目标的行为。行为方式是在战时为交战敌对国或敌方用画图、文字、使用信号、标记等手段向敌人明示所要轰击我方目标。这里所谓的敌人,不是指国内暗藏的个别敌对分子,而是指军事侵略我国的敌国和武装力量。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间谍罪怎么处罚?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犯本条所规定之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是指虽然参加间谍组织,但未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或者接受间谋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但所实施的间谋行为,确属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等。

根据本法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所谓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是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进行破坏活动,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致使我方遭受特别严重损失的等。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实施间谍罪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都会承担刑事责任。窃取国家机密、为敌人提供情报等间谍罪行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着严重的危害。我国对间谍罪的量刑较重,如果实施间谍行为,对国家或者社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后果 ,最高可以被判处死刑。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居安思危,反奸防谍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身处和平时期,现实生活里并不见刀光剑影,但在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敌我之间窃密与反窃密、间谍与反间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在悄然进行着。

这提醒我们要时刻准备着,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反奸防谍和保密法治意识,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发现失密、泄密和窃密等可疑情况,一定要及时制止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报告。

【4•15专题】| 远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安全


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好国家秘密,构筑国家安全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