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傳(1上)

玄奘法師傳

玄奘法師傳(1上)

玄奘法師,俗姓陳,單名一個褘字,生於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陳留(今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陳河村)人氏。是漢朝太丘長仲弓的後裔。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省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陳惠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奘師是他的第四個兒子。

玄奘法師傳(1上)

奘師幼年就具有高尚的品格,聰明而有悟性,他和其他同齡的小朋友不一樣,特別喜歡看書。雖然年紀小看不懂,但是常常會纏著父親,問個不停。陳惠沒有想到這個小兒子這麼聰明,於是也樂得每天教他讀書識字。到了七八歲時,奘師已經跟著父親讀了不少書。八歲的時候,父親開始教他讀《孝經》。有一天,當父親講到“曾子避席”時,奘師忽然整衣而起,父親問他為何起立時,他說:“曾子聞師命而避席,我做兒子的今奉慈訓,又怎麼可以坐著不動呢?”父親聽了很高興,知道他日後必成大器,於是更加認真地教他,不但教他《孝經》,還有其他的經典。

自此以後,奘師在父親的熏習教導下,崇尚古聖先賢。如果不是雅正的典籍,他就不看;不是聖哲的風度,他就不學。同時,他不喜歡結交愛嬉戲的童友,更不喜歡逛遊街市,即使門外鑼鼓喧天,百戲雜陳,士女雲集,熱鬧非常,他也能毫不動心,一心用功在書本上,埋首攻讀。而且奘師從小就有很好的修養,平常總是溫和待人,做事淳厚朴實而謹慎。

玄奘法師傳(1上)

奘師的二哥陳素先出家,法號長捷,住在東都洛陽的淨土寺。奘師十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他便跟隨二哥一起住在淨土寺,早晚誦習佛經。

奘師十三歲時,正值隋煬帝下詔,要在洛陽招考,剃度十四人出家為僧。奘師因年幼不能應試,被摒於公門之外。這時負責度僧的大理寺卿鄭善果見他徘徊不去,便問他是誰家的孩子,奘師自報家門後,鄭善果又好奇地問道:“為何在此徘徊,是想要出家嗎?” 奘師立即回答說:“是的,可是我學習佛法的時間很短,功力還很淺,所以沒有資格去考試。”“那你為什麼想要出家?”大理寺卿追問。“為了繼承如來的志業,將遺教發揚光大。”奘師昂然答道。

大理卿聽後大為驚歎,又見他相貌不凡,為了嘉獎奘師的大志,破格錄取了他。大理卿對屬下解釋說:“文字記誦的工夫容易練成,但是先天的風骨難得,如果剃度這個孩子,將來他必定會成為佛門中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現在看來,鄭善果確實有知士之鑑、知人之明,絕非虛名。

玄奘法師傳(1上)

奘師出家以後,繼續與二哥同住在淨土寺。在淨土寺時,奘師聽慧景法師講《涅槃經》,好學不倦,甚至廢寢忘食。又隨慧嚴法師學《攝大乘論》,興趣極為濃厚,他一聽就懂,再看一遍之後便過目不忘。大家對他的才智,都很驚異,於是只要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都跑去請教奘師,甚至不久以後,只要大家在課堂上有聽不明白的,下課後,就請奘師到講臺上,幫大家再講一遍。於是奘師的聲名很快就傳遍了洛陽,這一年奘師才十三歲。

不久以後,隋朝沒落,天下沸騰,到處兵荒馬亂,屍骸遍野,煙火斷絕。當時的奘師雖然年幼,但也看得出時局的紛亂與不安,眼見洛陽的衣冠儀禮盡失,幾乎成了賊寇的巢穴,就動員二哥說:“這裡雖然是我們的家鄉,但天下這麼亂,我們不能留在這裡等死。聽說唐主李淵攻佔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他一向很愛護百姓,受到百姓歡迎,也許我們可以投奔到那裡。”長捷法師同意了,帶著奘師離開淨土寺,奔向長安。這一年,奘師十七歲。

玄奘法師傳(1上)

這時正是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朝初創,四方正在用兵。李氏父子忙於爭奪政權,不太重視提倡佛教,所以偌大京城裡面,竟然找不到一個講席。奘師本意是來長安求師問道,到此一看,不免心中失望。當初隋煬帝曾在東都洛陽建立四大道場,召天下名僧去居住。那裡曾經法將如林,大德高僧齊聚一堂,但因隋末國亂,供養停止,所以多半的法師輾轉游駐四川,能知佛法的人也多集中在四川,四川已取代洛陽,成為當時全國佛法的研究中心。於是奘師又與二哥商量說:“這裡沒有佛法,怎麼能在此虛度時光呢?不如入蜀走一遭,到那裡訪問名師。”長捷法師也覺得弟弟言之有理,於是兄弟兩人離開長安,經子午谷(西安西南百里)進入漢川。在那裡恰好遇上在洛陽講過經的空、景兩位法師,師徒相見之下,十分高興。大家在漢川停留了一個多月,奘師天天跟從兩位法師受學問道,最後大家結伴,向成都進發。

這時四方僧人,都紛紛向蜀中投奔。各地名僧聚集成都,遂大開道場,互相論辯。奘師心下高興,非常珍惜光陰,向道基、寶暹法師學習《攝大乘論》、阿毗曇等,並向道震法師學習《迦延》(即《發智論》)。他勵精求法,從不間斷懈怠。所以在短短的二三年間,奘師便精通了佛教的重要經典。

玄奘法師傳(1上)

當時在成都教授佛法的人很多,講座之下,常有數百人。其中只有奘師學問才識超群出眾。名聲傳佈開去,一時吳、蜀、荊、楚、長江上下游一帶,無不知道他的大名,都想觀望他的風度,以能見他一面為榮。同時長捷法師住在成都空慧寺,也常設講筵,講授《涅槃經》、《攝大乘論》、阿毗曇等,還精通儒家《尚書》、《春秋左傳》,尤其擅長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為蜀人所欽慕。兄弟兩人,懿業清規,芳聲雅質,大可與東晉慧遠、慧持兩兄弟相媲美,一時之間,在成都傳為美談。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奘師年滿二十歲,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學律。沒過多久,便將戒律中的五篇七聚都一一窮研既盡。奘師受了具足戒後,正式成為出家比丘。受戒後的奘師更加認真努力,在成都把經典全部研究完後,又興起了回長安的念頭。他便與二哥商議,但不被允許,因為按照當時僧侶的管理辦法,他是不能隨意離開成都的,這使得奘師十分苦惱。

玄奘法師傳(1上)


奘師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一個好方法,那便是與商人結伴,偷偷離開成都。於是他躲入商船,順流而下,沿途經過許多急流,穿過長江三峽以後,很快就到了湖北荊州(今湖北省陵縣)的天皇寺。天皇寺裡的法師一聽是奘師光臨,都熱誠接待,因為他們早已聽聞奘師的大名,知道他的佛學造詣高深,連一些年高的大德也自嘆弗如。他們特別為奘師設下道場,請奘師主持講座,為大家講授經典。奘師為他們講了《攝大乘論》、阿毗曇,從夏至冬,各講三遍。

奘師在天皇寺講經的消息一經傳出,引起全城轟動,不只是各寺的佛門人士,就連當時鎮守荊州的漢陽王也親自率領一批官吏和僧侶前來聽講。一時之間,道俗各界前來請益問法的人,絡繹不絕。奘師對於前來問法之人,均一一為他們答疑解難,善巧譬喻,應對自如,使問者無不心悅誠服。其中有深刻領悟的,甚至當場感動落淚,相見恨晚。漢陽王也對奘師的學識與德行稱讚有加,為了感謝奘師,特別準備了許多財物供養奘師,加上來自各界的佈施,一時堆積如山。可是奘師卻絲毫不取,全部供養天皇寺。

玄奘法師傳(1上)

附言:

為方便讀者閱讀,《玄奘法師傳》一書中隨文鏈接與傳記相關的知識,此處轉載一則:

阿毗曇:阿毗曇簡稱毗曇,唐譯作阿毗達磨。意譯為對法、無比法、大法、論等。它是解說和論證佛經義理的一種體裁,啟發人們成就般若智慧。其廣義則指三藏佛典中的所有論典。東晉南北朝時,雖然已引入大乘阿毗達磨,但被特稱為阿毗曇的,則侷限於小乘部派論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