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四川总队参与凉山州梭梭拉打村脱贫攻坚见闻

山村旧貌换新颜——武警四川总队参与凉山州梭梭拉打村脱贫攻坚见闻


武警四川总队参与凉山州梭梭拉打村脱贫攻坚见闻

武警四川总队官兵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武警四川总队按照军队打赢“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会议精神,主动深入大凉山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工作。2年多来,对口帮扶的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初春的大凉山,依然寒意袭人。但在我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村民俄洛子尔家里,却是暖意融融的另一番场景。武警驻村扶贫干部布哈将今年一季度村民合作社分红的2000元现金送到了俄洛子尔的手里。俄洛子尔告诉笔者,他们一家不仅有定期分红,还可以申请到合作社打工,每人每月还有1800元的收入,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两年前,梭梭拉打村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脱贫攻坚形势十分严峻。这个总队主动对口帮扶,把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党委工程、主官工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对表“六个精准”要求,充分调研分析致贫原因、挖掘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三年规划”,把土生土长、有语言优势的彝族警官布哈任命为驻村扶贫干部,一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武警四川总队参与凉山州梭梭拉打村脱贫攻坚见闻

四川总队医务人员为村民进行医学检查。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作为武警驻村扶贫干部的布哈,注重发挥部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独特优势,立足该村“支部功能弱化、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受教育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在村子里率先开展“支部共建、小组互帮”活动,使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明显提升。他通过装修支部活动室、完善组织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采取政策宣讲、重温入党誓词、参加军营开放日活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等方式,发挥老党员、老军人作用,为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梭梭拉打村村口的那所破旧的幼教点,是该总队重点帮扶改建的项目之一,凉山支队执勤四大队教导员布哈作为驻村干部,经常到教学点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同样是彝族的布哈用彝语和孩子们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布哈告诉记者,一定要让村里的孩子们学说汉语,只有学会了说汉语,才可能走出大山,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

为了让梭梭拉打村的孩子们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武警四川总队幼儿园的教师们来到村里的幼教点开展帮扶支教活动,何筱兰园长给孩子们带来了订制的新校服,以及期待已久的笔记本、彩色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具。“校服真好看!”“我喜欢上面这个图案!”穿上新衣服、背上小书包的孩子们一片欢声笑语。

武警四川总队参与凉山州梭梭拉打村脱贫攻坚见闻

驻村干部布哈与梭梭拉打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在一起。


“让孩子们感到开心、感到温暖、学到知识,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何筱兰园长在对村幼教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讲座上这样说道。幼师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并不是一份毫不起眼的工作,而是一个以爱为主题的职业。帮扶期间,梭梭拉打村幼教点迎来了一场“空前盛大”的文艺汇演,这是幼教点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总队机关幼儿园的老师带领孩子们第一次登上舞台,为大家带来属于他们自己的节目,前来观看的村民对孩子们的表演啧啧称赞。“我用善良礼貌的双眼,发现大家幸福的脸……”欢快的节奏,搭配上略显稚嫩的舞步,让这个小山村充满了希望。

村民土比车日兴奋地告诉笔者:“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和电视上的孩子们一样唱歌跳舞了。”从15平米的平房到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梭梭拉打村幼儿园的招生规模从2017年的35人增加到目前的147人,小朋友会认汉字、会说普通话,养成了较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山区的孩子上得了学、上得起学,发挥好智力扶贫内生造血功能,切断山区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为凉山地区彻底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不竭动力。”该总队凉山支队政委展国作为扶贫点点长亲眼见证了这个幼教点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村里75岁的阿尔比惹是四开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一名25年的老党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患上了白内障。他的子女告诉记者:“老人家的身体向来硬朗,自从患上白内障后,走路要人扶,吃饭、喝水都不能自理。”总队医院了解这个情况后,主动将阿尔比惹接到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没想到还能到技术这么好的部队医院看病做手术,卡沙沙,卡沙沙……”阿尔比惹在总队医院接受眼科疾病检查后,激动地表达对医院的感激之情。阿尔比惹在住院期间,受到了医院领导和主治医师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家,你的右眼视力达到了1.2,手术效果非常好。”当阿尔比惹听到这个消息时,动情地握着主治医生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武警医院,我将永远铭记这份关怀和恩情……”老人喜极而泣,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凉山彝族刺绣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警四川总队立足现有条件在村子里成立了刺绣基地,系统培训刺绣技艺,建立了36名绣娘档案。“家里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们也不能闲着,就主动加入了刺绣基地,成了名副其实的‘上班族’。”绣娘贾巴伍呷告诉笔者,她们刺绣基地还引进了知名电商平台,建立产销链,帮助村民足不出户创收致富。前不久,顺利完成了第一批订单,帮助村民收入11.5余万元。

据了解,自帮扶梭梭拉打村以来,武警四川总队共投入了3000余万元,援建了村幼儿园、文化广场、果蔬种植大棚、生态养殖基地、彝族刺绣作坊等19个项目,全村贫困户从帮扶初的151户607人到全部脱贫,年增收达到人均2000元,户均8000余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