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質疑中國歧視非洲人?捕風捉影、推波助瀾不會動搖中非友誼

沈曉雷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

近日,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及非洲人在粵境況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外媒記者、境外社交媒體,甚至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就此質疑廣東等地出現針對非洲人的歧視性做法。

針對此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明確表示,“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高度重視保障外國在華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對所有外國在華人員一視同仁,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中非一直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我們不會對非洲兄弟搞歧視”。

美國質疑中國歧視非洲人?捕風捉影、推波助瀾不會動搖中非友誼

CNN報道“廣州的非洲人緊張不安,許多人無家可歸,為防止疫情第二波出現,中國的排外情緒正在攀升”

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益嚴峻,非洲大陸感染人數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中非雙方應該坦誠交流、友好協商、密切合作、共克時艱。在這一特殊時期,中非長期以來所形成的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夥伴關係和友誼之情尤為重要,決不能因偶發事件,尤其是背後某些勢力的推波助瀾而導致中非友好關係出現波折。

中非友好源遠流長,兩大文明在古絲綢之路上互通有無、相得益彰,鄭和下西洋則進一步促進了中非之間的交往。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曾大力支持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非洲國家則合力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

美國質疑中國歧視非洲人?捕風捉影、推波助瀾不會動搖中非友誼

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以來,中非關係繼續快速發展,中非友好繼續不斷推進。在政治領域,中非關係定位從2000年的“新型夥伴關係”,到2006年的“新型戰略伙伴關係”,再到2015年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最後到2018年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實現了歷史性的“四連跳”。在經濟領域,中國已經成為非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目前,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重要的投資來源國和基礎設施最大的貢獻者。中國在對非合作中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則,契合非洲需求的合作理念和狠抓成果落實的合作態度,正在引領國際社會對非合作的步伐。

中國為非洲發展做出了貢獻,非洲也向中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一方面,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非洲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非洲在國際舞臺上一直是中國的堅強後盾,在西方國家借人權問題、南海問題、新疆問題、香港問題等向中國施加壓力和製造麻煩的時候,非洲國家都會在第一時間支持中國,為中國發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暴發後,非洲各國政府均通過各種渠道聲援中國抗疫鬥爭,並積極評價中國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所做的貢獻。赤道幾內亞政府在2月4日向中國政府捐助200萬美元,這是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向災區捐助100萬美元后,再次向中國進行人道主義捐助。

美國質疑中國歧視非洲人?捕風捉影、推波助瀾不會動搖中非友誼

中國與非洲在醫療衛生領域也長期保持友好合作。自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遣第一支醫療隊以來,中國共向47個非洲國家派遣醫療隊員2.1萬人次,診治病人2億多人次,為非洲醫療保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非洲各國抗擊瘧疾、霍亂和埃博拉等傳染病方面,中國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2014年西非各國抗擊埃博拉的過程中,共先後四批提供總計達7.5億元人民幣的援助物資和援助資金,並派出近千人的公共衛生專家和醫護人員前往疫情一線工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秉承友好合作、共同抗疫的精神,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向非洲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在前期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中國政府儘可能為非洲在華僑民提供了防疫保護和生活便利。在非洲疫情暴發並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儘管自身仍處於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但中國政府還是通過各種渠道,向非洲聯盟和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緊缺抗疫物資。中國企業界和慈善界也在這一關鍵時刻凸顯了他們的力量,如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已向非洲各國提供了兩批抗疫物資,其中僅第二批物資就包括500臺呼吸機、100萬套病毒採樣設備和提取試劑,20萬套防護服和防護面罩,2000個額溫槍和 50萬雙手套。

4月1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非盟委員主席法基通電話時表示,“隨著疫情發展,中方還會提供更多非洲需要的醫療物資,同非洲兄弟分享抗疫經驗,向非洲派遣醫療專家組……中方將堅定地與非方站在一起,同非洲兄弟姐妹團結奮戰,直到非洲大陸徹底戰勝病毒”。這不僅是中國作為大國的擔當,更是中非友誼的具體體現。相信隨著共同抗擊並最終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中非關係將再上新臺階。(責任編輯:唐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