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點拾貳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時節,我們或多或少都參與過祭祀。燒紙錢,曾經是祭祀活動中重要一環。近兩年,雖然被禁止了,但是私底下燒紙錢並沒有消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問:燒紙錢和女性纏足一樣都屬於迷信陋俗,為什麼近代禁了纏足,卻沒禁住紙錢?這還得從紙錢出現的源頭說起。
01
紙錢起源故事的傳播:死是事實,死給你看會傳播
燒紙錢的起源故事,記錄於美國學者柏樺的《燒錢:中國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質精神》一書中。最早可追溯到東漢一對夫妻——蔡莫和慧娘——販賣紙張的詭計。這個詭計的核心就是:“死給你看”。
蔡莫,不是旁人,就是紙的發明人蔡倫的哥哥。
相傳,蔡倫發明紙張以後,生意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看上了這項厚利,就讓丈夫蔡莫去找蔡倫學造紙。臨走前,慧娘特意交代:“少學幾天,學會了就早點回來,賣紙賺錢”。這不,3個月不到,蔡莫就回來開了紙坊。因為學藝不精,紙太粗糙賣不出去。夫妻倆天天對著滿屋子的糙紙發愁。
終於,有一天,慧娘想出了一個賣紙的辦法。夫妻倆說幹就幹,當天半夜就上演一出“燒紙還魂”的大戲。
只聽得,半夜裡,蔡莫放聲大哭。鄰居們聽到哭聲,都過去一探究竟。只看到慧娘躺在棺材裡,蔡莫抱來一團紙準備在棺材前燒了起來。一邊燒,一邊哭訴:“我跟弟弟學做紙,不用心,做的紙沒人要,竟把你氣死了。我要把它燒成灰,解你的心頭恨”。他哭著,燒著,燒完了再去拿。
燒了一陣子,只聽見棺材裡有響動,慧娘竟然在棺材裡大喊:“快把棺材揭開,我回來了!”這可把周圍的鄰居嚇呆了,幾個漢子壯著膽子,就把棺材蓋子揭開了。
慧娘坐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我到了陰間,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給我送了錢,小鬼們為了幾文錢,爭著幫我推磨,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判官知道我有錢,向我要,我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他給我開了個後門,放我回來了!”
蔡莫,假裝沒聽懂妻子慧孃的話,說:“我沒給你送錢啊!”
慧娘指了指正在燃燒的紙堆說:“那就是你給我送的錢,陽間拿銅當錢,陰間就是拿紙當錢。”
蔡莫聽了,趕緊跑去拿了更多的紙來燒給判官,感謝他放回了自己的妻子。
在這則故事的結尾:鄰居們上了當,以為燒紙真有這麼大的好處,於是都向蔡莫買紙,跑到祖墳前燒給自己的祖先。不到兩天,蔡莫家堆的糙紙全都賣完了。
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
三更半夜,蔡莫悲痛欲絕,放聲大哭,說妻子慧娘與自己吵嘴、不和,上吊死了。他求眾鄉親給他做個明證,證明慧娘得急病而死。第二天,蔡莫在慧娘棺頭長哭不止。孃家人看到蔡莫如此悲痛,便不再追問。蔡莫邊哭邊說,最終抱來一捆紙,在棺頭燒起來,並說;“我無能,造了這沒有人要的廢紙,惹你生氣。我要這紙何用?不如燒了!解你的心頭恨!”慧娘復活了。
只要鄰居們稍微試驗下就知道,燒紙絕不可能讓人復活。
但是為什麼還會傳播,甚至更新版本呢?其實,我們在生活可以發現很多類似矛盾的故事。但這些都不會妨礙“以訛傳訛”的發生。這和“醜聞”傳播類似。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在上述兩個不同版本的故事中,有兩個核心點不會變:妻子半夜離奇死亡+丈夫燒紙贖罪。不論古今,丈夫健在妻子自殺,都是一樁潛在的醜聞,有時還會為此對簿公堂。就像英國資深媒體人所說:“不需要書本告訴人們小報消息不可靠。”大多數人就是知道小報無聊,可就是愛看。在上面的故事裡,不僅使用了這種醜聞傳播的心理,還加上了“死給你看”的戲劇手法,以及眼見為實的“死而復生”。三者疊加,要做到不在鄰里傳播很難。
當然,這些故事的流傳並不會引發全國範圍的普遍流行。這就必須考慮到紙錢習俗的現實動力。
02
紙錢習俗的現實動力:盡孝道,求護佑
最早記載“紙錢”的文獻之一,是公元7世紀的佛教典籍《法苑珠林》,其中記載著紙錢的樣式:
“鬼所用物,皆與人異,唯有黃金及絹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黃色塗大錫作金,以紙為絹帛,最為貴上。”——《法苑珠林》
生死有別。在古代,大多數人都極容易實現一種共識:來世就是此生的延續。這種對於現實實感的身體和感官感受,直接體驗,比宗教來的更“真實可信”,支撐著紙錢習俗的精神基礎。而紙所仿製的現實世界的物品,作為祭品來補給、幫助和告慰去世的家庭成員、祖先以及各種想象的神靈,滿足了在世人的情感寄託。
例如,宋代理學家邵雍(1011-1077)會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祖先的儀式中燒楮錢。當時程頤(1033-1107)就覺得非常奇怪,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冥器之義也,脫有益,非孝子順孫之心乎?”意思說,就是冥器,表表孝道。
據說,當時南宋孝宗帝在位的時候,也曾燒紙錢給他的先祖。那時有文人說,這種民間的習俗不符合他天子的身份,皇帝則認為純屬孝心,無傷大雅。
我們知道古代是非常重視儒家禮法以及尊卑秩序。譬如朱熹就提倡葬禮的適度和節省,以避免過分佔用生者的有限資源。
玄六纁四,各長丈八尺,主人奉置柩旁,再拜稽顙。在位者皆哭盡哀。家貧或不能具此數,則玄纁各一可也。其餘金玉寶玩並不得入壙,以為亡者之累。——朱熹《家禮》
那麼基於此,容易產生一種常規的解釋:獻給死者的財寶(比如隨葬品)應該降低級別或者採用普通原料,例如泥土(陶俑)、稻草等其他便宜的原材料製作比例縮小的仿製品。可以說,燒紙錢,一方面是受到儒家孝道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集中體現著人們的生死觀、價值認知、社會崇尚等一系列的追求和消費傾向,使得祭祀行為衍生為一類特殊的世俗生存文化——既是供奉,也是祈願祖先保佑後世的子孫。
03
燒紙錢:徘徊在“儀式”和“燒錢”之間
唐宋以後,燒紙錢已經成為十分普遍的習俗了。雖然,士人階層反對,認為紙是商品,燒紙其實是在“燒錢”。但是對廣大民眾來說,燒紙是精神世界的一種寄託——祈禱祖先庇佑後世子孫升官發財的儀式和途徑。
因此,儘管士人階層把燒紙錢習俗的源頭歸咎於體力勞動者。但是體力勞動者早已對此習俗安之若素了。燒紙錢的習俗也固化到了中國人生活世界的儀式網絡中了,並且成為很多詩歌、戲劇、小說的文學修辭的來源。
譬如本文篇首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的“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以及蘇軾流放時期,在清明節之際寫下的“老鴉銜肉紙飛灰,萬里家山安在哉。”
可以說,紙錢,是財寶的象徵物,並沒有任何世俗意義上的價值。但是,燒紙錢,作為一種儀式,實現了生者和死者之間的聯繫,構築了生活世界的一種真實的價值。換言之,燒紙錢,就像是一個對話框,打開了人們和另外一個世界的對話系統。
當然,如今看來,燒紙多少具有迷信的色彩,如果能夠在清明採用另一種祭祀的方式,未嘗不可。
畢竟,更重要的是清明作為連接生死的節日,不僅讓人們學會感恩、學會祈禱,而且讓人們看淡生與死,減輕對於死亡的恐懼。流動的血脈以及我們的記憶,會讓死者永遠以另一方式活著。靜默中的哀傷,蘊含著更強大復甦和前行的力量。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人,更懂得愛和珍惜。
閱讀更多 一點拾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