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防治儿童常见病,宝妈们 一定要知道

阳春三月,大地回春,春天已经来临,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已经蠢蠢欲动。疫情期间,大家坚守指令,尽量不外出,现疫情将过,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学习也将按部就班的走上正轨,在这个特殊的春季,对于儿童来言,我们将怎样在预防冠状病毒肺炎的同时又预防小儿常见病的发生呢?怀化市中医院儿科为您支招:

春天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许多传染病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春天,传染病是宝宝们的首要大敌。

疾病名称:新冠肺炎

病征:此病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无特异性,一般以发热,咳嗽,乏力最为常见,部分患儿以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仅表现为病原学检查发现新冠病毒核酸试验阳性。研究表明,小孩多以家庭聚集性发病(有关联的2例及以上发病,且有确诊或疑似病例)多见。

治疗:一旦出现疑似情况,均需前往定点医院进行排查。无症状、轻症、普通型可在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救治。卧床休息,供给充足热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疫情期间可以口服中药预防方进行预防;轻症、无症状及普通患者可辨证施治,予以中药口服治疗。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去人多公共场合。

疾病名称:流行性感冒

病征: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呼吸道疾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绝大数患儿表现为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持续3~5天,之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

治疗: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使用中药及中成药解表,辅以推拿清肺经;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辨证施治,予以中药及中成药口服止咳化痰;中医外治如推拿、敷贴、透药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出现发热时,可配合使用中药药浴及灌肠,如发热持续不退及高热时,及时就医。

居家护理;注意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在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可口服中药及推拿预防。若宝宝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咳嗽、喘息、面色发白或青紫时,有并发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或者出现高热抽搐时要立即就医。

疾病名称:麻疹

病征: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传染性强,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上早期有怕光、流泪、流鼻涕、咳嗽等,与感冒症状相似;经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粘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称为麻疹粘膜斑,后按顺序出疹子,一般先从耳后、前额、发际部开始,逐渐波及脸部。如果疹子顺利出齐后即开始消退,疹退处见麦麸状的细微脱屑,体温也随着下降,恢复正常。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一旦麻疹治愈,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如有并发症者宜延长至出疹后10天。出疹前期及出疹期可予以口服中药、中药药浴、推拿等中医疗法清热透疹。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疾病名称:流行性腮腺炎

病征:又称“痄腮”,以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热(有时可不明显),腮腺部肿痛,一般先见于一侧,大多在1-2天后对侧也肿大,部分患儿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腮腺肿者。多数一周内可痊愈,而且获得终身免疫。

治疗:无并发症的宝宝无需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予以中药口服,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肿胀处予以仙人掌或青黛等敷患处。若发现宝宝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痿糜、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需及时送医院诊治。

居家护理: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不要给宝宝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地贴在肿胀的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对接触过患儿的易感儿,可予以山菊抗病毒颗粒,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疾病名称:幼儿急疹

病征:经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不强,多见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被传染以后4-8天,小儿突然高热,几小时内可达39-40℃,经3-5天忽然下降。此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皮疹为玫瑰色丘疹样,大多稀疏分明,先见于躯干,渐渐布及全身,手足,脸部较少,皮疹在24小时内出齐,1-2天内完全退尽,不留色素,不脱屑。

治疗:发热期可予以中药口服清热透疹,皮疹处可使用中药擦浴,辅以推拿清肺金。高热时可以给解热剂,若高热持续不退,患儿头部可用冷湿敷,并用退热剂,防止高热引起惊厥。

居家护理:及时隔离患儿至出疹后第5天,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婴幼儿去公共场所。患病期间,宜安静休息,注意避风寒,防感冒,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多饮水。

其次,春季里空气干燥,花粉、柳絮、粉尘等的增多,易导致过敏体质宝宝容易诱发哮喘、皮炎及鼻炎等。

疾病名称:过敏性哮喘

病征: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哮鸣和咳嗽,有时咳嗽为唯一症状。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药或自行消失。

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各种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迅速控制病情。缓解期可口服中药及推拿调理,夏季三伏时,每年伏贴1次,连贴3年。

居家护理: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哮喘缓解期,适当参加活动,增强体质。远离过敏原,尽量减少哮喘的发作。

疾病名称:过敏性皮炎

病征:皮疹呈斑片状,淡白或淡红,边缘清楚,大小不等,表面有细小鳞屑,有瘙痒感。

治疗:中医可以从内服及外洗两方面来防治,效果显著。口服中药需医生辨证施治,外洗可使用中药宝贝爽身液擦浴;伴有明显痒痛者除中药外洗方外洗外,还可用炉甘石擦剂或新霉素软膏。

居家护理:脱离过敏源,发病时,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生葱、辣椒、生蒜等。多食蔬菜和水果,增强抵抗力。

疾病名称:过敏性鼻炎

病征:一般因接触过敏原而发病,主要症状为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和打喷嚏,可伴有眼痒,不发热。

治疗:予以中药口服,辅以熏鼻、推拿、针灸、红外线等中医药治疗。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做好室内环境控制,定期通风,保持被褥衣物干燥,定期清洗床品、不使用毛绒物品。缓解期使用中药调理体质,增强体质。

儿童是特殊的个体,针对春季儿童保健及疾病预防,中医提出“春意融融,室外活动”“春寒料峭,莫忘春捂”“春气升发,芽菜春饼”“春风和煦,调畅情绪”,分别从吃穿住行以及情绪上来指导春季儿童的注意事项。更是提出在预防疾病发生的同时,我们平时应加强护理,增强患儿自身抵抗力,调理好脾胃,使其正气强盛才能抵抗外邪。(通讯员 杨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