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书记员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培训

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为提升书记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庭审活动中的应用。4月2日上午,汉中中院邀请科大讯飞的技术人员,对该院全体书记员进行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操作培训。汉中中院技术室(网管中心)对本次培训工作给予全程指导。

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培训中,科大讯飞的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对在场书记员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还对实际操作进行了示范。书记员们当场进行了庭审演练,经考核,全体书记员均熟练掌握了该系统的操作。

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2月22日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通过使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同步转换生成的庭审文字记录,经审判人员、书记员、诉讼参与人核对签字后,作为法庭笔录管理和使用。目前,汉中中院在科技法庭安装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的引入,不仅改变了传统庭审记录模式,解决了“实时记录不全、事后多次确认”的问题,而且大大减轻了书记员庭审记录的工作量,真正让审判工作驶入快车道。(作者:饶强、张世杨)

首次使用语音识别系统助力庭审

4月2日下午,汉中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上诉案件,这是汉中中院第一次在庭审中使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整个庭审用时2小时,法庭调查阶段询问复杂,各方当事人发言内容较长,该系统均能准确转化记录,后经书记员格式规整、语句整理后,整个庭审记录准确、清晰,有效的提高了庭审记录的效率和准确率,更全面的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者:郭建军、李思彤)

书记员云上法庭业务培训

4月3日上午,汉中中院全体书记员进行“云上法庭”系统应用培训,来自西安新视云的技术人员现场授课。

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培训会上,技术人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的方式,对“云上法庭”和“远程开庭”的操作流程进行了现场示范。书记员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提出了一些在庭审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逐个进行了解答,并强调了注意事项,书记员们逐个进行了实际操作,都掌握了该系统的操作方法。

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培训结束后,书记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当前“云上法庭”设备运用不熟练的问题,增强了自己运用现代科技辅助审判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养和专业水平,运用好新技术,为庭审工作增光添彩。

让庭审插上科技的翅膀——汉中中院开展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

据悉,“云上法庭”跨越了空间距离,使诉讼参与人能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开庭,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大方便了当事人,也减少了疫情通过接触传播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审判智能化水平。开庭前,通过人脸识别自动比对审核当事人身份信息,快速完成身份认证;庭审中,采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通过屏幕为缺少法律知识的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术语专业解析;庭审后,自动生成可调阅性的庭审记录电子档案,让庭审过程中每个环节在判后都可以被追溯。此外“云上法庭”还可通过已构建的不同审判领域的知识图谱,为审判法官推送相关案例和法律,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的目的。下一步,汉中中院所有审判法庭都将实现“云上法庭”智能化审判。(作者:饶强、张世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