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為什麼會發生爛窖?

老周說三農


甘薯在收穫期如果被碰傷或者是儲存期間溫度過低都會造成紅薯爛窖的情況發生,那紅薯爛窖應該怎樣防治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甘薯貯藏爛窖原因及防治

甘薯不同於一般的禾穀類作物,其塊根體積大、組織柔嫩、含水量高,不易貯藏。特別是薯塊在收穫和運輸過程中受損後,極易受到病菌感染,加之貯藏期間管理不當,常引起爛窖。

一、爛窖原因

1.溫度 溫度過低,容易引起甘薯的冷害(凍害)。一般冷害的窖內溫度和安全期:8~9℃為10天,5~6℃為6天,2~3℃為3天。但溫度過高也不利於甘薯貯藏,當窖內溫度達到16℃以上時,常會引起薯塊發芽和病菌迅速繁殖而造成爛窖。

2.溼度 溼度過高,會引起薯塊腐爛;溼度過低,薯塊細胞原生質失水,容易糠心或幹腐形成幹害。

3.病蟲害 主要有黑斑病、軟腐病、幹腐病、線蟲病和蟻象等。病蟲害的發生主要與薯塊帶有病菌、薯塊受損以及舊窖未經徹底消毒處理等有關。 

4.缺氧 封窖過早或薯塊貯藏量過大,因薯塊的呼吸作用使窖內氧氣不斷減少,二氧化碳逐漸增多,薯塊由有氧呼吸變為無氧呼吸,薯塊內酒精不斷積聚,造成酒精中毒而爛窖。

二、防治

1.窖內消毒 在甘薯收穫前10天左右,進行窖內消毒處理,以殺滅病菌。消毒方法有多種:颳去窖壁陳土,使見新土,然後撒生石灰消毒;硫磺燻窖,按1立方米用硫磺50克的量,點燃後封閉窖門,燻一二天後,再打開通氣孔;用1%硫酸銅溶液、2%福爾馬林、辛硫磷200倍液、甲醛50倍液或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液,噴灑消毒。

2.薯塊處理 精選薯塊,剔除遭受損傷、冷害、漬害或病蟲害的薯塊,並在甘薯進窖前進行藥劑處理。藥劑能殺死薯塊表面及淺層傷口內的細菌,起到防病保鮮的作用,使甘薯貯藏期間腐爛率大大降底。①多菌靈浸泡後貯。對黑斑病、軟腐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50~300倍液浸薯塊10分鐘,撈出淋去藥水即可入窖。30天后薯塊方可食用。②甲基託布津浸泡後貯。用500~800倍液浸薯塊10~15分鐘,撈出淋去藥水入窖。③代森銨浸泡後貯。代森銨成品為50%溶液,對人畜較安全,用200~300倍浸薯塊,晾乾入窖。④抗菌劑(大蒜素)浸泡後貯。用200倍液浸薯塊10分鐘,淋去藥水後入窖。

3.適時通風換氣 通風換氣既可以調節窖內溫度和溼度,還可以調節窖內含氧量,是確保甘薯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一般而言,甘薯入窖後15~20天要特別注意通風換氣,窖內溫度保持15~16℃,溼度80%~90%。此後為貯藏期,溫度控制在11~15℃,相對溼度控制在85%左右。嚴冬封窖後不要經常開窖,防止冷空氣入窖。

關於紅薯爛窖的具體原因和防治方法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結束了,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更好的做好紅薯的儲藏工作有一定的幫助。





口鎮小哥


甘薯收穫後,需要放在窖內貯藏,讓其安全越冬。但放在窖內後,時常有的甘薯腐爛,併發出臭味。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將帶有病菌的甘薯貯存在了窖內。黑斑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貯藏時,沒有將收刨、運輸、入窖過程中,造成傷口的薯塊挑揀出來,給病菌創造了有利條件;在裝運甘薯時,使用的農具盛裝了帶有病菌的、或者腐爛的甘薯,都會讓入窖的甘薯將病菌帶入窖內。甘薯貯存在窖內,在溫度、適度適宜時,就會發病,使甘薯腐爛。



因此,貯存甘薯時,要把窖內的牆壁用多菌靈溶液噴灑或用硫磺燻蒸後再貯存。貯存時要將使用的農具消毒,並每擺放一層甘薯後,在甘薯表面噴灑一次多菌靈溶液。

二、溫度過高一成過低。窖內溫度高於18℃以上時,因窖內溼度大,地瓜不但會發芽,還會引起多種細菌的滋生。從而會造成地瓜腐爛。因此要打開窖囗、氣眼或天窗,進行通氣、降溫、排溼。


在氣溫低於11℃時,地瓜易受冷害。而低於2℃以下時,則會發生凍害,造成腐爛。因此需要蓋上草苫或燒小火提溫。保證最佳12一14℃的最佳貯藏溫度。

三、堆放不合理和溼度過大。在窖內貯存甘薯,要留有1/3的空間,如果存放過多,甘薯沒有“喘氣”的餘地;或者擺放時成堆,沒有按層次擺放,都會使甘薯腐爛。當溼度過大時,常有水珠滴落到甘薯上,也會引起腐爛。當然過幹也不利於甘薯的貯存。過干時,在窖閃存放一桶水便可解決。
總之,防止甘薯在窖內腐爛,主要在管理上。窖內發生的病蟲害一般為黑斑病、軟腐病、幹腐病和線蟲病。在貯存甘薯時,要根據當地發病情況,有針對地噴灑藥物消毒。


泰山農家人


蠶豆全身都可以入藥,咱們先看蠶豆粒,蠶豆豆粒具有健脾利溼,降血脂的作用,所以做蠶豆粥,可以治療那種脾氣虛熱的,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消化不良,有緩解作用。所以我們對於蠶豆粥,可以用於這些消化道的一些疾病,同時蠶豆粥它還對於這種水腫,對於這種慢性的腎炎、高血壓、高血脂,它也有緩解作用。第二個就是蠶豆衣,也就是咱們說的蠶豆皮,蠶豆皮最主要的作用,除了它有利尿、滲溼的作用以外,它用於慢性腎炎,還有經常容易流產的婦女,就是胎漏,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最主要是得力於它這個,利尿滲溼的一個功效。第三個、還有就是蠶豆葉,蠶豆葉它有止血作用,它可以治療一切出血,包括肺結核的出血、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等等,還有就是蠶豆花,蠶豆花開放以後晾乾烘乾以後,它可以涼血止血,對於咱們生活中常見的鼻衄、帶下,或者是咳血、血痢等等,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粵北茵茵


我是巫山好客,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先,甘薯在貯藏期間發生腐爛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1。溫度冷害是指薯塊長期處於9°C以下,薯塊新陳代謝活動受到破 壞,一般是由於未能適時收穫引起的。如收穫期過晚或收穫後不 及時運回貯藏而放在地裡過夜。

另一個原因是薯窖保溫性差或保 管不善而遭受冷害。一般造成冷害的溫度和時間為窖溫8°C〜 9°C時10天;窖溫5°C〜6°C時6天;2°C〜3°C時3天。 如果溫度 持續下降至一1。

3°C〜2°C時,薯塊內部細胞間隙結冰,細胞組織 受到破壞而發生凍害;如果窖內溫度長期較高,薯塊呼吸作用就 會加強,待溫度達到16°C以上時就會引起薯塊發芽和病菌迅速 繁殖造成爛窖。2。溼度為了保持薯塊的新鮮度和維持其生活力,窖內必須保持一定 的溼度,一般以窖內相對溼度在80%〜9'0%為宜。

貯藏初期,外 界氣溫髙,薯塊呼吸旺盛,薯堆內水汽上升,在薯堆表面遇冷凝 結成水珠造成溼害,引起薯塊腐爛,溼害以井窖發生較多;如果 溼度過低,薯塊細胞原生質失水,造成生理萎縮,引起酶的活動 失常,容易糠心或幹腐而發生幹害。

3。病蟲害為害甘薯安全貯藏的病蟲害種類主要有黑斑病、軟腐病、幹 腐病、線蟲病和蟻象等。 貯藏期間,病蟲害的發生主要與薯塊帶 有病菌、薯塊受損以及舊窖未經徹底消毒處理等有關。

4。缺氧封窖過早或薯塊貯藏量過大,薯塊呼吸作用使窖內氧氣不斷 減少,二氧化碳逐漸增多。當二氧化碳濃度達4%〜5%時,薯 塊呼吸作用就會受到抑制,由有氧呼吸變為無氧呼吸,薯塊內的 酒精不斷積聚,造成酒精中毒而爛窖。

因此,甘薯貯藏前期,不 能過早封窖,要注意通風換氣。





巫山好客


2015-05-19 15:41:00

甘薯在貯藏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爛窖。一旦爛窖,輕則會降低甘薯的品質,重則會導致全窖甘薯爛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甘薯爛窖多由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所致。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在溫度不夠合適時發生,如果窖溫長期低於10℃,易發生冷害,引起爛窖。如果窖溫長期高於20℃,則有利於弱寄生菌侵染和黑斑病擴展蔓延,從而引起爛窖。侵染性病害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大田已經發生,又在貯藏期間繼續蔓延的病害,如黑斑病、莖殘病等;另一類是貯藏後又發生的病害,如軟腐病、青黴病等。 

預防甘薯爛窖應採取如下技術措施:

一、謹慎建窖。薯窖宜建在背風向陽,土壤結實、乾燥的地方。要求薯窖保溼、通風,檢查、管理方便,不易倒塌。舊窖使用前應噴灑1.5%的福爾馬林液消毒。要求收薯前提早建窖。

二、適時收穫。為避免凍害和冷害,應在輕霜前趁晴天收穫。當天割蔓,當天刨薯,當天晾曬,當天入窖。收穫過程中需輕放、輕裝,以減少薯塊創傷。

三、貯前挑選。入窖前要仔細挑選,徹底剔除病薯、傷薯和黴爛薯。貯藏量以佔窖容量的2/3為宜。窖大薯少不保溫,窖小薯多溫度高,溼度大,易發生軟腐病。

四、調溫管理。入窖初期保持窖溫20℃左右,注意通風透氣。一週後窖溫維持在12℃~15℃,這是甘薯貯藏期的最適宜溫度。隨著氣溫下降,適時封閉窖口,加蓋覆蓋物,使窖面最低溫度不低於10℃。在窖上設一小孔,插一溫度計,隨時觀察窖溫。早春隨著氣溫的升高,及時減少覆蓋物,逐步加大通風管,避免窖溫過高或過低。


農村肥傑


甘薯(紅薯)爛窯,有幾種情況。一是選址不對,一定要選在排水良好乾燥通風向陽利於保溫的地方。二是甘薯入窯前要對窯洞進行消毒,我們那兒一般是用柴草燒火燻的。三是入窯的甘薯要挑選整齊無損傷蟲咬病爛的,最好要曬乾水氣後再放進去。注意受凍了的雪地裡挖出來的不能存放。最後一條千萬注意,喝酒了的人是千萬不能進甘薯窯的。只要一沾酒氣,一窯的甘薯會全部腐爛。


傻農闖天下


爛窖分兩種,一種是幹壞,一種是溼壞!幹壞為甘薯黑斑病發作(窖溫長期好於15度會有利於發生),溼壞為甘薯軟腐病發作(窖溫長期低於9度會有利於發生)!還有一種屬於悶窖,一般發生在入窖初期,窖口封閉太嚴實,紅薯釋放的二氧化碳不能散去造成整窖紅薯全部變質!這種情況主要是發生在入窖初期,因為前期紅薯呼吸作用旺盛,到中後期就沒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