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在河南省鶴壁市書畫藝術界,李鴻鍔堪稱德藝雙馨。他是河南省鶴壁市書法家協會顧問,受家傳影響,七八歲即拿起毛筆練習書法。70多歲的他日久情愈烈,幾近痴迷,每日臨池不斷。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鶴壁市書法家協會顧問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他被調到鶴壁市群藝館,實現了夢寐以求的理想,當上了一名書法專幹。先是師從書法大家牛光甫,與著名書法家、現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陳國楨等為同門師兄弟;後又師從書法大家王學仲。

1981年河南省書協成立,省書協成立初期舉辦書法展,李鴻鍔曾數次應邀擔任評委。首屆中原書法展在當代河南省書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作為評委,他見證了那一屆書法展,親眼看到從中走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書法家。

李鴻鍔認為,書法是一門藝術,而且是“四大國粹”之一的高雅藝術。全世界,只有用漢字書寫,才能形成一種絕妙、高雅、美不勝收的藝術效果。所以,傳播書法藝術,是對中國璀璨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因此,他堅定地以此為己任,在鶴壁市進行艱辛而又快樂的書法傳播之旅。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作品:天道酬勤

為更好地指導大家學習書法,李鴻鍔邀請外地乃至在全國有影響的著名書法家來授課。像當時的上海市書協主席周志高、新鄉市書協主席馮志福,以及當時的河南省書協的張海、陳天然等書法大家。一次,馮志福講完課臨走時,得知李鴻鍔是自費請他來的,不由得責備起不該讓他住賓館。

三十多年來,李鴻鍔培訓的書法人才約有四五千人。其中有幾位佼佼者已成為中國書協會員,幾十位成為省書協會員。有人說,鶴壁的書法人才不少是李鴻鍔的徒子徒孫。

李鴻鍔擅草、隸。他的草書遒勁奔放、率性灑脫,隸書典雅端莊,韻味十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在省裡獲得銀獎,有的作品還遠到法國交流展出。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作品:鶴壁

2005年退休之後,為把草書寫得更率意一些,他又潛心臨摹懷素、王鐸、張旭、傅山、徐渭等人的作品。一邊寫,他還一邊鑽研書法理論。孫過庭的的《書譜》,劉熙載的《藝概》等書,長期擺放在他的案頭。

李鴻鍔痴迷書法,一拿起筆,便心清氣定;繼之,心曠神怡,妙不可言。寫字,忘了吃飯,忘了睡覺。特別是退休之後,有時他整天足不出戶,埋頭書寫。

六十年的書法道路,李鴻鍔付出多少心血他清楚,他妻子清楚。看到李鴻鍔視書法為人生最大樂趣,久而久之,妻子也由責怪他轉為同情他,進而支持他,一任他去書法仙境馳騁。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作品:乘物遊心

李鴻鍔常對學生們說:練書法之人要人品正,人品正則心正,心正則筆正,筆正則字正。

李鴻鍔一輩子有兩個愛好,一個是書法,一個是針灸,雙休日他基本上是在給別人針灸看病。

他和原中書協主席張海都在安陽市西大街小學任教過。在那兒,因為時常有病人到學校找他針灸,蹲點的市革委會主任專門讓學校給他騰出兩間房子為病人做針灸。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作品:四尺斗方

李鴻鍔本來是專攻隸書的,幾十年一筆一畫的書寫,使他對書法有了更多的感悟,這種感悟在他退休賦閒以後變成了大徹大悟,創作上開始華麗轉身。

前年,鶴壁市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宣傳片片頭就是由他書寫的,他本人的鏡頭也被拍進去,成為為數不多的幾位進入鏡頭的鶴壁文化名人。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李鴻鍔為央視宣傳片寫的片名

“所有的變,其實都來源於基礎隸書,除此之外,又加入了針灸的技法。”李鴻鍔說,這種針灸式技法在書法作品中的恰當滲透,主要體現在書法的“點”上,貌似小小的一點,宛如銀針進入體內,正好在漢字的穴上,不但沒有痛苦的感覺,相反有一種舒服的麻,甚至是一種痛快淋漓。

讀李鴻鍔的書法,除了針灸的穴位式點法,還能看到很多的銀針書法,作品中的雜糅的銀針,有著生命活力與顫動。

李鴻鍔家有長壽基因,他聲音洪亮,白髮飄飄鶴髮童顏,他的母親如今已經104歲了,身體還很硬朗。祝願這位書法老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李鴻鍔在央視宣傳片中的鏡頭

首屆中原書法展評委,這位中原書法界宿將你知道嗎

《名人傳記》報道的頁碼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