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將迎第二輪飛絮高峰

本報訊(記者 王斌)今春本市將出現三次楊柳飛絮高峰,目前首輪高峰已接近尾聲。預計4月20日左右將出現第二次高峰,主要飄絮樹種是歐美楊和垂柳。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今年全市設置100處飛絮監測點,在全程監控飄絮情況的基礎上,首次發佈楊柳飛絮預測預報信息。此外,為讓飛絮治理更精準,本市啟動楊柳雌株信息採集工作,採集範圍精確到每一條街、每一段路,逐一錄入楊柳雌株的位置、生長狀況等數據,預計明年將上線“北京飛絮防治APP”,方便各區及有林單位開展精細化治理。

北京的飛絮期一般從4月上旬開始,到5月中旬結束,大約40至50天,但並非整個飛絮期都漫天飄絮,飛絮量較大的高峰期只有20天左右。為最大限度降低飛絮對市民生活的影響,今年全市在楊柳雌株分佈較密的地區建立了100處監測點,包括豐益公園、綠堤公園、古塔公園、平房地區、東風公園、安貞地區、清華西門等地,對春季飄絮情況進行全程監控。在此基礎上,北京市氣象局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今年首次聯合發佈楊柳飛絮預測預報信息。

根據預測,今年楊柳飛絮高發期將有三次,第一次在4月10日左右,主要飛絮樹種是毛白楊,目前已經進入尾聲。由歐美楊、垂柳等帶來的第二次高峰期將出現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三次高峰在5月中旬,飄絮樹種是歐美楊,主要發生在部分山區,對城區影響較小。市民可根據預報信息,提前做好個人防護。

此外,為讓飛絮治理工作“指哪兒打哪兒”,市園林綠化局正在籌備研發“北京飛絮防治APP”,方便全市各區和有林單位開展楊柳雌株的精準定位。目前,楊柳雌株信息採集工作已經啟動,將全市楊柳飛絮重點治理區域劃分為網格,僅五環內就有28萬多個網格,最小網格為50米×50米範圍。採集人員精確到每一條街道、每一段路,逐一錄入楊柳雌株的位置、生長狀況等各項數據,為今後的治理工作提供詳實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