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文|@培训师梁辉

特殊时期,特殊事件之下,媒体宣传正能量的事迹的确很有必要,能够弘扬社会正气,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性中最美好的那些部分。

战疫期间,各地也涌现出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迹,按说,你如实报道就好,我们自然能接受其中传递出来的意义,但有时候一些媒体为了突出所谓的“正能量”,显得有点用力过猛,罔顾常识。

比如:

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What?

不到20天的婴儿稚气地问:“妈妈干嘛去了”?

这简直是生物学上的奇迹啊,怎能不让闻者伤心,见者落泪,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智商被人强行按在地下使劲摩擦。

再比如:

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为了表现方舱医院条件设施都很好,出院患者对记者表示:“住进来之后住得还不想走了。”

正常人会这么说?

如果这是她的真心话,我建议精神科医生可以介入一下,去检查该患者的精神状况,肺炎是治好了,但她的脑子可能已经发生了病变。

这么多年过去,有些宣传部门简直毫无寸进,长者曾经谆谆教诲,要我们与时俱进,但他们还是那三板斧,硬往群众眼睛上抹洋葱,或者强行上价值,总想让大家感动。

殊不知这届网友已经不太好带啦,我们不仅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感觉到有点想笑。

编故事不是不可以,但是不是应该稍微有点逻辑,符合一下常识?

抛开这次疫情,我们再来回忆之前曾经见过的其它“正能量”报道:

老婆生孩子不去医院,就要留在厂里拧螺丝;爹妈死了不奔丧,继续流泪干工作;下河里连救六七个人,却任由自己老婆在一旁被淹死;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好供养前妻跟别人生的孩子……

这俨然就是比惨大会,好像在表示,做好人好事的基调就是一个字:“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就是标配。

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官媒宣传中的“正能量”主角们必须是“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人”。

仔细推敲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官方树立的榜样,都学不了,也不必学,一个个望之如神仙中人,像极了庙里的泥胎偶像,刷上金漆毫光闪闪,可就是没有人味。

作为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普通群众,我们看到之后会怎么想?这种境界实在无法企及啊。

我并不反对歌颂正能量,但如果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生生拔高,这种行径总会让人对“英雄”制造者的动机产生足够质疑。

2月12上午,武汉市民肖贤友在临终之前用尽全身力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最后十一个字: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

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可是这几个字被某报(《长江日报》)刊登时,却截掉了“我老婆呢?”这四个字,我不明白该报的想法,难道宣传正能量必须摈弃儿女情长?

好像害怕报道去世前还牵挂自己妻子有损肖先生纯良光辉的形象。

那种弥留之际不忍离去,还牵挂妻小的惦念不是更能让人感同身受,让人心碎吗?为什么一定要显得不食人间烟火呢?

用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感慨一下:做个人吧。

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官媒中的著名叼盘侠胡锡进都忍不住发声,吐槽现在一些媒体的宣传方式。

“正能量”写手们总是不明白: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既有血有肉,也有儿女情长。

关键时刻,他们能挺身而出,或者甘于奉献是因为因为他们把对亲人最诚挚的爱转向对人类的大爱,这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基于这样的爱才是真实可信、打动人心的。

把英雄们塑造成没人味的神,反而是对他们的侮辱。

原创|宣传正能量可以,但请别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