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贩子就恨之入骨,比起教孩子辨识,倒不如教会孩子"自救"

眼下,由于疫情的原因,大部分的小学、幼儿园都没有开学,孩子们虽然每天需要上网课

,可是娱乐、外出的时间还是比平常的时间要多,而这对于人贩子来说,多了很多可乘之机,他们一个个伪装成普通人,在阴暗的角落观察着。

有宝妈可能会说,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就不能好好看着吗?我们要知道孩子被人贩子拐走,可能就是那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一旦丢失,孩子就可能被卖给下一家,那么天涯海角的离别,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说到人贩子就恨之入骨,比起教孩子辨识,倒不如教会孩子

在四川绵阳市成绵路,有一个修表套摊,已经在这条路上营业了30年之久,和他同一个时期做生意的其他店铺都已经更新换代,搬来了沿街楼里,可是唯独这个修表摊,不仅没有换过位置甚至连摊子布置都没有改变。

很多路人都认为这个摊主是复古、搞怀旧风,可是65岁的韩峰知道这么做是有理由的。

原来他之所以守着这个摊子,日复一日迟迟不肯搬走,只为了等待他丢失的儿子。

在30多年前他和儿子一起出摊,在给人修表的几分钟时间里,等他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客人没了,6岁的儿子也不见了。

当时他发了疯的在附近寻找,可是他连客人的长相都记不清楚,儿子丢失的事情对他打击很大,他铁了心一定要把孩子找回来,后来他相继连跨级几个省市寻找儿子也没有结果。

说到人贩子就恨之入骨,比起教孩子辨识,倒不如教会孩子

没有办法找不到只能苦等,所以他才把这个修表摊一直做下去。

虽然这30年的时间里他慢慢的在变老,但是他努力地去维持儿子印象中摊位的样子,为的就是假如有一天儿子能找回来的时候,一眼就能够相认。

其实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很多丢失孩子父母的缩影,我们在憎恨人贩子之余,也可怜那被拐走的孩子,不知道他们被拐走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好在近几年我国在全国各地宣传防拐、打拐意识。

这样的宣传引起了很多父母的警惕性,所以在家里会教育孩子如何防止被拐。但是即使我们培养孩子多强的辨识能力,如果真的面对狡猾的人贩子孩子未必能够逃脱,无法再所以我们在教孩子如何防拐的同时,倒不如教教孩子如何"自救"。

说到人贩子就恨之入骨,比起教孩子辨识,倒不如教会孩子

Ⅰ 将会孩子当意识到被拐卖时,该如何自救?

●破坏沿路的东西

现在很多人贩子的拐卖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已经不再用糖果、或者寻求帮助来骗取孩子了,所以我们除了增强孩子的防拐意识之外,所以要教会孩子如果一旦意识到被人贩子拐卖,就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不如城市破坏一些路边摆摊或者正在做生意的门店。

这样起码能够有人出来阻止人贩子,从而达到挣脱的机会。同时人贩子如果察觉人员过多,也会放弃过拐卖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把人贩子吓跑。

说到人贩子就恨之入骨,比起教孩子辨识,倒不如教会孩子

对着路人喊亲近的名字

我们在家中要教会孩子,如果突然被人贩子抓走或者拐走,一定要保持冷静,先不要大喊大叫。

等到遇到路人的时候就立马喊出自己爸爸或者妈妈的名字,这样既能够起到震慑人贩子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加逃脱的机会。

即使人贩子没有被吓到,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路人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得到路人的帮助让他们帮忙的报警,我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贩子一般都会惊慌失措。

说到人贩子就恨之入骨,比起教孩子辨识,倒不如教会孩子

注意观察沿路的环境

家长应该在家中陪孩子一起演习被拐卖的过程,如果孩子真的被拐卖了,要告诉孩子不要不吃不喝要保存体力,学会观察被拐卖的环境,当熟悉逃跑的路线之后,可以趁拐卖人员不备再进行逃脱。

当然在这个前提之下,一定不要激怒人贩子,尽量让他们放松警惕,等到有可乘之机,再想办法逃离;当逃出之后,要尽量往人多的地方去,进行大声的呼救。

虽然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已经比以前要安全很多,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孩子被拐卖,所以我们家长就要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也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救,毕竟不是时时刻刻能够像路人进行求救,所以学会自救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配备手机或者儿童手表,当开启定位之后,孩子一旦出现被拐卖的情况,家长也能够准确的知道孩子准确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