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鼓勵在華美企撤回,我們不妨坦然面對,做好自己。


美國政府鼓勵在華美企撤回,我們不妨坦然面對,做好自己。


美國政府鼓勵在華美企撤回,我們不妨坦然面對,做好自己。

關於美國鼓勵把美國在中國的企業轉回美國去,很多人說在疫情期間,美國發現自己製造產業鏈的不足,才要把美國在中國的公司搬回去? 其實特朗普2016上臺之後,就一直在主張製造業重回美國,來重新增加美國的就業和減少中美貿易不平衡。幾年過去了,真正回去美國的企業有多少呢? 雖然美國這一次美國政府提供很多的補助基金幫助美國企業轉回中國,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1: 中國的製造企業擁有最勤勞 任勞任怨的工人,你讓一個美國小夥或者美國大媽在富士康類似的產線一天做10個小時還不能說話,他們估計早就撂挑子了。大家可能都看過美國工廠,講福耀玻璃美國工廠的故事,美國工會的牽絆,在美國的成本也會高很多

2: 如果美國的公司都遷回美國去了,我想那他們也就基本上放棄中國市場了。 從今天在中國市場上表現很好的消費電子 蘋果手機,到食品企業 星巴克,到半導體企業 德州儀器,到工業電子防護巨頭3M 等等,在中國市場上賺大錢的企業太多了,如果都搬回去了,其實也就是中美之間相互鎖國了,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再選擇美國產品了。我想他們基本上也就放棄中國市場了。 你覺的他們可能會放棄中國市場嗎?

前段時間美國政府還在考慮要求擴大禁止半導體對中國的出口範圍,但是美國半導體聯合會發文給美國政府反對這樣的禁令,殊不知中國市場的營收佔這些公司總營收的20%或者更多。這些禁令對這些公司的人打擊巨大。

我想面對這些消息,我們要最好充分的應對和變化,但也沒有過分的憂慮和擔心。該來的早晚會來,我們應該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1: 充分扶持我們自己的企業提高我們自己的企業治理水平和研發水平,充分挖掘和擴大我們自己的內需,通過內需來帶動我們自己企業生產增加規模,從而最終來增加我們的就業人口

2: 繼續加大對其他國家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提供更多的優惠吸引其他國家企業來華設廠和增加規模,我想每個企業都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其實中美目前的關係已經處在谷底了,現在是處在政治 經濟 全面對抗的階段,最壞的一步也就是軍事全面對抗,我想應該也不會走到這一步,對雙方都是一個不可承受的結果。事已至此,我們不妨坦然面對,最多特朗普還有四年的任期,再做好政治和經濟全面對抗的四年,我想四年之後的今天不會比今天更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