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经历多少次2800、未来又会如何?

历史上经历多少次2800、未来又会如何?

望京博格之前写了一篇文章《 》,马上有人站出来,2007年上证指数就2800了,都十几年了现在还是2800,未来三年还是2800的概率非常大!

在2007年之前,上证指数从来没有上过2800,最高也就是2200左右,但是别忘了在1991年上证指数是从100点开始的,但就上证指数而言在过去三十年也增长近三十倍,但是它的辉煌都停留在2007年之前。

2005年开始股权分置改革,上证指数首次突破2800点,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那个时代股票市场站上新的高度,所谓的民间股神的财富积累大多也来源2008年之前。

此外,在2007年初A股的流通市值为3.1万亿,截至2018年8月份A股的流通市值为44.1万亿,这个数字增加了十几倍了,IPO与定向增发融资规模也高达5万亿以上。

历史上证经历多少次2800?

历史上经历多少次2800、未来又会如何?

简单根据数据图粗略计算一些,差不多十次左右。

最早的是2007年上证指数首次站上2800点;

最近则是现在2019年8月份上证指数处于2800左右;

最长的时间是2011-2014年持续三年上证指数处于2800之下。

上证指数是一个失真的指数吗?

历史上经历多少次2800、未来又会如何?

从2007年起,我们将上证指数与:

沪深300全收益、

中证500全收益、

中证800全收益

进行对比,全收益指数与我们常见的指数的,最大的区别为全收益指数是“红利再投资"指数,也就是说全收益指数包含成份股分红。

根据上证指数编制方法,新股上市第11天起纳入指数,这个或许就是导致上证指数失真的原因,因为新股上市之后通常是连续涨停,之后开始缓慢下跌,根据编制方法(第11天)导致指数错过新股的上涨,但是没有错过新股的下跌,而且上证指数加权方法是市值而非自由流通市值。

我们发现从2007年起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与中证800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为100%,中证500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为160%,并非是十年前是2800,现在还是2800,对吧!

从2007年到现在过去十几年中,中证500的历史业绩显著的优于沪深300,这些都源于期间中小盘股的业绩优异,或许这个就是很多投资者喜欢中证500的原因,因为这个指数给他们赚过钱。

其实我们投资指数基金也是享有指数成份股分红收益的,例如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涨幅为25.61%,易方达沪深300今年以来涨幅27.97%,超出的部分一些来源于打新,更多是成份股分红。

未来又会如何?

如果说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造就了2007年跨时代的牛市,现在过去已经十二年了,或许随着海外资金的进入以及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未来市场越来越成熟,也会走出像美国市场那样的慢牛。

根据某券商数据,目前A股市值中散户持仓占比30%,但是这个30%的持仓为市场贡献70%的交易量(散户的持仓占比降下来了,交易占比也降低下来)。换一个角度,是散户们养活了大部分券商,但是自己长期却没有赚钱,那么还不如买指数基金呢,对吧!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及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