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六大原理與寫作的結合

1、互惠原理

之前一個寫作老師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就說,她是寫作群裡活躍的那一個,經常給別的小夥伴評論、點贊、相互點評,所以得到的機會比別人多一些。

聽完之後我反思了自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還算一個能言善辯的人,但有時候在網絡上,反而會不願說話。

這一點,在寫作領域,也是很重要。你多在別人的文章下評論,才能換來相應的評論和建議,反之,如果你單純的埋頭苦寫也是可以的,但與其他寫手的互動自然也是減少。

《影響力》六大原理與寫作的結合

2、承諾一致

這裡我說兩小點:

這一個原理可以用來推薦作家的書,要先把這個作家的讀者群把握住了,保持言行一致。

我一個寫作朋友經常提到張愛玲和納博科夫,一次兩次我知道她喜歡這兩個作家,但三次四次之後,我就真的去下單了張愛玲的幾本書和納博科夫的“文學講稿三種”以及短篇集了,這大概是一種被“種草”吧。

另外,說一下另一個領域我感受到的“承諾一致”。

有一個微博博主,她是信教的,雖然我不信任何教,可我卻有一種要被她洗腦傳教的感覺了……

關注她是一個小意外,她的微博分享教會里的點點滴滴,真正被她吸粉是她去年結婚的一個視頻,從頭到尾都是她和先生兩個人操辦,連婚紗都是簡單的白棉布製成。

婚後,她就開了一個話題#湯先生和我的日常#,簡簡單單,卻處處充滿著愛,正如她常說的一句話:LOVE COVERETH ALL SINS.愛能覆蓋一切。

所以啊,她開了淘寶店後,我一個非教徒都下單了好多東西……甚至十字架耳釘,真的是被她的言行一致深深打動。

(微博:李維斯)

《影響力》六大原理與寫作的結合

3、權威法則

這裡的權威,在寫作裡,我們經常運用。

在寫觀點文的時候,會經常引用一些名人名句,或是當下某個領域拔尖人物的言論。

就好像一個觀點,你自己又是講故事又是分析,但不如一個權威的句子來的徹底。

4、社會認同

這一點在《影響力》這本書裡是“從眾原理”。

我們在買書前,會在豆瓣上閒逛,也會看這本書有多少人看過,大家都是什麼評價,甚至有時候一個評價就會決定我是要去買還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寫的文體是書評或是影評,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將大眾普遍對這本書、這部電影的優質評價簡述一下,這是一個心理機制,大多數讀者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就會先入為主認為這篇文章可以一看。

《影響力》六大原理與寫作的結合

5、喜好原則

這個原則,需要對比自己喜歡和討厭的書之間的不同點,以此來增加讀者的好感度。

當然,書中也提到了別的點,像我們很容易答應喜歡的人和認識人的請求,我覺得現在好多IP劇就是利用了這個原則,喜歡這本書的人,會去追劇,喜歡這個演員的人,會去買書。

比如說,有一次胡歌在節目中推薦了《浮生六記》這本書,其實我之前看過電子版的,但由於對胡歌好感十足,於是又去下單了一本《浮生六記》。

如果你以後有機會出版書了,可以找一些讀者好感度高的作者或其他領域的人,來為你寫序或者推薦語,這樣的效果也是十分喜人。

6、稀缺法則

這個原則常見於書單類、影單類文體。

我們常見一些推薦冷門好書或是冷門電影的文章,這對於正在書荒、影荒的人來說,簡直是天將“大餅”。

我個人很喜歡這類文章,比起推薦眾所周知的書籍和電影,陌生卻又高質量,更讓人心動。

《影響力》六大原理與寫作的結合

以上就是《影響力》這本書裡,六大原理與寫作領域的一個小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