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煙臺龍口靠海,海鮮少不了。印象裡的海鮮市場,總是吵吵鬧鬧的;每次爸媽去買海鮮,都是早上五點趕早,這樣買到的海鮮才是新鮮的;但是逛海鮮市場也需要碰運氣,因為有些海鮮比較金貴,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有,要看天氣也要看是不是有貨。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小時候喜歡吃海鮮,卻不喜歡逛海鮮市場:一方面人多,走起來擠不動;另一方面,賣海鮮的地方總是溼答答的,賣魚蝦的個個穿著防水鞋,身上專門套上髒衣服,省的弄髒了回去還要再洗一遍。初中每次放學回家,都要經過海鮮市場,那是我們當地最大的,每次騎自行車經過這,都要放慢速度,來買海鮮的人真是太多了,烏泱泱的一片:煙臺龍口人都愛吃海鮮,不逛海鮮市場,怎麼祭一祭五臟廟?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在大城市,菜市場是真網紅景點

沒有想到有一天,海鮮市場會成為網紅景點。大學去北京讀書,發現人人都對菜市場充滿了熱情,甚至電視節目也愛往裡面鑽。北京最出名的菜市場是三元里,經常看到老外講價,旁邊還常常有個攝像大哥,樂此不疲拍著海鮮,賣東西的也一點不怯場,毫無表演痕跡,卻生怕攝像頭露了她家的門牌號。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在秩序井然的大城市,菜市場是最為煙火氣的地方;有一陣工作強度大心中鬱結,但是逛起菜市場,看著水靈靈的蔬菜,再看看吐泡泡的大螃蟹,反倒舒坦了很多,被勾搭起了食慾,好像什麼煩心事都沒了,只想著把他們塞鍋裡。這才想起來古龍說的段子:“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原來菜市場,有著神奇的治癒力量。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故鄉的菜市場大變樣

這不,春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去逛菜市場,反常的行為,搞得爸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小時候髒髒的海鮮市場,早就不見了;現在統一遷移到了嘉元市場,開車還沒進門,就看到前面整整齊齊列著範圍區域ABCD,有賣菜的也有賣海鮮的。最有興趣的,當然是海鮮區了:賣海鮮的,依舊穿著髒衣服,戴著大套袖;不一樣的是,他們再也不用蹲地下了。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前面的臺子上都是一摞摞海鮮,乾淨整潔,大螃蟹養在水裡,悠閒吐著泡泡,也有爬蝦不安生的,直翻身;還有的魚,被從水裡拖出來晾在那裡,卻依舊不甘心的,使勁打滾翻個,從旁邊經過時,真是嚇了一大跳!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生猛海鮮多,吃貨挪不動腿

煙臺的海鮮本身就多,走一圈就像是在逛水族館,沒有重樣的。海蟶子海虹都是常見的食材,回去放鍋上煮一煮,那個鮮味就能撐起一桌子,如果怕腥,找點黃瓜或者菠菜涼拌,也很是美味。海蠣子在這邊堆成了山,堂姐看見了卻說,這個一看就不是當地的,本地才沒這麼大的呢!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爸媽看見海腸子很興奮,說真是難以見到,一聽六十塊一斤,趕緊下手。現在海腸子真是越來越貴了,別看它不好看,但是煙臺龍口人都知道它鮮,加上韭菜炒一炒,夠回味一晚上的。原來海腸子可是可以磨成粉,直接當調料的。旁邊的大叔手裡拿著剪刀,在修建海腸子,因為它兩頭帶刺,吃起來扎嘴。不過常見的海腸子是粉紅色的,他手裡的卻是黑色的,這種更為罕見,味道更好價格卻更貴。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海鮮區還有乾貨區,可惜熱量都太高了,對它們實在提不起興趣。整個海鮮區走上一圈,需要15分鐘,寬敞整潔,佈置清晰,沒了過去亂作一團的樣子,想怎麼看就怎麼看,逛起來也十分舒適了。臨走的時候,又去蔬菜區買了點蘑菇,這邊都是批發價,人家還嫌棄我們買得少。如果你是吃貨,去煙臺龍口,卻不像受餐館的束縛,不如去市場逛一逛,買一點回去自己做,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煙臺旅行想吃海鮮,就去逛這個市場,走一圈海鮮不重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