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飄過四十三年

《前世今生》《人民軍隊忠於黨》《滄海一聲笑》《桃花紅 杏花白》《拔根蘆柴花》《長江之歌》《萬水千山總是情》《美麗草原我的家》《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採茶舞曲》《我和我的祖國》《又唱瀏陽河》《雪山阿佳》《茉莉花》《北京有個金太陽》《花兒與少年》《毛主席派人來》《賽馬》《牧民新歌》《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

冬日某一下午,我感覺身心俱佳,於是抱著22斤的手風琴,在一個半小時間內拉完這20首曲目,汗溼衣衫,好似跑了幾公里,累並快樂著。

回想練琴、封琴、再練琴的漫長過程及收穫,我心裡還是感慨萬分。

1976年,為了打發那段失落鬱悶的時光,在宣傳隊解散後,我借來閒置的手風琴,憑著一本書,憑著宣傳隊手風琴手王哥的啟蒙和指導,憑著冬天熱水泡手和夏日脖子扎毛巾的階段性苦練,二十好幾的我,又有了一門新的愛好。

從1976——1988的12年間,練琴算是比較經常,最佳狀態是在宣傳隊樂隊濫竽充數。

1989——2015的25年間,由於各種原因,練琴基本中止。

2015年回國退休後,雖十二分不情願,但拗不過老伴“恩威並重”的強迫,我又抱起這個沉重的傢伙。

第一次練琴,不到半個小時,渾身痠痛,大汗淋漓,最丟人的是音不成音、調不成調,手指頭僵硬得像鐵篦子,頓時羞愧難當,興趣索然。

每當我想打退堂鼓的時候,老伴的“恩威並重”都會及時出現,那嚴厲的眼神,那溫柔的鼓勵,讓人不得不咬牙堅持。

幸虧老伴的高瞻遠矚和“恩威並重”,才讓我沒有放棄。

不出遠門的時候,每週基本能保持5個小時左右的練習。經過近4年的的恢復,軀體痠痛減少了,手指靈活了,琴聲好聽了,最關鍵的是又撿回一門樂趣,老年生活更豐富、心情更愉悅。

能在奔七的時間段重拾擱置了25年的愛好,技巧和熟練程度甚至強過年輕力壯的時代,這於我而言,自然是一件極度舒適的事兒。

記得年輕時候,我曾請教過一個專業老師,他聽我拉了兩首曲子後婉轉地說:“要是想走專業之路,必須重新正規學習,如果只是業餘玩玩,保持下去就可以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我這“三把刀”的業餘琴技,自然登不了大雅之堂,至多就是一業餘愛好,或算是有利於身心健康一種鍛鍊方法。

在夕陽歲月的閒暇之餘,能陶醉在琴聲中,圖的就是自娛自樂,興許還能延緩老年痴呆呢。

走著瞧吧,看看75歲的我,還能否抱得動這個重傢伙;看看這琴聲,能否飄過五十年。


琴聲飄過四十三年


琴聲飄過四十三年


琴聲飄過四十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