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看完这个短片,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都爱孩子,可以给他们全部的爱,但是切忌,这个爱要把握好度,不要成为溺爱。

《巨婴》看完这个短片,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前言:《巨婴》是一部2017年上映的动画短片电影,片长仅有7分56秒。该片主要描述三口之家,父亲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母亲对于儿子的任何要求都会极力满足,儿子在母亲无所不至、事无巨细的溺爱下渐渐长大成人。

后来父亲出车祸不在了,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了,日子很难过下去,母亲靠着卖家具的钱维持生活,最后因为孩子喜欢上一个VR眼镜,母亲割了自己的一个肾换来了钱,母亲却死了,孩子因为肚子饿了,喊母亲没人应,自己就到处找吃的,却没有找到,最后跑到母亲身边,钻进母亲的肚子里。

虽然这部动画小短片仅几分钟时长,但极具教育意义, 是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溺子如杀子;短片极其极端的展示了父母溺爱子女的一面,最后掏出的肾令人咂舌。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最终丧失了自理能力,这一切又怎能不怪父母呢?

今天我就从溺爱以及溺爱的危害这两个角度分析巨婴这个短片,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这个电影来谈谈我对如何教育孩子的几点思考。

《巨婴》看完这个短片,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01作为父母,给的爱要适度,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毫无教育,最终会害了孩子

短片开头给我们展示的是,母亲为已是中年的儿子穿衣,喂饭,刮胡子,儿子却一直拿着游戏机打游戏,只会以命令的口吻吆呼母亲为自己服务,一点也没有感激之情,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生活。

儿子如小时一样看到电视里的VR眼镜,就要求母亲买 ,母亲拿着废旧品换得几分钱,哀叹无奈,未得以满足的儿子怒气冲冲,咬牙切齿。母亲回忆起儿子的童年时期,第一次看到电视里的玩具,她拿起电话,玩具就快递到家了,后来儿子要求什么,她都一一满足,而父亲一言不发,只管掏钱。回到现实中,母亲唱起了儿歌,想安抚儿子,未能如愿,反而更加激怒儿子,最后母亲拿下了自己的一个肾给儿子,儿子非常开心的拿着肾出去换了钱,买了喜欢的眼镜,开心的玩着游戏。短片中的父亲,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一直在掏钱中,对于儿子的事情,从不过问。

此刻,看到这里,我在想,现在的这些习惯都是父母给养成的,母亲一味的满足,从不教育,应该说教育的很失败。事无巨细,无所不至,把孩子看的过重,以至于生怕受到一丁点伤害,一点挫折,犯了错也从不教育不加以引导,最终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巨婴》看完这个短片,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02孩子在溺爱下成长,会变的自私,甚至丧失自理能力

在短片里,对于父母所做的一切,儿子都是以命令的口吻吆呼母亲为自己服务,没有一点感激之情。父亲出车祸去世,儿子并未表现出一丁点伤心,还是沉浸在游戏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家里唯一经济来源断了,生活变得拮据,母亲也老了,拖着年迈的身子,推着废旧品拿去卖,儿子毫无关心,只沉浸于自我快乐之中。因喜欢一个眼镜,没有得到满足而迁怒母亲,最后母亲拿下了自己的一个肾给儿子,儿子得到暂时的满足,继续沉浸于自己快乐之中。

最后儿子饿了,喊着母亲,到处也没有找到吃的,而此时母亲趴在沙发上再也没有起来过,最后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子又钻回了母亲的肚子里。

该短片虽然很夸张,但是很现实,现在生活中,很多的人都溺爱孩子,让孩子成为了巨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妈宝男,总之作为父母,要教育好孩子,不能一味的满足,什么事情都代办了,这样会让孩子丧失自理能力,在社会上无法存活。

《巨婴》看完这个短片,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03基于《巨婴》短片中的遭遇,谈谈关于溺爱的几点思考

短片中是三口之家,父亲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母亲对于儿子的任何要求都会极力满足,儿子在母亲无所不至、事无巨细的溺爱下渐渐长大成人。

我现在也是一个妈妈,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身边人都说我太惯着她了,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如何去教育好她,一不满足她的要求就耍赖,我就想揍她,又担心她心里会受伤,以后也会用暴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在学习进步中。对于溺爱有以下几点思考:

1、溺爱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我们爱孩子是件好事,但是过度的爱很可能会变成溺爱,溺爱属于是家长对子女一种畸形的爱,也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爱。

容易变的自私;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儿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

上次就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妈妈拿零钱的时候不小心挡住了玩游戏的孩子,然后孩子就拳打脚踢的打他的妈妈,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真的挺替这个妈妈难过,可能平时从小孩子就是这样,不满足他的要求,就会发脾气,长大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所以还是从小教育好。

失去独立自主能力;有调查指出,溺爱型家庭的幼儿比严厉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的幼儿更易发生感统失调。因为照顾者(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总是怕孩子受伤、受欺负长期搂抱式保护,剥夺所有孩子能够独立自主的机会,长期下来孩子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巨婴》看完这个短片,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2、给孩子适度的爱,拒绝溺爱,我们该如何做呢?

不要轻易满足要求;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慢慢的去引导他。

避免隔代溺爱;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刚开始,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扔东西,当发现无人理他时,孩子就会有些恐慌,哭闹就会减弱,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我觉得我家小孩非常吃这套。你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巨婴》看完这个短片,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希望将一切美好的都给孩子,但是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去爱孩子。

作者简介:邂逅春天,90后全职宝妈,分享身边事,传播正能量,用文字记录美好的生活,喜欢我就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