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格丹諾維奇:小球時代獲利者,在國王處境尷尬,合同年前景光明


波格丹諾維奇:小球時代獲利者,在國王處境尷尬,合同年前景光明

去年夏天的籃球世界盃上,有好幾位球員的發揮讓人印象印刻,既有阿根廷傳奇小後衛坎帕佐,也有法國雙星戈貝爾和富尼耶,還有就是塞爾維亞的神射手波格丹諾維奇。雖然坐擁豪華陣容的塞爾維亞爆冷被擋在了半決賽大門外,但波格丹諾維奇的發揮可謂神勇。

在擊敗美國的比賽中,波格丹諾維奇出場31分鐘,17中10砍下全場最高的28分4籃板6助攻,成為球隊獲勝的首功之臣。他也是去年世界盃第一位達到5場得分20+的球員,而且是拿到20(分)+5(助攻)次數第二多的球員,僅次於德國後衛施羅德。

如此亮眼的表現怎能不受到關注。但實際上波格丹諾維奇早已在歐洲戰場成名,踏上NBA加盟國王之後他也有不錯的發揮。只可惜在沃頓平均主義的籃球理念下波格丹的地位受到了壓制,但即將迎來合同年的他,會成為自由市場上的搶手貨。

小球時代獲利者:NBA路途坎坷,意外趕上最好的時代

波格丹諾維奇:小球時代獲利者,在國王處境尷尬,合同年前景光明

波格丹諾維奇的NBA之路還是有些坎坷的。2014年夏天,他在首輪第27位被太陽選中,但隨後被管理層放棄。這也是很多歐洲球員會遭遇的經歷,在首輪末被選中,卻被球隊晾在一邊拿不到合同,只能默默回到歐洲賽場繼續錘鍊。

於是波格丹諾維奇和土耳其費內巴切烏爾克隊簽下一紙4年長約,在16-17賽季率隊奪取歐洲聯賽冠軍,並獲得了土耳其聯賽MVP稱號。

亮眼的表現讓他再次受到了大洋彼岸的關注,這一次是國王。國王給了他3年2700萬美元的大合同,讓波格丹諾維奇一躍成為歷史上最貴的“新秀”。不得不說,波格丹諾維奇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以他的技術特點,在小球時代可謂如魚得水。

波格丹諾維奇身高1.98米,體重100公斤,司職後衛,得分能力尤為突出。在個人終結方面,偏向於外線遠投,投射能力極強,堪稱無死角射手。

17-18賽季是波格達諾維奇的NBA處子賽季,同樣也是聯盟從成立到當時三分投射最瘋狂的一個賽季。02-03賽季,聯盟所有球隊加起來投進了34912記三分球,而17-18賽季,這個數字變為71339記,翻了兩倍還不止,小球時代已經來臨

。那一年火箭複製勇士小球陣容轟下65勝17負的聯盟第一戰績,而國王也逐漸跟上了小球潮流,波格丹諾維奇的優勢被無限放大。

新秀賽季,波格丹諾維奇場均出戰27.9分鐘,得到11.8分2.9籃板3.3助攻,其中場均投進1.7記三分球,命中率高達39.7%,迅速成為球隊外線僅次於希爾德的最重要三分投射點。

波格丹諾維奇完全符合小球時代對外線球員的要求,是不佔用過多球權的“冷血殺手”,接球出手的三分是他的標誌進攻手段,新秀賽季他只用了19%的使用率就奉上了高效率的答卷,這正是小球時代各支球隊最喜歡的球員。

與此同時,波格丹諾維奇的三分投射日漸成為他武器庫裡最犀利的手段。18-19賽季,場均14.1分,命中1.9記三分球;本賽季,場均14.5分,命中2.6記三分球(聯盟第26位)。近兩個賽季使用率都在22%左右,在場均出手維持在12次上下的情況下,波格丹的場均三分出手從上賽季的5.3次提升至本賽季的7.2次,愈加成為球隊外線不可或缺的得分點。

處境尷尬:“大材小用”,被希爾德壓制

波格丹諾維奇:小球時代獲利者,在國王處境尷尬,合同年前景光明

在崇尚平均主義的沃頓手底下打球,對波格丹諾維奇來說,看上去不是件好事。一個有趣的事情是,賽季前半段波格丹諾維奇被放在替補的時候,國王的戰績是15勝29負,而當沃頓作出調整把波格丹提上首發、讓希爾德當替補的時候,國王的戰績是13勝7負,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雖然其中不乏傷病因素影響,但波格丹諾維奇對球隊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但即便是這樣,國王也沒能給波格丹諾維奇充分的空間去發揮,他在球隊的定位非常尷尬。要說核心,人們談論的都是福克斯、希爾德之流,但要說起實際表現,波格丹諾維奇的效率可一點都不低。處在“大材小用”的尷尬局面下,波格丹諾維奇的生存空間被壓制。

波格丹諾維奇:小球時代獲利者,在國王處境尷尬,合同年前景光明

首先在進攻地位上。受沃頓平均主義的影響,國王有9名球員場均出場時間超過20分鐘,比兵多將廣的西部第二快船(8名球員)還要多。

其中有5位球員的場均出手次數超過10次,最多的是希爾德(場均出手16.6次),其次是福克斯(15.4次),巴格利(12.8次)和波格丹諾維奇(12.1次)分列三四位,巴恩斯(11.1次)排在第五。更尷尬的是,國王的進攻沒有因為得分點多而好到哪裡去,反而因得分點過於分散,形不成一個高效的得分體系,他們場均進攻效率109,僅排名聯盟第19位。

這種分配體制下,即便有能力超強的球員,也會被壓制住,迫不得已將出手權分享給其他隊友。波格丹諾維奇即便是球隊外線最重要的火力點之一,也不享有高人一等的球隊地位。從投籃熱圖可以看到,波格丹諾維奇在所有區域的投射水準都在聯盟平均水準甚至以上,沒有一塊盲區。這樣全能的得分手沒有被充分利用。

第二在使用率上,波格丹諾維奇的使用率是22%,排在球隊第五位。球隊最高的是後衛福克斯(28.7%),隨後是希爾德(26.1%)、巴格利(24.8%),連中途被交易過來的賈巴里帕克(23.4%)都比波格丹諾維奇的使用率要高。雖說波格丹在以往是不佔球權的射手,但他在進攻端完全被用成了純射手,這是球隊的損失。

從出場時間到出手次數再到使用率,波格丹諾維奇都被同隊幾位年輕人牢牢壓制著,在國王的平均主義體系中他被用成了定點投手,但實際上他還有很多武器可以幫助球隊。和波格丹諾維奇在位置上最重疊的應當是希爾德,希爾德的出場時間遠高於波格丹,但實際上在很多方面波格丹的表現都更好,但卻沒有太多機會。

波格丹諾維奇:小球時代獲利者,在國王處境尷尬,合同年前景光明

兩人相同點是,都以外線投射為主要終結手段。希爾德比起波格丹諾維奇,更偏向純射手的角色,本賽季他場均16.6次出手中9.7次都是三分出手,場均命中3.8記三分球(聯盟第3),一共命中244記三分球,僅次於哈登,是聯盟第二。希爾德作為球隊產量最高的三分投射點,享有著球隊最多的出手權,同為射手的波格丹諾維奇在特點重疊的情況下,出手次數被削弱。

但波格丹諾維奇相比希爾德,防守表現更加出色。波格丹諾維奇在身高上比希爾德要高5釐米,讓他在面對一些高後衛的時候沒那麼吃虧,雖然絕對運動能力不是很出色,但常年在歐洲打球的經歷讓波格丹諾維奇打球變得更加聰明,很少有莽撞失位的情況。本賽季波格丹諾維奇的防守效率是107.2,排在聯盟第154位,而希爾德防守效率慘不忍睹,110.6,排在聯盟第242位。兩人都是攻強守弱的球員,但希爾德在防守這方面顯然是個漏勺。

且波格丹諾維奇有梳理球隊進攻的潛力,而希爾德功能更單一。作為歐洲球員,波格丹諾維奇顯然有著更高的球商和大局觀,他在進攻端不僅是一名射手,且有著出色的組織能力。

在場均出場時間28.5分鐘的情況下,波格丹諾維奇場均送出3.2次助攻,助攻率達到22%,排在聯盟第57位,而希爾德在場均出場32分鐘的情況下場均助攻只有3.1次,助攻率僅14.6%,排在聯盟第119位。波格丹諾維奇在場上的時候,球隊進攻更加流暢,這也是後期沃頓把他提上首發之後,球隊戰績飛速提升的原因。相比之下,希爾德發揮的功能就太單一,只能給予外線火力援助。

不過從球隊地位來看,希爾德與福克斯是球隊外線建隊核心,而波格丹諾維奇更像一位輔助手。由於希爾德的起點更高(首輪6號秀),比賽經驗更豐富,球隊已經和他簽下了4年9400萬美元的續約合同,這讓波格丹諾維奇的位置更加尷尬。繼續在國王待下去,“大材小用”的局面也會持續下去。

結語:前景一片光明,自由市場香餑餑

波格丹諾維奇:小球時代獲利者,在國王處境尷尬,合同年前景光明

對於波格丹諾維奇來說,有一點需要提高的是他的防守能力。即便本賽季表現強於希爾德,但連續三個賽季波格丹的防守效率都是113,即在進攻能力穩步提升的同時,防守卻穩步不前。這也是當今聯盟小球時代外線球員的必修課,要想在球隊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三分和防守一定要逐步精進,波格丹諾維奇作為一名初進聯盟就受到三分時代愛戴的球員,理應順應趨勢繼續完成進化。

與國王三年合約即將在今年夏天到期,這樣一位有全能戰士潛力的神射手,一定會受到自由市場的青睞。雖然現在NBA停擺讓聯盟工資帽小幅下降,對各支球隊薪資空間也有一定影響,但對於波格丹諾維奇來說,即便國王不留下他,他也會在自由市場上被多支球隊哄搶。

尤其是一些有爭冠希望的球隊,十分需要外線火炮手,比如湖人、雄鹿等。湖人曾在去年休賽期傳出與波格丹諾維奇的交易流言,當時庫茲馬成為了交易籌碼,不過最後交易沒有達成,但也側面說明波格丹諾維奇確實是三分時代的搶手貨。總之,在國王波格丹諾維奇沒得到足夠的展示機會,未來他或許會成為其他球隊的重要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