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東北旅遊,這5種民間藝術一定不要錯過,都是經典

民間文化藝術起源於民間,紮根于山水。這些文藝形式成為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這些民間文化藝術,或已家喻戶曉,或任養在深閨人未識,它們到底有何特殊之處?這5種民間藝術一定不要錯過

1、海城喇叭戲

來東北旅遊,這5種民間藝術一定不要錯過,都是經典

海城喇叭戲,是以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以當地語言聲韻,民歌格調為基礎,吸收柳腔耍孩兒,義腔等外來腔和民歌、秧歌等融匯發展形成的民間喇叭戲聲腔,屬於柳子聲腔體系。

  據1981年9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戲曲曲藝詞典》(183頁)(海城喇叭戲)條目刊載:流行於遼寧海城的喇叭戲,淵源於山西省雁門關外的民間小戲"耍孩兒",清乾隆年間傳入海城牛莊時,被稱為柳腔喇叭戲。道光年間,牛莊的秧歌會也加以演唱,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有較大的變化,但大都是季節性演出。春節期間或廟會時演出尤多。主要唱腔有"咳咳腔"、"苦五孩"、"打棗調"、"娃子調"等一部分與二人轉曲調相同,傳統劇目以民間生活小戲為主。對喇叭戲的溯源,當然還有其它一些論證:有的說,大約於清乾隆年間,由山西商人經海路傳人牛莊的;有的說,其老家在山西與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帶;也有的說,是從雁北和圻縣專區一帶的民間小戲都能尋覓到它的淵源。

2、東北大鼓

來東北旅遊,這5種民間藝術一定不要錯過,都是經典

東北大鼓是主要流行於我國東北即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於瀋陽,而瀋陽於清末曾設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稱。民國十八年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後,又曾稱作“遼寧大鼓”。東北大鼓約形成於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絃自行伴奏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擊節,也叫“弦子書”。後發展成一人自擊書鼓和簡板演,另有人操大三絃等專司伴奏,說唱表演採用東北方音。

3、葫蘆島葫蘆烙畫

來東北旅遊,這5種民間藝術一定不要錯過,都是經典

葫蘆諧音福祿,千百年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葫蘆烙畫又稱葫蘆燙畫,是以造型獨特的葫蘆植物為原料,採用傳統手工工藝製作,集繪畫、書法和烙印於一身的葫蘆工藝品。其藝術創作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不僅具有中國畫的民族藝術風格,又有西畫的寫實效果。

在葫蘆島市,葫蘆文化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濱城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依託葫蘆文化迅速發展起來的葫蘆烙畫,也成為葫蘆島市的一個特殊文化產業,包括烙畫葫蘆在內的各種葫蘆工藝品享譽國內外。2010年9月,曾作為遼寧省工藝品優秀代表的葫蘆島市烙畫葫蘆、彩繪葫蘆和針刺葫蘆參展上海世博會,大放異彩,令中外遊客愛不釋手。

4、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

來東北旅遊,這5種民間藝術一定不要錯過,都是經典

流傳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的朝鮮族乞粒舞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祈求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原是農樂舞的一種,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形成融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一體的舞蹈。

乞粒舞有著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受傳統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農民群體舞蹈的典型代表。

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如作周(一週歲生日)、回甲(六十大壽)、回婚(結婚60週年紀念日)或婚禮、店鋪開張、建造和修繕廟宇時,村裡老人都會牽頭,組織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過家族傳承。

5、東北二人轉

來東北旅遊,這5種民間藝術一定不要錯過,都是經典

二人轉是一種廣有影響的曲藝唱曲形式,因表演時載歌載舞、曲舞相襯,故舊名“蹦蹦”,主要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用東北方音說唱表演,一般認為約在清代中期由東北大秧歌與關內傳來的蓮花落融合而成。它在發展中廣泛吸收東北民歌、太平鼓、東北大鼓等姊妹藝術的音樂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調異常豐富。

以上5大民間藝術,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珍貴的藝術瑰寶。它們凸顯出“中國範兒”,不僅廣受國際友人的歡迎,也在中國人民的世代傳承之下,不斷髮揮出新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