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帶飯的上班族,失去了什麼?

欄目:自由職業報告


大家好,我是【自由職業】探索者綿綿君,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綿綿小築”,全文約2800字,閱讀約需5分鐘。


自由職業最大的敵人可能是“不確定”。

至少對於剛開始自由職業的我來說,不確定性太多,包括業務、收入,甚至寫什麼我都不能確定。

我能確定的,是哪些錢沒必要花。

首當其衝是交通,之前租的工位太遠,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和交通費太多,所以最近我搬到了家附近的創意孵化器工作。為了省錢,我還過上了帶飯盒“上班”的日子。

本來,帶飯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省錢、省心,還吃得健康。

但是我最近突然發現,開始帶飯之後,“自由職業”離我越來越遠了。

飯盒,是上班族的“小確幸”,卻是自由職業的“小確喪”。

為什麼?

那些帶飯的上班族,失去了什麼?

01

飯盒與自由


你有沒有想過,飯盒其實是“安穩”、“舒適”的象徵?

回想一下,那些帶飯上班的同事,上班場景是不是這樣的:

早上一般不會遲到,快到午休時間,就會把飯盒拿過去微波爐排隊。

吃飯時,和其他帶飯的同事圍坐在一起,經常互相分享飯菜,吃了還要禮貌地誇幾句“你很會做飯啊”或“你家人做的菜太好吃了吧”。

吃完洗碗,散步就不必了,趕緊把行軍床搬出來,躺下睡吧。

下班了,趕緊走吧,要去買菜做飯。

……

很有時間觀念,很nice,很會過日子……這也是我以前的生活。


那些帶飯的上班族,失去了什麼?

安穩沒什麼不好,只是對於想搞創作的人來說,安穩就是慢性毒藥。

前天聽了《驅動力》作者丹尼爾•平克的演講,他提到一種名為ROWE的工作模式,即讓員工自由支配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只以成果作為業績評判標準。

在ROWE中,人們沒有日程表,他們想來就來,他們不需要在特定時間到公司,他們只需要把工作完成,怎麼做、何時做、在哪裡做,都取決於他們自己,甚至連開會都是選擇性的。

聽起來很顛覆,很理想化對吧?實際上,ROWE已經被很多北美公司應用,例如BestBuy,而且大大提高了公司生產力和員工滿意度。

搬過來石溪後,工作反而沒有在大學城那邊快樂了,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

直到前天聽到這個演講,我才知道,一個飯盒、一張桌子,把我困在了一個小小的空間裡。

我需要的也是ROWE,而不是租一個工位,早九晚六,假裝在上班。

我應該像個遊牧民族一樣,想看書時去咖啡店,想觀察別人時去街上逛,想思考時找個人少安靜的地方待著,想運動時換上裝備就動起來……24小時,隨時,隨地都可以工作。


02

手機與深度工作


不久之前,我在頭條號發表過一篇文章《機會,不會留給3分鐘刷一次微信的人》,內容大概是說,總有很多人苦惱自己沒有特長,卻不去看看把時間花在了哪裡。

蘋果公司在2016年時公佈過一個數據:

iPhone用戶平均每天解鎖手機80次。

解鎖80次,什麼意思?這意味著我們每天被手機打斷80次。那還是2016年的時候,現在估計更嚴重了。


所以,沒有特長,很正常吧。


那些帶飯的上班族,失去了什麼?

《深度工作》一書說,1922年,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靠近蘇黎世湖的一個小村莊,搭建了一個兩層樓的石頭房子,作為自己的私人辦公室。

“在休息室時,我可以獨處。”榮格這樣評述這個房間,“我隨時都帶著鑰匙;沒有我的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入這個房間。”

很多人以為榮格隱居村莊,是為了逃離職業生活,其實他是為了職業發展。

因為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能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也是深度工作(Deep Work)的定義。

深度工作,對從事創作的人來說特別重要。

遠的不說,伍迪·艾倫在1969~2013年間,編寫並導演了44部電影,獲得23項奧斯卡提名,這段時間艾倫一直沒有電腦,所有寫作都是用一臺手動打字機完成的。《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在寫小說期間,遠離社交媒體,一年半隻發了一條推特。


那些帶飯的上班族,失去了什麼?


為什麼會這麼感慨?因為我就是那個3分鐘刷一次微信的人,一邊為自己無法集中精神做事而懊惱,一邊又忍不住一次次打開那個閃爍的微信圖標。

在大學城那2個月,我經常離開辦公室,在樓下找個地方思考,想到什麼就對著訊飛語記說,說完回去改改就是一篇稿……那個時候腦子特別好使,熱情特別高漲。

自從帶飯盒後,我找不到理由離開辦公室,離開電腦、手機、所有干擾我的社交網絡(飯盒內心OS:反正都是我的錯-_-|||)……所以就算擁有一個小小的工位,我距離深度工作還有十萬八千里遠。


03

寫作與溫飽


前幾天和兩個老同事吃飯,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跟我感嘆:今年經濟太不景氣了。

其中一個同事在某大型電商平臺工作,據他說,他所在的部門今年裁員近100人。另一個同事在一家大公司上班,雙11後,遇到了各種勸退的騷操作。

還有一個在上海的同學,離職前薪資已經破萬了,離職後找工作,同樣崗位再也找不到過萬薪資的,很多都降到了7-8K。

前段時間一個在深圳工作的朋友也和我說,她在一家新媒體公司做編輯助理,薪資只有4K,每天還要超長待機,受不了裸辭了。

……

脫離正兒八經上班的日子3個月了,如果不是同事朋友們說起,我真不知道現在就業這麼難。從2016年起,每年都有人說“今年是寒冬”,可是每一年都這麼走過來了。

在這種艱難的時候,悲觀也沒什麼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一種被市場需要,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有價值的能力或產品。

拿寫作來說,這項能力就是講故事的能力。

今天聽紀錄片《人間世》的導演秦博說,講故事會成為21世紀最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無獨有偶,之前在公眾號@筆記俠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如何去表述一個有感染力的故事,是今天非常稀缺的技能。

那些帶飯的上班族,失去了什麼?

最近我在上一個頭條寫作課,有老師說,頭條偏愛乾貨,文章如果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結構去寫,“怎麼辦”部分字數最好超過50%。

我本來特別不喜歡也不擅長寫乾貨文,為了早點出成績,這段時間我都在逼自己寫乾貨,不過,可能因為看書和實踐太少,我寫的乾貨都不夠幹。

寫了差不多2周,目前發表了5篇文章,剛拿到了頭條的原創標,稿費還沒賺到,閱讀收益只有1毛錢。

沒收益其實還好,最讓我難受的是寫那些文章花了那麼多時間,放在頭條上閱讀量極低,而且沒有任何人和我互動,發到公眾號又不太合適。這種人格分裂式的寫作,讓我痛苦,因為我是衝著頭條號的“獎賞”去寫的,而不是發自內心地想表達。

前幾天在《人生模式》一書看到一個觀點:獎賞會傷人。

我一直以為獎賞,例如金錢、表揚、獎品、排行榜等驅使我們努力,結果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們通過很多實驗得出結論:外部動機對規則的、短期的目標有效,對模糊的、需要創造力的長期目標,無效,而且是傷害。

真正能驅使一個人持續進步的,是內在動機,也就是我們說的“內驅力”。

寫作,如果是為了錢,很快就會寫不下去,從心出發,才能持續。

我逼自己寫成長乾貨,其實我最喜歡看的公眾號是@和毛利午餐,寫的是家長裡短,看到的卻是人生百態。不需要告訴讀者答案,他們會有自己的理解。

一個成熟的成年人,要乾貨就看書、培訓、實踐。閱讀和收藏一篇5000字的乾貨文,真的能幫上忙嗎?


04

結語

絮絮叨叨,寫了一堆。

我剛上寫作課那會,有人跟我說,不要總寫“我”,頭條不太喜歡寫個人經歷的文章。於是我慢慢學會了從文章裡去掉“我”,但卻越來越感受不到自己的真誠。

每個人存在世上,唯一和別人不同的就是個人經歷,以及由此帶來的思考。不寫“我”,那寫啥?寫作如果沒有快樂,繼續還有什麼意義?

張愛玲在《赤地之戀》裡寫:真誠是通往真誠的唯一路徑。

我要真誠、快樂地寫下去。

那些帶飯的上班族,失去了什麼?

作者:綿綿君,8年職場經歷,2019年裸辭進入中年人聞風喪膽的“空窗期”,一邊看書,一邊寫作,一邊尋找工作機會。我想借頭條號這個平臺,和大家分享關於30歲+女性的思考和經歷,和大家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