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歷史是上帝手中的一副牌,上帝清醒時,按常規出牌;迷糊或調皮時,則會把牌打得變幻莫測、異象疊出。

1918年9月28日,英國士兵坦迪手中一顆沒有擊發的子彈,挽救了一個人的生命,使整個人類20世紀的歷史因此忽然轉向。因為這個被救的人20年後,給整個世界帶來一場劫難,數以千萬計的生靈遭到塗炭——這個人就是希特勒

好玩的是,1940年5月24日,同樣是這個殺人惡魔希特勒,因為手中一張過時的地圖,使24萬英法聯軍免於滅頂之災;4年後僥倖逃過厄運的”幸運兒“,在諾曼底登陸重返歐洲戰場,參加了對德軍的反攻,再一次把歷史偏離的航道搬了過來。

難怪歌德曾經滿懷敬畏地把歷史稱作“上帝的神秘作坊”,有時這作坊會頃刻爆發出最具戲劇性的火花,偶然的一個人、某種物、一件事,便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一支軍隊的勝敗、一個國家的存亡……

從這個角度看,南宋詩人

陸游遇到他命運“剋星”——秦檜和南宋,也就不足為奇了。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陸游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生於亂世 立志驅虜

如果陸游活著,他老人家聽到我尊稱他為“詩人”,定會不高興。

請看他的詩作《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第三句“此身合是詩人未”,意思再明白不過,我這一生合該只是一個詩人嗎?問得很不服氣,含有不甘。

陸游不甘心當一詩人,那他的志向何在?

這需要穿越浩瀚歷史,回溯到900年前的兩宋之交,於史海波影裡,打撈陸游的出身與時代、家教與抱負、多舛命運與抗爭。

陸游(1125-1210) ,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於東京開封(今河南開封),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出生於江南名門望族、藏書世家。高祖陸軫身為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精通經學,撰寫典籍,官至尚書右丞; 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操,曾任京西路轉運副使。

由此可以看出,陸游起點很高,世代為官,重視經世治國和道德學問。

公元1125年10月17日,陸游的父親陸宰奉詔入朝述職,在回程的淮河船上,喜得貴子,應景兒取名為陸游。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陸游

陸游,肯定包含了長輩們陸路水路皆通暢的祝願,然而,當時誰也想不到陸游的命運,將隨大宋江山的飄搖以及奸臣的跋扈而載沉載浮、飄遊流棲。

就在陸游出生的這年冬天,金兵鐵蹄踏碎中原,2年後攻破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這就是岳飛《滿江紅》中所說的“靖康恥”。

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趙構在應天府登基即皇帝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改元建炎,史稱南宋。公元1129年閏八月,宋室南遷臨安即現在的杭州。

父親陸宰帶著家眷開始了遊亡生活。先是逃回老家山陰,後又因金兵南渡侵擾改奔東陽,這才逐步安定下來,時年陸游僅4歲。

出生於官宦之族、書香之家的陸游,本該是一路鮮花、滿目燃錦,但因為金軍的南侵、朝廷的偏安、家庭的遊離而過早品嚐到生活的顛沛和苦辛;特別是民族矛盾、家國不幸、百姓苦難,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磨滅的印記。

於是,生存圖強、雪恥復地、建功立業的種子在風雨時勢、國運式微、正統家教的土壤中潛滋暗長。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陸游《觀大散關圖有感》

馳騁疆場,驅除韃虜,立功報國,20歲時定下的志願,是陸游一生追逐的夢想,同時也是他一生的痛。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遭遇秦檜 科場失利

以夢為馬,報國趁年華——年輕的陸游心中肯定跳蕩著如此強勁音符。

然而,骨感的現實上來就給他當頭一棒!他和權臣秦檜遭遇上了。

陸游自幼聰慧過人,12歲就能寫詩作文,因長輩有功,被授予登仕郎之職。登仁郎是個什麼官?原來屬於文散官,正九品,36階。中國古代官員一般分九品十八級,九品是最末的一品,不用說陸游屬於人微言輕的那種。

要實現光復中原的宏大抱負,就得爭取到真正的“話語權”。考!

1153年,28歲的陸游進京參加鎖廳考試。“鎖廳試”類似於明清時期的鄉試,就是專門為宗室後裔、朝廷要員及那些高官的子弟舉行的一種科考。

可巧,秦檜的孫子秦壎[xūn]也將參加這次考試。在開考前,秦檜多次向主考官陳之茂暗示,要他錄秦壎為第一名。陳之茂為官正直,並且一向看不慣秦檜的營營苟苟,結果他公事公辦地將陸游錄為第一。

當時陳之茂批閱到陸游的答卷時,讚不絕口,青睞有加,當即判定為第一。為了照顧秦檜的面子,他還是將秦壎排名第二。但即使這樣,還是惹惱了秦檜,差一點被秦檜派上大罪。

第二年,陸游參加禮部考試,秦檜照樣為他孫子走後門,為了防止節外生枝,他乾脆指示主考官不得錄取陸游。結果陸游落選,鬱悶非常;從此又遭秦檜嫉恨,不停地給使絆子,所以仕途不暢。

正處於而立之年的陸游,就因為太有才,無意中擋了別人的道,遭人嫉恨,長時間志向不得伸,抱負不得展,人生價值難以實現。

白白耽誤了5年最美好的年華,秦檜終於死了。這下陸游會很快擁抱他的夢想了吧?然而事實是:“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陸游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朝廷軟弱 壯士嘆腕

1158年,秦檜病逝,陸游得以進入仕途。

初入仕途的陸游,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早已為南宋汪洋澤海所裹挾,只知道拼命划槳,奮力前衝,可怎麼也不能使小船靠岸。

先看當時的朝廷——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宋欽宗的弟弟。金兵南下的第三年1127年,徽、欽二帝被擄走,趙構趁此登上皇位,按理說他應該日思夜想收復失地救回父兄才是,可他卻貪戀皇位、坐享高樂,讓私心矇蔽住大義,不僅對收復失地救回二帝不感興趣,反而對主戰將臣疏遠迫害,採納投降派秦檜等人的主張,向金人割地、納貢、稱臣,以示求和,和五代時的“兒皇帝”石敬瑭有得一拼,甚至做出了殺害愛國名將岳飛的令人髮指的卑劣行徑。

難怪一位路過臨安的旅客,或說林外,或說林升,感於時風奢靡,國運危殆,憤然在牆壁上寫下《題臨安邸》一詩,以示諷刺: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南宋朝廷歌舞昇平圖

再看陸游的奮鬥目標:恢復中原,報效國家。

由此可以想見,陸游一生將要走過怎樣風雨如晦、泥濘坎坷之路!

陸游的仕途可用一個詞來概括:漂蓬流轉。陸游的努力可定義為:知其不可而為之。所以一路走來,既激昂慷慨,又憋屈鬱悶。

——初入仕途 革弊圖新

1158年,陸游先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不久被調入京都,任敕令所刪定官,負責修改審定律令事宜。

初出茅廬,血氣方剛,只知為國革除積弊,建言獻策,一張嘴不知道得罪多少人、多大的官。

比如,陸游應詔上策,提出“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應隨意封加王爵”,又進諫罷免楊存中,招來一片白眼;又針對高宗酷愛珍稀玩物的行為,進言“虧損聖德”,建議皇帝嚴於律己。試想苟且一隅、喜好玩樂的高宗,當時心裡是何等滋味?

——北伐獻策 被讒免官

1162年,宋孝宗趙昚[shèn]即位,任命陸游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 陸游因強硬上疏被貶為鎮江府通判。

1164年春,陸游在鎮江任上結識因北伐失利而被貶的張浚,獻策再次出師北伐,張浚對陸游“志在恢復”的愛國之心大加讚揚。四月,又進言東西兩府。之後又建議樞密使張燾除掉大臣曾覿、龍大淵。結果孝宗聞言,大怒,將陸游貶為建康府通判。第二年,有人向皇帝進言,說陸游“結交諫官、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朝廷立即罷免了陸游的官職。

一方是臣子志在恢復,一方是朝廷苟且偷安,最後吃虧的終究是勢單力薄的個人。陸游這次在家反省了4年。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陸游

—— 平戎之策 高光閃耀

1169年12月,朝廷徵召已賦閒四年的陸游,任為夔州通判,主管學事兼管內勸農事。看來朝廷也怕陸游了,這次讓你做個文化和農業方面的小官,看你還怎麼主戰抗金。

一門心思收復失地的陸游,總有機會效力北伐。

1171年,王炎任川、陝宣撫使,駐軍南鄭,他寫信給時年46歲的陸游,讓他到他幕府做幹辦公事,協助他辦理司內事務。

陸游得書很是高興 ,立即隻身前往。王炎知道陸游有文才武略,便委託他起草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戰略計劃。

陸游激動之餘,晝夜奮筆,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的《平戎策》,提出:“收復中原必須先取長安,取長安必須先取隴右;積蓄糧食、訓練士兵,有力量就進攻,沒力量就固守”。計劃遞上去以後,陸游信心滿滿,等待朝廷批覆。

在南鄭期間,他跟隨王炎常到駱谷口、仙人原、定軍山等前方據點和戰略要塞視察、防守,又時常騎馬渡過渭水,到大散關巡邏並且曾在此地與金兵發生過遭遇戰。

難怪他晚年的詩中有“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梁州的治所就是南鄭)”,又有“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詩句,讓人一讀,就能感覺出詩人騎馬戍邊、馳騁殺敵的沸騰熱血,這正是他一生中高光閃耀的日子。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如火如茶的軍戎生活,極為有利的軍事形勢,使陸游情不自禁地勾勒著“會看金鼓從天下,卻用關中作本根”的美好憧憬。

但好景不長,1172年10月,朝廷否決了《平戎策》,調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師北伐的計劃毀於一旦。

陸游無比感傷,面對著《平戎策》的草稿,面對著稿紙上汗漬,扼腕頓足,慨嘆不已。

當他騎驢從漢中回成都路上,舉首望見劍門關,辛酸無比,感慨良多,寫下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著名詩篇《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自此,陸游的仕途大多在劃圈,貶官——免官——賦閒——起用;陸游的日夜,“尚思為國戍輪臺”“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的理想,如大海一葉浮萍,浮沉飄搖,終不能上岸;陸游本人臨死前留下“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千古憾恨。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陸游細雨騎驢入劍門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騎馬”到“騎驢” 寫滿辛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其四)》

胸懷天下,馳騁疆場,建功立業,報效國家,是自古以來多少男兒的理想抱負。

與建立軍功,經世治國相比,吟詩作賦就常常被輕視。

楊雄:作文乃“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視寫詩作文為雕蟲小技;

曹植:“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頌為君子哉!”——有“七鬥之才”的曹植,他也看不起舞文弄墨;

韓愈:“餘事作詩人”——視吟詩作賦為業餘愛好、休閒娛樂。

帝王更是將文學與政治區分對待

《南史·恩倖傳》載,“武帝常雲:‘學士輩不堪經國,唯大讀書耳。經國,一劉系宗(劉系宗,南齊官吏)足矣。沈約、王融數百人,於事何用?’”可見齊武帝輕視文人、重視官吏的程度。

像紀曉嵐,也只是憑文學方面的才能立足,而在政事方面插不上嘴。

像李白,更是被作為御用文人,可有可無,進翰林院不足兩年,便遭排擠,賜金放還。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李白被賜金放還

正是由於中國傳統中有重視經國之才輕視文人的思想存在,又由於有“馬上得天下”的規律,使得“騎馬”和“騎驢”在詩文中有了明顯分野。

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仕途通達之人一般“騎馬”,吟詩作賦、到處遊學的貧寒之人一般“騎驢”。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曹植《白馬篇》

“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騎驢到京國,欲和薰風琴。”——韓愈《孟生詩》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平明跨驢出,未知適誰門”——杜甫《示從孫濟》

賈島說得更直白,“少年躍馬同心使,免得詩中道跨驢”,道出了心懷壯志的文人不願將主要精力放在作詩上的心理。

分析到這裡,回頭再看陸游從“上馬擊狂胡”到“細雨騎驢入劍門”,是否體會到一代愛國之士英雄情結難解、報國之志難伸的辛酸與無奈?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陸游的夢想


細雨騎驢入劍門:從“騎馬”到“騎驢”看陸游的悲欣人生

結語

《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功立業,然後是著書立說。德行是一輩子的事,建功立業要趁早,著書立說可往後放,三者是有等級次序之分的。

古代文人在青春年少時並不甘願作騎驢詩人,他們同樣渴望封侯萬里:

“匈奴今未滅,畫地取封侯”——楊炯《紫騮馬》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南園》

陸游一樣有著這樣的嚮往:“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陸游《訴衷情》)。

然而,世事弄人,人生的風雨、時代的疲軟,贈給陸游的是坎坷的仕途、失意的人生、婚姻的不幸,最終“一生襟抱未曾開”,有詩名而無功業,與李商隱、岑參、陶翰、杜甫、辛棄疾等,“都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細雨騎驢入劍門”,陸游的悲欣人生極具時代典型性。青春時的封侯之志、馬上功名日漸無望,一世英雄被閒置,在失落清貧中轉向文學創作,成為騎驢詩人。

從“騎馬”到“騎驢”,其中蘊含了多少苦辛,不僅折射出騎驢詩人共同的悲劇命運,同時也映照出他們被邊緣化後的傲岸不羈、自我調侃、隱忍堅毅的高貴形象。

難怪梁啟超為陸游點贊:“亙古男兒一放翁”!

1,鄒華《中國美學》

3,李開周《陸游的英雄夢》

我是竹茗煮雪,為您解讀有溫度的文字,歡迎關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