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閻良 發動產業“引擎” 助農脫貧增收


西安閻良 發動產業“引擎” 助農脫貧增收

閻良區新興街道設施農業大景

田間一棟棟大棚連接成片,棚內一株株蔬菜生機盎然。眼下正是閻良區新興街道萬畝早春蔬菜集中上市的季節。


西安閻良 發動產業“引擎” 助農脫貧增收

新興街道邰家村菜農史小軍在蔬菜大棚採摘辣椒

“這一棚有五畝地大,明天就能摘第一茬辣椒了,現在一斤能賣到4塊錢左右。”4月13日,閻良區新興街道邰家村村民史小軍在自家的蔬菜大棚裡喜不自勝地對記者說,他2019年通過種植20畝辣椒,收入了30萬,讓他一舉脫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這還多虧2017年政府免費幫我建了一個7畝地大的蔬菜大棚,又請來技術員幫我技術指導,讓我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去年我還新購置了一輛小貨運車,讓我幹起活來更省力。”史小軍一臉滿足地說。嚐到種植蔬菜帶來的甜頭,史小軍今年又種了12畝辣椒和8畝茄子,已經陸續上市,現在已經進賬幾千元。

“村上汪海成也是通過蔬菜種植脫貧的,去年家裡還蓋起了新房。”新興街道辦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根柱指著不遠處的一座新平房說。

西安閻良 發動產業“引擎” 助農脫貧增收

新興街道大棚菜景

“前面政府給我免費提供了5畝鋼架大棚,幫扶幹部又幫我申請了5萬元的無息貸款。2019年我種了10畝蔬菜,收入了9萬元,脫了貧。今年繼續好好幹,擴大種植規模,現在種有包括辣椒、甘藍、松花菜在內的20畝早春菜。目前,賣完8畝甘藍就已經收入了兩三萬元。”汪海成一邊收拾著180平米的新房一邊對記者高興地說。

“我們這兒的官路村大多為山東壽光移民後裔,上世紀80年代他們藉助壽光經驗率先種植大棚蔬菜,後來周邊村都逐漸開始種植。據估算,目前我們這裡60%的農戶都種菜,形成了很好的蔬菜種植產業集群。”王根柱坦言。

近年來,閻良區新興街道蔬菜種植產業優勢突顯,藉助產業發展優勢,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這已是新興街道走出的一條成功之路。

據瞭解,新興街道2020年早春菜面積有11000畝,主要品種有西葫蘆,茄子,辣椒,目前已經大量上市。2019年這裡的春秋蔬菜總產量為12萬噸,產值達4億元。從事設施蔬菜種植,向土地要效益,已成為這裡的群眾發家致富的一大“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