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随着获取资讯的方法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的女孩对健身等相关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后便开始一味地追求S形身材,“巴西臀”“维密腿”这些词张口就来,用得溜溜的。一些女孩身材明明偏瘦,在后面看有些小翘臀,但身体前面却挺着个小肚子。一些健身教练会告诉女孩子们,这叫“骨盆前倾”,对健康无益,搞不好还会腰酸背痛,小肚子也不好减下去。“骨盆前倾” 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世界,听起来挺吓人的。但事实上,你真的了解“骨盆前倾”吗?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有骨盆前倾体态的人,腰椎曲度往往是偏大的,也就是腰部看起来是往前顶的;有骨盆后倾体态的人,腰椎曲度会变小,甚至直接变直,也就是腰部看起来是平的,和背部的直板状态一样。

如果上面一段话有些抽象,那么大家可以把骨盆想象成一杯装了水的杯子。骨盆只有处在中立位的时候才是平衡的状态,当骨盆处于中立位的时候,这个杯子里的水才会稳稳当当的,不会洒出来。当骨盆前倾时,这个杯子向前倾斜,水会向前流出;骨盆后倾时,这个杯子向后倾斜,水会往后倒出。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虽然我们给大家解释骨盆前后倾到底是什么,但需要强调的是:骨盆本身的前倾与后倾并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因为我们在运动过程中骨盆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我们的一些动作本身就需要骨盆进行前后倾才能完成。但是如果是因为脊柱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比如腰椎曲度的明显变大或者变小),使骨盆看起来明显地向前倾斜或者向后倾斜,就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了。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这一节主要向大家说明一些可能会导致腰椎曲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骨盆出现前后倾的情况。

先从骨盆前倾说起。

常见的骨盆前倾多见于热衷于穿“恨天高”的女生。当女孩子穿上“恨天高”,由于她的后脚跟被垫高,她整个人的重心会趋向于向前偏移,但是没有人会傻傻地让自己摔倒,所以,穿“恨天高”的女孩子就会自然地把腰背向后挺。此时,脊柱会像一根有弹性的竹竿一样由前向后折,这个后折的部位发生在腰椎段。大家想象一下,后折的话,腰椎就会向前顶,自然生理曲度就会变大,从而带动骨盆前倾。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为什么“恨天高”会让人欲罢不能呢?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穿上高跟鞋后不仅身高陡然增长,而且踩高跟鞋会使身体产生一系列操作,从而让自己的臀部看起来很翘。很多女孩子即便是去健身房流汗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臀部很翘,也会故意将腰部向前挺。

骨盆前倾不光是“恨天高”惹的祸,体重偏胖者或者孕妇也容易有骨盆前倾的体态。对体重超标的人来说,腹部有大量过多的脂肪,准妈妈也是一样,多余的载重会一直持续地让身体的重心前移,最终导致腰椎曲度加大,骨盆前倾。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总体来说,骨盆前倾的体态比骨盆后倾常见,不过骨盆后倾的体态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现代生活离不开手机,我们已经习惯了歪斜在软乎乎的沙发或床上看电视或者玩电脑。坐没坐相的时候,我们的臀部会不自觉地向前滑动。在这种“舒服”的状态之下,腰椎向前突的自然生理曲度会慢慢变小,甚至变直、消失。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形成骨盆后倾的体态。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先来说骨盆后倾。当骨盆后倾时,腰椎的生理曲度慢慢变小,甚至消失变直。此时,腰椎的每一节椎体都承受着前方带来的过大压力,久而久之,就会使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加大。大家经常说的“椎间盘”是脊柱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它由两部分组成:周围部分是同心圆排列的纤维环,中央是果冻样的髓核。这样的结构让椎间盘既坚韧,又富有弹性,它就像“弹性垫”一样,既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又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但是,当它长时间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时,椎间盘外圈的纤维环会发生破裂,中央的髓核就会很容易向后外侧脱出,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出现下背疼痛、腿麻等一系列症状。同时,这种体态会使下背部的软组织被拉长,承受的张力加大,从而容易造成下背痛。从外表上看,有可能会造成“塌屁股”的现象,这的确是很不好的一种体态。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回过头来再说骨盆前倾。骨盆前倾的坏处更多,一句两句可说不完。当腰椎曲度变大,腰部生理曲度向前加大,从而使腰椎的后方椎间孔间隙变小,这种情况也会导致神经持续受到压迫。如果我们从侧面观察一个骨盆前倾的人,他的腹部前侧软组织是明显被拉长的,而后腰部位软组织则明显地缩短。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这种不良体态,腰疼是难免的。大部分的“下背痛”都是由腰部的张拉结构改变引起的。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总结起来,无论是骨盆前倾还是后倾,一旦这种不良变化发生在我们的身体上,轻则影响美观,增加运动时的风险概率;重则伤害神经,或是因为影响张拉结构而形成慢性疼痛。这种慢性疼痛通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致命疾病,但就和牙疼一样,虽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我们知道骨盆前倾的原因是下背部、髋部屈肌过紧,同时腹部、臀部、大腿后侧的肌肉力量过弱。因此,想要改善骨盆前倾,首先要做的就是松解拉伸过紧的肌肉,增强薄弱的肌群力量。在进入松解环节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进行最基础的环节—— 感知环节。

对骨盆位置已经发生改变的人来说,到底需要如何纠正呢?首先,你必须要提升自己对骨盆的感知能力。

预备动作

1.仰卧,双脚并拢屈膝,微微打开并与骨盆同宽。

2.大小腿呈90度。

3.从骨盆中立位开始,感受脖子和腰下两处自然的小弧度(脊柱的生理弯曲)。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动作

1.感受腹部和臀部都处在放松的状态。

2.将下背部微微拱起来一部分。此时这个状态就是骨盆前倾。

3.如果有同伴辅助训练,可以让同伴用手将你的下背部微微抬起来一些。

4.随着呼吸重复15次。


女生有小肚子不一定是因为胖,多半跟这个有关

动作

1.用力将腹部吸紧,此时下背部应该主动贴紧地面。

2.如果有同伴辅助练习的话,可以让他把手放在你的后腰部。

3.你用力将下背部压紧他的手掌。

4.当下背部贴到地面或手掌时,腰椎曲度变直,骨盆自然就被带到后倾位置。

提示

正常的腰椎曲度基本和我们手掌的厚度差不多。

我们可以把掌心朝下,将手放到腰部与垫子之间的间隙。如果这个间隙刚好够我们放入4个手指,那么此时这个平面基本就是骨盆的中立位。

换言之,骨盆前倾时,手掌感到腰和垫子之间的缝隙变大;骨盆后倾时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塑造完美体态,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