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汉阳镇牛人王福松

汉阴县汉阳镇牛人王福松

汉阴县汉阳镇牛人王福松

近日,走进汉阴县汉阳镇长红村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便听到一阵阵浑厚的牛叫声,王福松和他的家人们正在清理牛粪,清理完还要对牛舍进行冲洗和消毒。汉阳镇长红村山高林密,地势陡峭,发展颇为艰难。近几年,年轻人纷纷走出深山外出务工,唯有王福松决定返乡发展。“由于家乡大片土地闲置,我就想着利用起来养牛。”2017年,他带着所有的积蓄回到了长红村。

“在回老家前期,经过我的四处考察,打听到西门塔尔品种的肉牛较为好养,我便想着回到家第一步就立马建立牛舍,先试着买上几头开始进行养殖。”王福松说,当时他投资了50万元,新建牛舍800多平方米,养殖肉牛20头。

“对于一个对养牛一窍不通的人来说,最开始真的挺难的,既缺技术又缺资金。有时牛生病了还得去集镇请医生上门给它们治疗,一年之间,我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王福松回忆道,幸好当时扶贫政策好,村上建立起了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为他提供了去县上学习技术的机会,并对他的经济缺口进行了补充,这才使他的养殖事业不至于半途夭折。

村合作社的帮助让王福松有了把养牛产业做实、做好的信心。他积极参加县级单位组织的养牛技术培训班,掌握了很多养牛方面的技术难题。很快,王福松已成为了长红村的养牛能手。2019年,随着王福松养牛技术的成熟,长红村合作社全面为他筹备资金80多万元,帮助他建立起了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随着场地的扩大,王福松再次购进西门塔尔品种肉牛40头。

近年来,长红村大力探索创新“党建+现代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成立了长红现代农事综合专业合作社。王福松的养牛产业只是其中之一,合作社负责解决资金等问题,王福松提供场地和技术,经双方达成共识后,以“6:4”分成拟定协议。

“现在,我们养的牛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刚开始养殖的20头牛已经有1200多斤了,1头牛按照市场价至少可以卖到20000元,我们圈上的存栏已经有60来头,时机成熟后,我们至少可以卖出去50头。”王福松说,除去所有养殖成本,养牛给他们带来了20多万元的纯利润。(记者 吴苏 通讯员 邝松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