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安全感”,尤其是在講母嬰依戀關係的時候,媽媽帶給寶寶的陪伴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安全感的建立,所以,現在很多媽媽都會非常注重和寶寶的情感培養以及互動交流,比如堅持純母乳餵養、撫觸按摩、親子游戲等,通過這些方式讓寶寶充分感受到媽媽的愛。

除了這些情感方面的交流以外,還有一個比較隱蔽的方面也會影響到寶寶安全感的建立,那就是寶寶的秩序敏感期。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呢

我們可以觀察到從孩子一出生,就有個“內在秩序感構建”的敏感期,它的發展從零歲持續到3歲左右,而其明顯的外在行為表現會出現在2歲左右,即所謂的“秩序敏感期”現象-------《有能力的愛》。

秩序敏感期的顯著特點就是:執拗,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不採納不接受大人的意見和安排,如果大人強制干預,孩子就會哭鬧發脾氣。

舉個例子,我們吃飯的時候,墨仔會要求我們按照第一次坐座位的模式一直這麼坐下去,誰也不能換座位,如果奶奶坐了爺爺的位置,墨仔就會立刻要求奶奶坐自己的座位,這種對於人和凳子的對應關係的堅守就是典型的秩序敏感期現象。

類似的還有不同類型的玩具不能放在同一個盒子裡,不同的菜不能混在一起吃,畫圈圈必須畫得很圓等等。

每一個細節微小的變化都會被孩子敏銳的察覺然後強烈要求家長“整改”,一整天下來,家長被折磨的夠嗆。

如果我們不懂得秩序敏感期的重要性,就有可能失去耐心發脾氣,認為孩子蠻不講理,認死理兒,固執,如果我們真的這麼做了,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對於規則秩序的認知,錯失培養條理性、計劃性的絕佳時機,還會破壞他們的安全感。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秩序敏感期為什麼會影響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安全感是什麼?

我們來看看這個詞語的解釋: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屬於個人內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從這段標準的解釋中,我們可以提煉出這幾個詞:穩定、確定感、可控感、預感、個人內在精神需求

這幾個詞恰恰是“秩序”所能帶來的感受。

秩序是什麼?

辭海中是這麼解釋的: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齊守規則之意。

秩序可以是做某一件事的時間順序、可以是物品的擺放位置、可以是一天生活內容的具體安排、可以是我們走路跑步的步幅、可以是我們吃飯喝水的節奏,太陽東昇西落是一種秩序,春夏秋冬四季循環是一種秩序,我們白天清醒夜晚安睡也是一種秩序。

不論是哪種秩序,其表現出來的狀態都是“穩定的、有條理性、有章可循、可以控制的”,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內心就是安全的,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處在什麼環境中、該做什麼事情、會遇見什麼人。

如果我們更換了一個城市居住,舉目無親,居無定所,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一定是混亂慌張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會讓人沒有安全感。

這種內心的感覺對於嬰幼兒來說,同樣重要。

蒙特梭利認為,能讓人心裡放鬆,並有安全感的環境是這樣的:他閉著眼睛就能四處走動,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需要的物品,一個人要想生活得快樂與寧靜,這樣的環境是不可或缺的-------《童年的秘密》

嬰幼兒出生以後,面對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除了媽媽以外),該是多麼的無助和害怕啊,接下來,他們每天幾點睡幾點醒、醒來以後幹什麼、去哪裡、和誰玩、吃什麼、幾點吃、玩具放在哪裡等一切事情,都成為影響他們安全感的秩序因素,通過這些事情,嬰幼兒逐漸明白了自己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舉個例子,如果照顧寶寶的主要帶養人總是頻繁更換,寶寶的情緒一定不穩定,會發脾氣、焦慮和哭鬧,面對不斷更換的陌生人,寶寶的安全感就不能得到持續的穩定。

有的寶寶每天的作息規律都不重樣,不知道幾點該入睡,也不確定幾點會睡醒,醒來以後的活動安排也沒有計劃,要麼一直躺著,要麼突然有人和寶寶互動很久很久,混亂的作息會讓寶寶對生活沒有確定感,完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幹什麼。

我們總說健康的母嬰依戀關係是寶寶安全感建立的基石,但如果這個家裡邋里邋遢,東西亂放,每個家長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帶養寶寶,不遵守統一的養育規律,安全感的搭建依舊會出現問題。

當你的孩子總是發脾氣、愛哭鬧、容易焦慮,或許是內心的秩序感被打破了,秩序的破壞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全感、思維的混亂、感覺的混亂、情緒的混亂、心理的混亂。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如何在秩序敏感期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1、給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嬰幼兒最重要的一個秩序就是作息規律,這是一種生理運作機制,必然要符合大自然的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規律的作息規律是什麼樣的?就是你能準確說出寶寶每天幾點醒來、睡幾覺、幾點該睡、幾點吃飯、幾點開始玩、玩什麼遊戲,當然這個規律隨著寶寶月齡會發生變化,但總體來說,寶寶的吃、玩、睡都是有條理、有計劃的。

遵循規律的生活作息能夠讓寶寶和媽媽都獲得安全感:

  • 寶寶吃得香、睡得好、玩得高興,最重要的是能夠預知自己下一步要幹什麼,並且做好準備,情緒平穩、狀態良好
  • 媽媽可以有計劃、有條理的安排一整天的事情,照顧好寶寶的同時還能兼顧自己的活動安排,不會手忙腳亂、焦躁不安

安全感充足的媽媽才能讓寶寶獲得更多的安全感,相反,媽媽焦慮不安,寶寶一定會焦慮不安。

所以,從寶寶出生以後,就要科學合理的安排他的作息規律,如何安排?做好這兩點:

  • 按照“EASY”的模式,安排寶寶的吃-玩-睡,尤其是玩這個環節,應該將撫觸按摩、大運動練習、戶外遛彎這幾個模塊分配妥當,詳細內容可參考這篇文章
  • 養成記錄寶寶作息規律數據的習慣,不要嫌麻煩,用一個專門的本子將寶寶每天的吃玩睡數據記錄下來,然後分析這些數據就能得出一些規律,還能儘早察覺波動。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2、維持家中整潔有序

嬰幼兒的秩序感分為內部秩序和外部秩序,

內部秩序需要外部秩序的配對,從而造就秩序的人和秩序的環境,嬰幼兒最常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家庭環境,具體細化可以到家中物品的擺放位置、分類規劃。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個能把家裡收拾的妥妥當當、有條不紊的人,在處理家務活以外的事情上也不會差到哪去,最起碼的條理性和計劃性是有的,這就是家庭環境的秩序感對人內部秩序感的影響。

所以,不要輕視維持家中環境整潔有序這個事情,我們是在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序、有章法、有規則的外部環境,好讓孩子能夠按照內心的秩序找到自己想找到的東西,不會用哭鬧來表示不滿,你還猜不透他到底怎麼了。

但是要做到這點確實需要毅力,因為孩子天生就是破壞大王啊,你前腳剛收拾好,後腳就成了車禍現場,所以,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 利用各種收納袋、收納盒,將玩具分類收納,不要一股腦的放在一起,因為每一次找玩具都會一團糟,而分開收納容易尋找,也容易更迭。
  • 不要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在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根據孩子的月齡挑選部分玩具放出來即可,然後隔段時間換一撥。
  • 規劃好擺放區域,固定下來不要隨意更換,比如圖書區、玩具區。
  • 隨時整理,不要堆積在一起再收拾,這樣工作量太大。
  • 在孩子一歲半以後就可以引導孩子一起收拾玩具,每次玩完以後要把玩具收起來擺放在固定的位置,培養良好的歸類擺放的習慣。
  • 把拖地掃地這種事情甩給爸爸做,不要讓媽媽一個人扛下所有的家務活。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3、尊重孩子的決定和堅持

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非常“固執”,堅持己見,拒絕改變,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尊重支持,只要不是違反安全原則(比如非要玩菜刀)和道德原則(比如非要搶玩具),就按照他們的意思執行吧,這樣也少了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拉扯爭執。

仔細想想,那些所謂固執的事情無非就是某個東西必須擺在某個位置、我的玩具不想分享、今天要穿這衣服、明天要騎那個車之類的小事,何必非要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強迫孩子改變呢?

孩子知道自己不論做什麼決定,背後都會有家長的支持和尊重,有安全的港灣。

若干年之後,曾經那個執拗固執的孩子將會變成一個有主見、有原則的人,豈不是很好?

4、請大人遵守承諾,說到做到

安全感體現在孩子對我們無條件的依賴和信任上,媽媽說一會兒要陪我玩積木,爸爸說明天會帶我去公園,他們說得就一定會做到的。

我們許諾給孩子的事情不能只是隨口說說,而是要遵守諾言,說到做到,這也是一種秩序。

這樣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才能穩固。

5、一視同仁,保持統一

對於孩子的常規性要求,全家人應該保持一致,統一標準,比如吃飯時候不能看電視,按時睡覺,睡前看書等,不管是誰帶孩子,都應該保持統一的做法。

如果每個人的做法都不一樣,孩子對於這個事情的秩序認識就是混亂的,這樣也行,那樣也行,他們的精力就會陷入和這種無秩序的對抗中,沒有時間去構建安全的內心世界。

正如著名教育專家孫瑞雪所說:秩序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成人格,這一切都來自童年。



孩子被媽媽愛著就能獲得安全感?不一定,有秩序的愛才是立安之本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及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