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年轻过,而年轻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我们会犯错,你还记得年轻时犯过的错吗?你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年轻时犯错的人还有重新开始的可能吗?而这些都是《太年轻》一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

《太年轻》是美国知名作家、编剧加·泽文的第九本小说,豆瓣评分高达8.2。小说从不同的时间和视角切入,通过五个女性的不同人生经历拼起了一个完整事件的全过程。64岁的瑞秋,33岁的简·扬,13岁的露比,50多岁的艾伯丝,20岁的阿维娃。除了自我讲诉故事的方式还采用了书信体、选择题的方式,显得匠心独运,别具一格。而所有人的讲述都涉及了同一件事:一个20岁的实习生跟有家室的国会议员发生婚外情而陷入性丑闻,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谈到加·泽文,就不得不提到她的第八本小说《岛上书店》。2014年4月一经发表,就引起轰动,以一路破纪录的姿态,在当年以无人能及的票数,获选美国独立书商选书第一名。14岁那年,加·泽文写了一封关于“枪与玫瑰乐团”的信函投给当地报社,因为措词激烈的风格,意外获得该报的乐评人一职,迈出了成为作家的第一步。毕业于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系的她,28岁因出版《时光倒流的女孩》一书而一举成名。

《太年轻》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色彩鲜明又简洁的封面,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被一块红布蒙住了眼睛,上面写着一句简短的封面语:曾经不顾一切,因为太年轻,现在我仍要不顾一切。多么贴切啊,一个蒙住眼睛的女孩,因为太年轻,所以有些事情看不见,有些事情视而不见不顾一切。同时也呼应了内文,告诉我们无关年纪,只要我们的心保持年轻,我们就能为自己内心的向往不顾一切。

《出版人周刊》评价说:年轻时,谁都会犯错,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得从中获得力量,然后继续前进。

而《华盛顿邮报》的评价更加触动我:也许,当一个女人有足够的决心、爱和支持,她就可以选择自己的冒险。泽文讲述一个年轻女孩扭转自己命运的故事,并不是让这一切看起来有多简单,而是告诉我们,这一切是可能的。

我想这就是《太年轻》想要告诉我们的,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也许会跟随我们一生,但不能定义我们的一生,我们依旧可以在逆境中自我救赎和重新开始。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太年轻》:一段飞蛾扑火的地下情

20岁的阿维娃·格罗斯曼,是迈阿密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梦想是从政,在大学的时候修了最有利于从政的专业——西班牙语文学和政治学,对自己的未来计划很清晰。在父亲的帮助下,以实习生的身份成为南佛罗里达州,已婚国会议员亚伦·莱文竞选团队中的一员。

有天晚上阿维娃留下加班,鬼使神差地吻了站在她面前的议员先生,吻了这位在阿维娃眼里“聪明,有权势,风度翩翩,性感得一塌糊涂,和别人截然不同的议员先生”,吻了这位和阿维娃父亲一样年纪的议员先生,

自那以后阿维娃开始了和议员先生的秘密地下情。

从未恋爱过的阿维娃,以为自己坠入了爱河。她两次对议员先生说“我爱你”,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也是”,“我将永远珍视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

面对这样的回答,身为读者的我恨不得站在阿维娃的面前摇醒她:一个有妻室的四十岁左右的成功政治人物怎么会一下子就爱上一个20岁的青春黄毛丫头。而且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个错误,阿维娃明知对方已婚,而且还是目的明确的政治联婚,就算对方说再多的“等我连任竞选结束,我就离开艾伯丝(议员先生的妻子),我们婚姻不睦已经有段日子了”,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不会轻易离婚的。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但坠入爱河的阿维娃已经无法看清这个事实,即使她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她依旧在心里找出议员爱自己的证据。一边受着议员不愿意和她发生性行为和到底什么时候离婚的困扰,另一边则是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她哭着对自己的妈妈瑞秋说,“我实在太惭愧了”。

母亲瑞秋苦苦哀求阿维娃不要掺和到别人的婚姻当中,要为了自己清白的名誉着想。可年轻的阿维娃听不进母亲瑞秋的劝告,认为母亲不理解自己对议员的爱,阿维娃像只飞蛾一样扑向那团会烧伤自己的爱情之火。

直到那起车祸,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太拿着失效的驾驶证开车上路,一头撞上了正在等红绿灯的议员的雷克萨斯轿车,老太不幸死亡。人们对这起事故进行了调查,不仅查出了老太是过错方,也查出了议员和阿维娃有染——出事时阿维娃正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本来阿维娃想在警察到来之前下车离开的,但是议员阻止了她:“你留在这,如果那个女人死了,警察一定会深入调查,你是我的证人。假如你现在离开,后来又被人调查出你其实在场,这件事看上去就是我们故意有所隐瞒。这是丑闻和犯罪的区别。丑闻总有平息的一天,如果犯罪,我的事业就彻底完了。”

我在想,年轻的阿维娃面对议员说出的这一番话,会是怎样的感受?这份带有“光环效应”的爱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久经社会的议员早已明白这样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只要把这桩丑闻说成是阿维娃勾引他的就行了,后来确实也是这样做了,因为人们相信一个成功的有声望的男人在面对诱惑时是有可能把持不住的,不能过于责怪他,要怪就怪阿维娃的勾引。他早已做出了取舍,选择那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所以他才会对阿维娃说“我很抱歉,为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至此,这段见不得光的地下情被媒体扒了出来,而阿维娃的博客更是给了她致命的一击。阿维娃参加实习时在网络上建了一个博客,匿名为“只是个普通国会实习生的博客”,把她在实习生期间的经历和议员先生的亲密行为都记录到了博客里。媒体把这个记录有亲密行为的博客翻了个底朝天,怎么删都删不干净,把阿维娃这段第三者插足的感情不断翻炒,把阿维娃推到了覆灭之地。阿维娃被扣上了各种帽子,都是“荡妇”的同义词。

15年以后,阿维娃的母亲瑞秋在相亲时,相亲对象路易斯依然把这件事当作了谈资:“不仅败坏了南佛罗里达和整个犹太裔人群的名声,还抹黑了政治人物,对整个文明社会来说都是一件丑事”。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无论你去哪儿,你做过的事都跟着你

议员和妻子艾伯丝参加了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眼中含泪说他们已经度过了婚姻危机,艾伯丝抛却前嫌,议员的竞选团队也在极力划清他和阿维娃之间的界限,最终议员从这场危机中成功脱身,继续活跃在政坛。

三个月后,恐怖分子把两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厦,阿维娃门事件得以平息,人们不再议论这件事,却不代表这件事在阿维娃这里过去了。

一年后毕业的阿维娃,空有大学学历和双学位,却再也没有人愿意雇佣阿维娃,因为人们只要上网搜一搜,所有有关性丑闻的消息一览无遗,就连在费城的非营利组织也在网上查到了阿维娃的过往,不愿意雇佣她。

阿维娃被钉在了公众的耻辱架上。这让我想起霍桑《红字》里的女主角,女主角海丝特·白兰嫁给了医生奇灵渥斯,他们之间却没有爱情。在孤独中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并生下女儿珠儿。事情爆发后,白兰被当众惩罚,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示众,至死都将佩戴着那个“A,她注定孤独,注定被骂,注定被凌辱。而互联网就相当于人们佩戴在阿维娃胸前的隐形的“A”字,人们只要上网搜一搜,所有耻辱都大白于天下。

母亲瑞秋也因此被迫辞去校长的职位,丢了工作,家族蒙羞。

阿维娃得了抑郁症。

谈到“阿维娃门事件”,不得不让人想起1998年的“拉链门事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1996年,22岁的莱温斯基是白宫见习生,在见习期间“爱上”克林顿总统,两人有过多次的亲密行为。莱温斯基和阿维娃一样做了一件蠢事,阿维娃把自己的经历写在了众人可见的博客上,而莱温斯基则是把自己和克林顿总统之间的亲密行为,告诉了在国防部新认识的闺中密友琳达·崔普,莱温斯基不知道,关于这个滔天秘密的内容被崔普秘密录音。

正是这个录音证实了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之间有染。迫于无奈,克林顿向国人发表电视演说,首次公开承认与莱温斯基有“不正当关系”。原本因为这件事情被弹劾的克林顿最终逃过了弹劾,控罪无法成立,因为投赞成票的票数未超过三分之二。而莱温斯基因为这起性丑闻声名狼藉,找不到一份工作。 阿维娃简直就是现实中莱温斯基的翻版。

由此我们看出,社会对于陷入性丑闻的男性和女性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男性总是宽容得很,随着事件的淡忘,他们又在自己的事业领域内混得风生水起,人们也只会说他们当初是受到了诱惑。而对于女性,却成了一生的耻辱,成了别人街头巷尾的话柄和谈资,她们找不到工作,无法重新开始。即使她们也知道了自己爱错了人,做错了事,但社会公众还是不会如宽容男人那般宽容她们。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想要带着过错重新开始,最强有力的武器就是正面过错

阿维娃意外怀孕了,孩子是议员的手下乔治的,这个在阿维娃抑郁期间来劝说阿维娃向前看的男人的。

阿维娃也曾考虑过做人流,因为不该把一个无辜的孩子扯进自己一团糟的生活。阿维娃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学老师,一个年近五十的银发女子对阿维娃说,“每个女性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旁人不必认同你的选择,阿维娃,但你有作出选择的权利。艾伯丝·莱文也有选择的权利。别指望旁人为你奔走呐喊。”

阿维娃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外婆的资助下,阿维娃离开了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改名为简·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做婚礼策划。开始了新生活的奋斗,伴着女儿露比的出生,阿维娃渐渐在新的城镇艾力森泉镇得以立足。

在女儿露比13岁那年,阿维娃参与艾力森泉镇长的竞选。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竞选,阿维娃的过往浮出水面。事件的高潮在13岁的露比发现了母亲的过去,瞒着母亲独自一人飞往南佛罗里达,想去亲自质问一下议员先生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父亲。但由此至终,露比都没有见到正处于连选期的议员,见到的是议员的妻子,五十多岁的艾伯丝,这个已经罹患癌症却依旧为了丈夫第十届连选奔波的好妻子,这个甘愿随时原谅丈夫的人,竭尽自己所能,保护他不受外界的影响。

随着女儿的发现以及竞选对手韦斯的曝光,阿维娃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被公布于众。但这一次阿维娃不再退缩:

“我知道自己犯过很多错误,但我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变好。我不为这件事感到羞愧,从今往后都不会。我也不会为我尽力扭转局面的做法而羞愧,如果别人想以此对我指指点点,不为我投票,那是他们的选择”。

《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说:人不是从一出生起就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迫使他再三再四地自我脱胎换骨。

此时的阿维娃已经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过去,并且坚信一切都成为过去,故事的最后阿维娃在选票上勾上了自己的名字,未来真正重新开始了。

这一刻,我看见了阿维娃身上闪耀的光芒,遇到逆境和挫折,正确的做法是勇敢地去面对,阿维娃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不代表我们没有权利开始新的生活。从心底里接受犯错误的自己,认清错误,了解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从中吸取教训,不在人生的同一处被绊倒两次,带着这一份教训继续前行。

2014年10月20日,当年“拉链门”事件的女主角莱温斯基发表了“反对网络谩骂”的公开演讲,距离那场震撼全世界的性丑闻已经过去将近17年了,莱温斯基声泪俱下地诉说了年轻时因“爱上”克林顿被全世界当做“耻辱”的痛苦,以及受到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

当月,莱温斯基开通了推特账号,首条推文“我们开始吧”就获得了1.6万人跟帖。41岁的莱温斯基终于正面年轻时犯下的错站了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女人,其价值观不受世俗看法所左右

加·泽文在文中安排了两个很有智慧的女人,一个是阿维娃的外婆。

① 你还有别的选择

阿维娃的母亲和父亲即将结婚前,外婆陪母亲去买婚鞋,两人起了争执,母亲想买一双鞋面镶满水钻,漂亮的三英寸的细高跟,而外婆认为应该选一双舒服的,因为礼服很长,别人是看不见这双鞋子的。

拗不过母亲的外婆说,我越想越觉得应该让你知道,取消一场婚礼并不比办一场婚礼更难。你是自由之身,我的女儿,你还有别的选择,你的确买了那双鞋,但你可以穿着它去听歌剧,而不是参加婚礼。

但年轻时的母亲听不进外婆的忠言,正如年轻时的阿维娃听不进母亲的劝说一样,只有亲身经历过了才知道我们的人生不是非和一个男人结婚不可,而是有更多的选项。而真正的婚姻是过给我们自己看的,唯有一双舒服的鞋才能陪伴我们走得更久。

“打理好,就是爱”

这句话是阿维娃外婆的口头禅,“当你身无长物的时,我的阿维娃,就要学会打理物件。等你生活富足时,就要做好准备,某天你可能会再次一无所有”。逆境中的阿维娃深深牢记外婆的这句话,即使在陌生的地方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露比,阿维娃还是竭尽全力打理好她和露比的生活,慢慢在新的地方得以立足。

这何尝不是作者加·泽文想要告诉我们的人生智慧呢?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都应该悉心打理好自己眼下的生活,因为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生活总不会让我们太失望。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另一个是摩根夫人。她是阿维娃做婚礼策划的第一个客户,是她鼓励阿维娃去参与镇长竞选,并且作为阿维娃的出资人。当阿维娃告知她自己年轻时曾和一个有威望的有妇之夫有过私情,摩根夫人的回答是“没人在乎”。

当阿维娃的女儿露比发现母亲的过去,认为母亲是一个骗子,她找到摩根夫人举报自己的母亲,希望摩根夫人不再支持母亲竞选,而摩根夫人的回答是“我和你妈妈合作了很多年,一起策划过十几场筹款活动,我觉得这件事不要紧,因为你妈妈就是我认识的简·扬”。

是啊,有多少人真正在乎吗?没有。一件又一件的新闻滚滚向前,当热度过后,人们不再关心与己无关的后续,只有当事人默默承受着。作者也在告诉我们不应该以一个人的过去来定义一个人的现在, 每一个为错误付出代价重新开始的人,都值得我们相信和尊重。


《太年轻》:犯下错误的年轻女孩,靠什么才能重新开始

生活不是故事,有些错本不该被犯下

读完这本小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人说这是一本女权小说,书的意义重在指导女性如何重塑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无关那段第三者丑闻。

我的第一感受无关女权,我很高兴阿维娃最终能够救赎自己重新开始,但我内心却认为阿维娃本可以不至于此。

这个对政治充满热爱的年轻女孩,拥有双学位,为了一段短暂的婚外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阿维娃在这件事付出十几年的光阴,无法施展政治才华的十几年,是再也回不来的人生。

但我们的生活不是故事,有些错本不该被犯下,比如插足别人婚姻。

在《太年轻》中,加·泽文通过母亲瑞秋的自述,用很小的笔墨写尽了阿维娃父亲迈克出轨对象的一生,甚至都没有名字,只是“丈夫的情人”。这个“丈夫的情人”25岁时跟了威信过人,事业有成的迈克,一心等着阿维娃长大盼着迈克离婚和她结婚,15年过去了,阿维娃长大了,父母也离婚了,迈克也确实再婚了,只不过结婚对象不是这个等了他15年的40岁情人,这个可怜的女人等啊等,却等来了迈克和别人结婚的消息。

我认为这也是《太年轻》中想要给我们的另一个暗示, 生活不是故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阿维娃一样重新开始,等待一个出轨男人的诺言,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回不去的人生。

不是每一个错,都值得去犯——我宁愿不曾有人因此成长,也不希望有人犯错掉下去。



结语:

《太年轻》是一部充满智慧的杰作,它告诉我们重塑自己人生的可能性,也暗示我们年轻时哪些错误是不值得我们去犯的,是一本值得你一口气读完深有感触的书籍,推荐给你,相信你会比我有更多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