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撰写此稿时已经临近国家延迟后的上班时间,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心情都和我一样期待着能够早点“解除门禁”,同时却又对新冠状病毒心存畏惧。

手机上有一楼下卖冷锅串串的老板微信,他家味道不算太出众但胜在菜品新鲜、干净,平时闲着没事隔三差五总爱去撸两串,所以跟老板也就熟络了。发微信问他多久出摊,10号下班回来想去解解馋。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结果人家给我甩一句三月中旬看情况再考虑出摊的事儿,不想为了这点儿钱把命搭上。这一句话其实算是当下众多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心声,如当头棒喝提醒着我——不要太过于乐观

或许是出自职业习惯,我下意识就联想到了各大4S店的窘境。面对这场天灾人祸,今年的车市是雪上加霜还是触底反弹还是个未知数,所有的车企以及4S店都期盼着咬牙坚持过这段特殊时期,能够迎来和2003年非典过后一样的车市销量大涨。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毕竟在经历过了大灾之后,人们总是习惯通过消费来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心情。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程度明显已经超过了非典,对各行各业的经济影响不可谓不大。

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在困境中举步维艰的窘况。车企撑过这几个月没问题,但我相信4S店这段时间的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唯一支撑着他们每天准时开门的希望就是疫情过去后能够迎来销量大涨。

私家车成刚需

4S店的这种期盼不是毫无根据的,毕竟经历了如此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私家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下某些城市减少公交、地铁班次,停运出租车、网约车的交通管制下,恢复正常上班后私家车的作用就体现的更加明显。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虽然现在最新的消息透露,不少城市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交通管制,恢复了出租车网约车的运行,但我相信开车的人每接一位乘客都提心吊胆,每位乘客在打车时也是心惊胆战,完成一笔订单后,双方都是心有余悸——疫情虽然还没彻底被控制,但为了生活人总得出门、工作。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所以说在这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毫不夸张的说——私家车已经成为了一种刚需。

有购车的欲望 不一定有购车的预算

虽然在这一刻人人都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但毕竟属于大件的商品,不是说买就能买的。

这一个多月来,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不少消费者的收入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很多人已经出现了透支消费的情况,所以说虽然有购车的欲望,但不一定有购车的预算。

2003年非典肆掠后,大家消费情绪高涨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2002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增长8.2%的好成绩,在当年全球经济增量中的比重接近20%,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只有中国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势头。

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人都赚钱了,在极度压抑之后自然就迎来了疯狂的消费。

但近两年车市之所以陷入寒冬,除了跟消费者换车周期相关之外,跟经济大环境也有莫大关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加上这次疫情肆虐,国内经济受到的影响从2月3日股市的行情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虽说这段时间让大家感觉私家车成了刚需,但这车子可不像米、面,一顿不吃就不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可能会有购车的欲望,但面对现实摸一摸兜里,真不一定有购车的预算。

退一万步说,就算大家被逼急了,都想明白了——钱得花出去才有价值,捏在手里就是纸、是数字。这车也不是说买就能买的,别忘了限号的存在,首先你得摇号啊。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其次,这个节骨眼就连我家楼下的冷锅串串老板都不愿意出摊,纵使4S店开着大门,敲锣打鼓欢迎消费者上门选车,又有几个消费者想在这个节骨眼冒着危险出门呢?

毕竟出一次门,就意味着将浪费一个口罩,在这一罩难求的环境下,我相信大部分人更愿意将口罩留给上班或者出门买菜的时候用。

所以说,4S店想要迎来自己期盼的触底反弹,必须得想办法熬过这段时间比寒冬还冷的关键时期。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给4S店一些建议

毕竟从事的行业与汽车息息相关,所以说咱跟4S店、跟车企也算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就算此次疫情下受到的冲击不如4S店来得这么直接,但也由衷希望他们能够撑过这段时间的困境,所以列出了一些能够让4S店和消费者双赢的小建议。

1.店内做好消毒措施。

这一点应该是疫情下的必然举措,既然选择开门营业,就不能有一点马虎,更容不下半点侥幸心理。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2.适当给出优惠、折扣

这一点自然是从营销角度出发,不管之后市场表现如何,会不会出现一车难求的卖家市场还是后话,至少当下是买家市场。不管是遵循市场规律,还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4S店都应该做出一些适当的让利。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3.考虑线上看车模式

现在太多看房的APP了,VR线上看房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大部分4S店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制作一个VR的看车视频成本并不高,实在嫌麻烦就让销售多拍一点照片跟视频,加强线上的销售能力。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尽可能将中间手续简化,以真诚对待客户,给客户带来真正的便捷,让用户能够足不出户也能完成购车的流程。

最后用户提车时,派一辆专车接过来完成交车,也算是两全其美。

4.上门取送车做保养

很多4S店老板都常说其实现在卖车已经不赚钱了,主要靠后期维修保养赚点钱。所以说除将线下卖车发展到线上的同时,4S店也不能忘了保养这块刚需。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上门取送车完成售后服务我相信对于4S店来说不算是特别难的事儿,但至少能够让客户享受到诚意。在特殊时期这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营销点——毕竟给客户带来安全、舒心的用车体验,远比“保养打折”来得更加实际、贴心。

挺过“危险”就是“机会”

所谓“危机”,本就代表着危险与机会并存。此次疫情之下,整个经济大环境百废待兴,想要迎来“消费者的狂欢”,就必须要先挺过这段时间的窘境。


疫情之下 4S店面临的是“危”还是“机”?

疫情过后,能否迎来大家期待的消费热潮还是未知数,但我相信每一个“汽车人”都明白,当下不管是“望梅止渴”还是“饮鸩止渴”,熬过这个艰难时期,才知道前面的“甘泉”是涓涓细流还是蜂出泉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