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然后然后“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韭盒子往家转”,咱们中国年就是这么热热闹闹的。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到了腊月二十九,很多地方都会蒸起热腾腾的大馒头和枣花馍,有的是用来做除夕夜的祭祖贡品,有的则是为了预备正月里的主食。通常一些地区还延续着,称除夕的前一夜为小除夕的习俗,在这一天就已经开始了新春的相互拜访,这种拜访也被称为别岁。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那就是“二十九贴道酉”

“道酉”,也被称作“道有”,是民间新年吉祥的符号。老北京过年贴道酉的民俗始于宋代,有“腊月二十九,家家贴道酉”的民谚。道:万物之源;酉:禾谷富余;有:财富、富裕。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老北京过年器物上贴的“道酉”,是一种用黄表纸砸成的小幅黄钱,长三寸,宽两寸,下端剪成两个斜尖,成燕尾形,共砸上九个小圆钱,另用红纸剪成一小方块,涂上金粉再印“福”字,贴在上端。到了过年的时候,商家的幌子、钱柜;居民的器物,甚至马车、生产工具上都要贴上,讨个家有余粮,财源广进的好彩头。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时至今日贴道酉也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现在很多家庭会在小的红纸上写上福字,贴于家中物件上,像是客厅冰箱门、厨房的米桶等地象征禾谷富余。

有种年俗叫天津卫贴道酉,大有讲究

经过了前几天的忙碌准备,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天津卫的大部分家庭已经完成了年前的一系列“工作”,很多厨房甚至阳台上都已备好美食,静待着新春的到来。但是今天还要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贴春联、吊钱儿和福字这可是增加年味的重要一步。

贴道酉的“道”在这里也被誉为行道神也,“酉”为十二时辰的17时至19时。“道酉”就是用祭祀诸神的春联、吊钱儿、年画、门神、福字等物,迎接新年的早日来临。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01.贴吊钱儿

吊钱儿,是天津人对此物的昵称,大部分北方地区都会称它为“挂钱”。雕刻着镂空图案和吉祥文字,上面贴牢固,下面的大部分随风飘动,意为借此邀约财气进门,保佑家宅安宁的美好愿望,此种习俗已有千年历史。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吊钱儿作为天津人的重要年货,每到新春就是张贴于各家的门户之上,为人们带来新春的喜气。古时候,吊钱儿也被称为春幡,古有以幡胜表达意愿的风俗,这在《后汉书·礼仪志》中已有记载。

吊钱儿为红纸雕刻而成,薄而透的红宣张贴于窗口并不会阻挡视线和光照,反而更有过年的气氛,且价格低廉,深受大家喜爱,人们也希望这份喜气张贴时间越长越好。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但是北方风大,贴于窗外,并不能长时间保留,即便被风吹掉了大部分,也不会马上取下,在天津这张贴和摘下的时间都有讲究的“腊月二十九贴道酉,正月二十五摘吊钱儿”,人们也一直遵循着这种习俗。

02.贴春联

春联,又称“门对”,“对联”,是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喜庆元素,有红红火火的意头。在天津,如果您想体验年味,那就去古文化街转转一定没错。一进腊月售卖吊钱儿的摊位多集中于“娘娘宫”门前的空场,越近年关越是热闹。有时候,您还能在这里买到手写的对联和福字。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很多朋友买了对联回家,但是不会区分上下联是哪张,要怎样张贴?其实,春联的上下联并不难区分,看一下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音,上联收尾字是仄声(相当于汉语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收尾字是平声(相当于汉语一声或二声)。多读两遍,语序通畅,有抑有扬就对了,并且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从右往左读。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03.贴福字

腊月二十九贴道酉,贴福字可是重要的一步,因为要把一年的福气接进门,有讲究那是必须的。很多朋友喜欢到贴福字,取“福到”的谐音,那您知道这倒过来的福字可不是哪里都可以贴的吗?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天津卫的老规矩,正门也就是最外面的大门是只能正着贴的,为了迎接福气。进门后的,箱柜,米桶,二门的福字才能倒过来贴,福字也是由外到里,先大后小的张贴。

天津卫的贴道酉大有讲究,您家的吊钱儿、对联、福字都贴上了吗


好了,新年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此时的家中是不是已经年味满满了。虽然这个春节遭到“病毒”入侵,弄得人心惶惶,但是请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严冬过后必将迎来春天!提前预祝大家新年快乐,喜乐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