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清代中期的繪畫藝術

【講座預告】清代中期的繪畫藝術

清代中期的繪畫藝術

【讲座预告】清代中期的绘画艺术
【讲座预告】清代中期的绘画艺术

2019年10月

14 星期一

10月14日(週一)上午9:30,“瀋陽故宮講壇”2019年第十五講《清代中期的繪畫藝術》專題講座,將在瀋陽故宮西朝房開講。本次講座由天津博物館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李凱主講。

清代康熙中後期至乾隆朝結束,隨著政權的日趨鞏固,經濟獲得持續的發展,畫壇呈現出與清代前期並不相同的景象。

“四王吳惲”繪畫當時被視為正統嫡脈,具有尊崇的地位,推崇者眾多,形成畫壇的主流。宮廷繪畫無論是畫家規模抑或創作活動,都堪稱有清一代最為繁盛的時期。詞臣繪畫是歷代宮廷繪畫中難以見到的一種現象。西洋傳教士亦參與宮廷繪畫創作,帶來新的畫風。揚州緣於鹽業和漕運的優勢,一躍成為東南地區最為繁華的商業都市。隨之而形成活躍的繪畫市場,畫家聚集,山水樓閣畫家群體和揚州畫派應運而生,在寫意花鳥畫和人物畫方面頗多創新,取得突出的成就。另有一些畫家獨闢蹊徑,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格面貌,共同構成了清代中期多姿多彩的丹青世界。

【讲座预告】清代中期的绘画艺术

李凱,1957年生,天津博物館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曾任天津文博院院長兼天津博物館副館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書畫的研究、鑑定工作。

本次講座為公益講座,講座的地點是在瀋陽故宮西朝房,欲參加講座的市民請於10月14日(週一)上午9:30之前有序入場。

瀋陽故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