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在过去封建社会,因为交通迟缓信息闭塞,许多荒谬的职业应运而生,比如,预测外出家人是否平安的占卜师,预测疾病是否能康复的算卦人,观测开业吉时的风水师,还有一些跳大神的明眼等等,都随着科技信息的极速扩充而湮没,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年代久远我们无法探寻这些职业的真假,可在那个年代,确实在心里上解决了很多农民心头的疑虑,可能一句你的家人在外边很安全,年前就会回家,就这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家庭支撑下去,不过多评价,只能说这些职业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更替也是必然的。

而在这些湮没的古老职业中,有一个职业一直处在人们议论的风口上,甚至到了今天每每提起,还让人捉摸不明白,那就是被神秘色彩贯穿的“赊刀人”。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赊刀人本来没有名字,都是一些挑着扁担骑着自行车卖货的街头小贩,这些小贩以来是外地人,口音不容易区分,加上商品售卖的时候格外的离奇,有钱买没钱赊,有的秋后拿钱,有的留下预言“羊过一千,牛过一万”再来拿钱。虽说当下牛羊价格不止这个数,可在当时几十块一只羊,几百块一头牛的物价来说,简直如天马行空,加上这种预言赊货的行为太过于匪夷所思,后来大家就给这群人起名——赊刀人。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民间传言,赊刀人是鬼谷子的传人,属于占卜一派,每当占卜出新卦象的时候,赊刀人就会出山,以赊货的形式,对未来世界进行预测预言,其中民间流传最多的预言就是“羊过千牛过万""粮食一块一斤"“房子1000块一间”等等。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另外还有民间传言,这些赊刀人都是一些城里的富户,祖上赚钱来的不光彩,用赊货的形式弥补过失,因为“货”跟“祸”同音,又有赊锅人的称呼。

反正是传的格外邪乎,加上这些年物价上涨,赊刀人的预言也全部实现,而本该拿着本子收钱的赊刀人却不见了踪影,这让本来消声灭迹的赊刀人再一次走到了议论的焦点,挖掘赊刀人始末的人群更是不计其数,可探寻来探寻去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其实真实的赊刀人远没有那么神秘,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过去商人自导自演的一次营销。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据我们这边的老人回忆,赊刀人的传说一直存在,不过他们这一代见到的赊刀人,全部集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时间线上来看,正好是我们土地改革结束,百废待兴的时候。

当时中国经历的数年的抗日战争,农业设备和生活工具极具缺乏,听老人讲,过去日子难熬的时候,几家子都是共用一把菜刀,一个锄头,所以说当下最普通的农业工具在当时是绝对的抢手货。

而很多铁匠铺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招募人手,扩大规模、加紧制作,几乎成为所有铁匠铺的共同旋律,大约三五年的光景,就能满足当地的使用需求,可一旦需求下跌,过剩的生产力就会成为累赘,所以当时的铁匠铺就不得不为以后考虑。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当时的铁匠铺很清楚,受制于当时信息流通跟交通问题,农具市场已经形成个别地区买不到,个别地区卖不了的恶性循环,想要将市场做大,就要用走商的形式,将自己的商品推广出去,而路途遥远,制定一个最有效率的售卖形式,无疑是减少时间浪费的最好途径。

​我国上下文化5000年,其中从以物换物开始就进行着各种经商活动,并且古人通过过去不断的积累和摸索,总结出了十条经商的必胜妙方,分别是势、查、预、让、信、避、善、奇、危、诚,而当时的铁匠铺选用的就是最适合他们,也唯一能用的方法——奇(谋)。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另一个关于赊刀人是否亏本问题,很多人表示对这种情况不理解,做生意为的是赚钱,全赊出去怎么赚钱,其实这就是奇谋赊刀的高明之处。

铁匠赊刀绝大多数都只是一个幌子,一方面压低现金购买的价格,另一方面将赊刀的价格提高几倍,比如20块现金购买的菜刀,赊刀的话要60块,并给个期限,要知道当时的钱很实在,肯为几十块钱打赌的人绝对是少数,并且四处传播赊锅甩“祸”的传言,真正有胆量赊刀的绝对是少数,真有赊刀的就拿去,就全当做广告了。

几十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何还不回来收钱?

这类赊刀人以华北平原为主,按照当地人来说,当时的赊货基本月入一百块很平常,按照当时的物价,基本相当现在月入一万的生活水平,生活自然有滋有味,有传言铁匠赊刀的方法是晋商的后人指点的,不过年代久远无从考证,也只能做个参考。

真实的故事背后可能没有美丽的传说,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