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張仲景說“進則救世,退則救民”,這句話應該算是范仲淹“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最初版本。他們把“相”與“醫”相提並論,可見“醫”在古代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你知道“醫”這個詞的早期寫法嗎?它的左邊有一個“巫”,右邊加一個“醫”字。醫生本身就具有巫術的意義。“巫”這個詞現在已被貶義了。實際上,“巫”在古代是指一個有特殊能力又身居特殊地位的人。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在中國,巫師等同於天師。在最早的時候,巫師是天官的意思,與天地相通。讓我們看看這個詞。頂部水平代表天空,底部水平代表地球。有兩個人連接著天地。他們是天人之主。他們被稱為巫師也就是說國師的意思。從前皇帝的師傅被稱作巫師。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查一下唐代以前巫的名字,看得出他們都是天人之師。他們自己談論人與天地之間的聯繫。以前的天人師都能治病。他們同時也是道士,比如扁鵲、華佗,葛洪,孫思邈等等。

就執業而言,普通醫學院的醫生培訓一般為西醫五年,中醫三年到八年。但道家醫術不是這樣的。道醫除了掌握知識外,最重要的是自我修養,這就需要十年多的時間,還要看他的潛力和能力。從看醫生的角度來看,醫院裡的醫生每天看幾十個病人是很常見的。他累的的雙手,因為他不停地寫病歷和處方。一個好的道士一天最多隻能治療五個人,因為他需要時間把體內的良藥送到他治療的病人那裡。

人們之所以要吃藥,那是因為他的身體沒有能力抵抗病毒了。但是嗎,千萬不要以為藥是萬能的,其實藥這個東西是吃到肚子裡,作用只是以毒攻毒,所以俗話說說“是藥三分毒”。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中醫中藥與道醫同出而異名,也可以理解為出自道醫。像五行的概念和用法,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胃、腎、五藥分為五種性質——即在金木水火圖中總結出各種藥物,然後再談其本質和生命力等,這是道家在內外實踐過程中進行的實驗。中醫與西醫最大的區別在於中醫注重整體觀,整體觀是道教的基本世界觀。這種認識不僅侷限於人的“整體觀”,而且摔死天人合一的大道。

《南華經》中說:“天人合一”。這是對天人合一最早的比較完整的論述,也就是說天人是一個統一的事物。那時,我們還沒有宇宙全息或其他理論。莊子是通透其間奧妙的人。他不知道後來者們現在會用全息理論來描述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相關性。

天人合一在道教的理解中,應該首先是天與人是一樣東西,只是從兩個方面來敘述而已,天和人之間是可以相互感應的,所以,某種意義上,又稱謂天人感應。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看看我們的人體。全身365穴,對應一年365天;體內12道經絡,對應一年中的12個月;經脈交叉處叫做任督二脈,一陰一陽相當於一天一夜;任都兩道上有52穴,相當於一年52周等待。我們的身體與我們的星球、宇宙、時間和空間是一致的。這不是巧合,它是一條擴大的生命線,也是宇宙的縮影。在實踐中,通過了解我們自己,我們就能瞭解宇宙。這樣一個真理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其中的一小部分直到現在才被我們的科學全息理論所證實。

朱熹文化的本質就是天人合一。它的一個基本含義是“存天理滅人慾”。這意味著,通過天人感應,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生活行為來糾正它。修身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使之與自然融為一體。因此,如果我們如此理解,就認為“天人合一”了,並以此為修行準則,那就未免偏頗。

而道家在這方面就很很開明,很自然,我們認為人與天是同一回事,‘天性人也,人性機也’,兩者本就是一回事,本就沒有分開。

在道家的概念裡面,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萬物都是一演化出來的,一代表了萬事萬物。而在宇宙萬物中,人是宇宙最智慧、最全息的一個細胞。我們已經代表了天的所有的屬性,我們就是它最大的一個表現物,而好、壞、是、非、對、錯,是我們人,自己生出來的一個主觀的認為。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上下左右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它講方位,講屬性,同時也講時間,空間。我們說的‘天’,還包含了宇宙的原發,這個天,指的是天道。道是宇宙生命的原動力,是宇宙生命發展的原點,是宇宙生命的本來面目。中國的文化就是圍繞著這個產生出來的。人和天的相互對待關係,分別就是儒、釋、道三家的用世之法,和用世的入腳處。在這裡面,道家所謂的天人合一,實際上是道家把握了它本身的天人本一。

現在控制論的黑箱原理,正好可以把我們的道醫治病原理翻譯過去;當今的系統論,信息論,還有泛系理論,又正好可以把我們的內運動翻譯過去;量子力學,質能互換的定律,還有混沌論,正好又能夠把我們對宇宙對生命的描述翻譯過去。當他們能夠把我們的這些東西翻譯過去的時候,他們覺得他們追尋已久的、剛剛開始用能量來描述生命的狀況能量醫學,原來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在中國已經有了成型的體系。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我們討論過,目前西醫沿用的,還是牛頓力學的知識。用量子醫學,上個世紀成型的科學來植入醫學體系,他們才剛剛開始,而在我們中國已經非常成型了。我們並不貶低西醫,西醫在結構上的研究是非常偉大的,因為它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但是西醫現在的水平只能在生命醫學的水平上,只能從結構上和物質上接觸生命狀態,把人推進到細胞的程度上、分子的程度上去認知,無法進入人體醫學的模式,無法從實驗上把人體和動物分開。中國在四千多年前就建立了光輝的人體醫學模式,三個字就解決了:精、氣、神。我們‘精’之中的形,就是目前西醫在研究的層面,從結構上去把握和認識生命狀態。”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現在的醫學都是通過兩種渠道,通過化學的和物理的方式來介入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生命的狀態;而道醫不是。我們是把握了我們生命內在的狀態,靠內在的狀況來調整我們的生命。就像,所有的功夫都是內練出來的。

從治病這個角度,西醫,中醫,和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將一個人由疾病態向健康狀態轉移。西醫藉助的是外力,用外在的東西介入我們的身體。而我們是通過內在,這是我們最大的不同。我們的通過內在,即是太極醫學的奠基之座。並且,我們更加提倡的,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即‘生命在於滋養’的傳統觀念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一般來說,常規的東西力量太大了,無論是對生命的認識,生活的觀念,還是生活的習慣,知識的認知,等等,人大多隻有在極端的,無可奈何的情境之下,才有可能‘病急亂投醫’,什麼都願意去了解,願意去相信。

那麼從這樣一個極端的角度來理解,病就是緣分。我們日常生活在各種觀念、各種態度之中,實際上已經受到很多習慣、‘常識’的影響,有很多的習慣思維、慣性行為,我們自己也說不出這些習慣和常規是何時開始駐長在我們的內心的,是從哪裡來的,但是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受這些習慣,觀念、認為的影響。

當我們依照慣性處理各種生命的現象,生活的平緩,湍急,我們甚至都不會去想,‘為什麼我會這麼說、這麼認為’?‘為什麼我這麼做?’,好像本來就應該這樣。這‘本來就應該’實際上就是我們一個很大的誤區。”

治病用藥很正常,但是道家理念是:人是可以不吃藥的,因為,最好的藥是你們自己。


你知道“巫”的原意,就會明白道醫、中醫的文化傳承


文章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代表編輯的意見,亦不一定完全正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臺聯繫,我們會及時更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