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重回20岁,给青春换个活法

如果给你一个选项,留在当下和回到十年前,你会做何种选择?

01

"好想回到刚上大学的时候"、"真的好想好想",昨天在和姐姐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我突然发出了这一感慨。

起因在于,在聊完日常的家长里短之后,我罕见的跟姐姐介绍起了自己要做新时代独立女性的终身成长观,并跟她说起了我最近参加的一个写作训练营。

群里的学员,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的都有,以在校大学生居多。这个写作群有个最大的特点,学员们非常积极主动,都有着一颗渴望进步和成长的心。

有人说:漂亮的皮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可是在我们这个写作营里,有趣的灵魂比比皆是。

训练营开营自我介绍环节:

99年的小迪说:"喜欢文字的温度,它是最真实的,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感知到最有力的力量"。

95后荞麦君和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我们可以浪费时间,但不可以浪费生活。我们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但不可以困在自己讨厌的生活方式里。"

准北大大一新生长青说:"写作可以静心,可以帮助我认识我自己。"

95后雨林希望以后成为一个作家,能够勇敢写作变现,他跟大家分享道:"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

从这些带着温度与深度文字里,可以看到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对自我的提升和对梦想的追求……

在写作营的日子里,大部分的时间是跟学员交流,提醒他们别忘了做作业。有时间了,还会随机阅读一些学员的文章,点评点评。

每天跟这些小伙伴儿在一起,看着他们通过深刻反思写出的具有真情实感的作业,很开心,也感到很充实。

不知道是因为看了某个同学的作业引起触动,还是因为看了许多小伙伴的作业后量变引起质变,反正不知从哪一刻起,我开始隐隐羡慕起这些00后。

这种羡慕,在和姐姐倾述的那一刻,清晰的表现了出来。

我好羡慕,羡慕他们的年龄,羡慕他们才二十岁不到,就懂得了那些我历经多年,才明白的道理——努力的生活,用力的成长。未来,他们的人生该是有多么精彩啊!

多想重回20岁,给青春换个活法。

02

每每知道一篇有深度的反思文是一个刚刚大一大二的学生写出来的时,我会不禁为他们的年龄赞叹。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在我处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我在干些什么。

大概那个时候,我就是传说中最普通的女同学了吧。

平时想学的时候学一下,不想学的时候逃逃课;到了期末,间歇性努努力,不让成绩掉到最后,但也从未名列前茅。不参加学生会、不参与社团活动,不交男朋友,也从不在辅导员面前刷存在感。

大部分的时间,是宅在寝室,看看小说,刷刷剧;最高频的社交范围,大概就是以寝室为中心,除了室友,也就和左边、右边寝室的同班同学相熟一些。

没有梦想,没有追求。

最努力的一次,也就数考研了吧。而考研也和现在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的理由一样,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毕业后是找不到工作的,没有公司会要一个什么能力都没有的人。

对,我的大学就是这样浑浑噩噩,平平无奇。偶尔也会产生对未来生活的些许向往,却从未行动过。

跟写作营里的这些孩子比起来,可以说,我浪费了本可以自由探索、自主选择的4年成长时光。

青春真的是喂了狗。

03

大四刚开学,不知道是不是梁静茹给我的勇气,我报名参加了保研评选。尽管希望渺茫,可是如果有一个不需要长达半年的备考就能读研的机会,我想谁都会去试一试吧。

结果很戏剧,也很残酷。我离最后一个保研名额只差一个名次。

这一结果,深深的打击了我。

记得高中英语听力考试之前都会播放一段测试音频,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有一次,小车正穿行在落基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

克里斯朵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

发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无路的关头,

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

"前方转弯!"或"注意!急转弯"的警示文字赫然在目。

而每拐过一道弯之后,

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山路弯弯,峰回路转,

"前方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球,

也渐渐叩醒了他的心扉:

原来,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这个故事讲得是蜚声国际影坛的演员克里斯朵夫·李维意外坠马并高位截瘫之后,重拾生活信心的心路历程。

他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道: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名演员,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了一名慈善大使。原来,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一名之差,保研失败。这一事件在当时的我心中,就如李维的高位截瘫,给了我重重一击。

如果自己如愿保上,或者排名远低于保研机会,我想我都不会这么痛苦。一个名次之差,带来的是获胜者拿到没有后顾之忧的确定结果,而失败者必须持续努力半年来赴一场结局未定的考研赌约。

原来,我不是没有一点机会;原来,只要我平时再稍微努力一点点……真切的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我本可以,我却不能。

可能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某个自我意识觉醒的至暗时刻。在那一刻,超越早已在命运摆布中变得麻木的现实自我,开始用独立的思想思索真实的自我。

而保研失败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人生的至暗时刻。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心改变自己,一定要让未来的人生不再留下类似的遗憾。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保研失败对我来讲也是一次化挫折为转折的危机公关,它以一种不太友好的方式提醒我,该转弯了。

04

本科保研失之交臂的惨痛教训,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吃苦在前,那么后来就会水到渠成的获得较高的回报。而在前期偷懒了,当你遇到一个机会时,你只能眼睁睁看它溜走,或者通过加倍吃苦来追求一个抓住的可能。

所以在研究生期间,我不敢懈怠,生怕有一天自己再次重蹈覆辙。

学业上,每天早出晚归,读文献、开组会、写论文,生活就是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而这一次,我终于没有辜负自己,发文章、奖学金,一个好学生该有的,一个都没漏。

另外,由于过于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可能,我早早就开始关注未来可能的就业方向,并为之做准备,以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比如,为了成为一名高薪的产品经理,研一期间读了几本与用户研究相关的书,并一心想找一个相关实习。

后来因为研一研二科研压力较重,没有时间实习,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与专业最相关的是人力资源,可是自己不喜欢,于是早早pass掉了。

想进高校,可是研究生毕业基本也就只能做一个辅导员了。

尽管不喜欢当辅导员,研一还是在学工部做了一年学生助理,只为将来可能的就业选择多积累一点经相关验。

最理想的工作是进高校当一名专任教师,可是现在高校一般要求的学历都是博士了,招聘研究生的学校,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可不管怎样,我还是为此,在其他学校担任了两个学期的代课教师。

经过3年的职业生涯探索和实践,一步步排除自己不喜欢、不胜任的工作,留下的都是那些自己喜欢而又尚可胜任的工作方向(当然对于喜欢而又不那么胜任的工作,当然是创造条件也要提高自己的胜任力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如愿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

在实现目标的那一刻,我再一次深深的认识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一俗之又俗,却又饱含真意的道理。

05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问答: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为什么过不好一生。

一次在跟怀左学长聊天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了这句话。学长说,看似是懂得了很多道理,其实是根本不懂,如果真的懂了,就会把这个道理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细细一品味,确实是这个理啊。

我用了4年的荒唐和3年的努力,才换来一个对"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懂得。人生又有多少个7年留给我们去懂得那么多道理呢。

思及至此,我突然对浪费的大学时光不再耿耿于怀。

经历与成长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一路走来,一步步觉醒、一次次探索,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懂得呢。如果没有这些懂得,即便重返校园,也许也只能是往事重来,又怎能凭白变得上进起来呢。

随着唐嫣和窦骁主演的电视剧《时间都知道》热播,微博上发起了一个热门话题#如果时间倒回十年#。

如果时间倒回十年,你会……

网上有几个网友的回答,我很喜欢:

多想重回20岁,给青春换个活法

(图片源自时间都知道官博)

多想重回20岁,给青春换个活法

(图片源自时间都知道官博)

多想重回20岁,给青春换个活法

(图片源自时间都知道官博)

不知我们有怎样的遗憾有待弥补,不管我们如何想回到过去,时间把我们打造成铜墙铁壁,刀剑不侵。我们一边用青春和别人的喜欢说再见,再用这个青春爱上自己。

所以,尽管我羡慕这些青春年少、未来可期的孩子;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勇敢去追,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时间都知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