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即是快:自媒體短視頻只能讓1%的人賺到錢,99%的人賺不到錢!

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先讓自己配得上它

在頭條上很多人私信問我:呂老師,怎麼通過自媒體、通過抖音快點賺到錢?問多了,我會回答說,你放棄吧,因為這些問題的背後,我看到了一個不想改變自己,不想付出價值,就想通過自媒體、通過短視頻一夜爆富的,被金錢奴役的靈魂!

不錯,近幾年是有很多普通人通過自媒體名利雙收,比如:全網最火的古風美食博主,超級網紅李子柒,很多人看她的視頻時感動,其實不只是對內容的喜愛,更是對它品質的一種敬意,優美畫面背後都是一股股的用心。

還有口紅一哥李佳琦,直播一姐薇婭,初中文化的年入1000萬三農草根網紅“巧婦9妹”,有通過直播成為當地房產銷冠的強哥;有一年賣 1000 多輛車的快手主播二哥,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

他們要麼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要麼展示了美好生活的樣子,抖音的定位就是記錄美好生活的平臺,在平臺上沒有人願意看你裝逼的樣子,沒有人願意看你一身銅臭的樣子,沒有人願意看你不想付出還想火的樣子!你說「記錄美好生活」,但很多人記錄的生活其實是不美好的,大部分產品都在欺騙用戶,做各種濾鏡!如果要做套路,請高級一點,善良比聰明更重要,AI可以比你更聰明,但是你要比AI更善良。

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先讓自己配得上它。不是自己悟到的,不與自己匹配的,別人給你,你自己終究拿不住。


慢即是快:自媒體短視頻只能讓1%的人賺到錢,99%的人賺不到錢!

不是自己悟到的,給了我也拿不住

《天道》中,女主有一段話——我最早看電視劇時,不懂這句話啥意思,覺得是心靈雞湯。後來在創業過程中,經歷了一些事,讀了一些書,我發現這句話很對。

自媒體只能讓10%不到的人賺到錢,1%不到的人賺到大錢,90%的自媒體賺不到錢

自媒體只能讓10%不到的人賺到錢,1%不到的人賺到大錢,90%的自媒體賺不到錢。道理很簡單,一直以來商業都是28定律,只是現在進入的人太多了,競爭更慘烈!網紅之所以是網紅,不是模式,而是他的獨特性和專業性!賺錢沒那麼容易,你想在任何一個領域賺錢,都別想拿業餘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慢即是快:自媒體短視頻只能讓1%的人賺到錢,99%的人賺不到錢!

網紅之所以是網紅,不是模式,而是他的獨特性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你與大多數人相比,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那麼為什麼社會要給你超出平均水準的回報?


本來世上就沒有救世主,唯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自我的不斷更新,不斷的長進,才能配得上更好的東西。與其把時間浪費在迷茫和糾結中,和這個時代插肩而過,還不如真真實實做一回自己!以為只要上老師課程就能做好自媒體,其實不是的,老師可以給你思路,教你方法,但永遠不會替你思考,替你去寫作,幫你去運營。


那自媒體不好賺錢,為什麼還要做自媒體?

自媒體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狀態,自媒體已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自媒體是記錄你的生活,讓你養成一種自律的習慣,讓自己更有學習的目標感,輸出倒逼輸入,從而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懂得付出才有回報,學會耐心,學會堅持!同時

自媒體也是做企業的一種標配,是營銷自己和宣傳產品的好工具。

慢即是快:自媒體短視頻只能讓1%的人賺到錢,99%的人賺不到錢!

自媒體也是做企業的一種標配


有人說:那些網紅不都是在直播賣貨賺錢嗎?我告訴大家:那些賣貨的就算沒有自媒體,沒有直播,他們也會賣貨賺錢,只不過賣貨的手段不同,用了直播有機會賣得更好而已!

我也賣課程,也賣教材、也靠自媒體賺錢,但是我們要賺理直氣壯的錢,什麼要理直氣壯,但不鼓吹自媒體能賺大錢,我們只是內容的輸出,自然而然的樣子,任何誇大事實依據的承諾都是人品問題,自媒體人要勇於告訴新人一些事實和真相,這是自媒體人的責任!什麼是價值?講一句真相,說一句實話,給你一個方向,其實是最大一種價值!

欲速不達,慢即是快,唯有堅持,才能以小博大

這種社會風口真的太浮躁了,太多人喜歡變道超車,都想賺快錢,賺第一波紅利的錢。現在外面很多人都在鼓吹,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追逐風口,抓住大趨勢。確實沒錯,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成為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呢?


慢即是快:自媒體短視頻只能讓1%的人賺到錢,99%的人賺不到錢!

追逐風口,抓住大趨勢

如果你和我都是普通人,這輩子沒有狗屎運,沒有有錢的爹或乾爹,沒有先知先覺的洞察力,也沒有所謂的貴人拉你一把,讓你擠身到上層圈子,那麼我建議你,靜下心來,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專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這個領域,不斷精益求精提升自己的這個技能,老老實實地把一件一事情堅持到底了,做透了,做細緻了,你就成功了!唯有堅持,才能以小博大,堅持真的可以近乎零成本的去賺錢。

我的建議是新人做自媒體可以用半年時間來堅持,必定自媒體風險小一些,而且自媒體是未來事業的流量入口,前期可以兼職做,自媒體很難賺錢,但是平時留出一點時間,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不要走捷徑,欲速不達,慢即是快。相信慢工出細活,不急於掙錢反而能從容得先把事兒做好。

我們都想名利雙收,但成名有很強的概率成分,在此之前,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做好內容、做好服務,服務好我們的粉絲。不要因別人炫耀成績而進來,不因有人唱衰而氣餒,這世界只犒賞認真堅持的人,你愛這行業,堅持下去,就會有你的回報。相信只要100個鐵桿粉絲,你就能超過大多數拿死工資的同齡人。

不行動的認知,就是偽認知

真正的認知,必須知行結合。

不理解,就執行,在執行中理解。盲目堅信,立即行動,在行動中形成認知。不做,更沒有機會,只能是大量時間的損耗。不行動,是最糟糕的行動,坐而論道,沒有意義。

慢即是快:自媒體短視頻只能讓1%的人賺到錢,99%的人賺不到錢!

真正的認知,必須知行結合


堅信大趨勢、立刻行動。

個體創業不需要講條件,也不要準備多少資金,也不要做長遠規劃,想到,當天晚上就開始做去試錯,才是一個靠譜的創業者。

不要過多道德判斷,有爭議反而意味著機會。有爭議的生意一般都很賺錢;有爭議的生意一般也都意味著未來,沒有爭議的生意一般都意味著過去。

對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

不要簡單的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業領頭人。要有一個對外求教的心態,非常重要,我們特別容易陷入的一種狀態:以自我為中心,不向外看。面對新事物,很多人甚至連嘗試和對外溝通的慾望都沒有,完全不知道外面發生什麼。

對外求教,是為了擴展你的視野。

要找到帶路黨,吃過豬肉不一樣。他們比你強不是他們聰明,而是有著你不知道的認知。他們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處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強,他們的認知不是現階段的你所能趕得上的。

我想說的是,以我多年創業的歷程,我深刻體會到:人想要改變,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心力”!如何你內心有一股強烈的信念,無論遇到什麼困境,你都能不氣餒、不妥協,積極的尋求解決方案,最終獲得成功。

與之相反,大部分人在改變時,都會「心力」不足!

想做一件事,還沒開始,習慣性否定:我能做成嗎?出現問題怎麼辦?萬一做不好豈不是很丟臉?


或者做事途中,遇到不順,習慣性退縮:

好難,怎麼辦?怎麼還沒賺到錢?我就說做不成吧?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不改變了。

改變需要行動,行動需要成本(時間成本、金錢成本等等)。但在做事的過程中,你的知識會增加,你的能力會提高,你的心性會變強。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更全面了。稻盛和夫說,人活著的目的就是:不斷提升心性,磨練靈魂。胡適說過: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要一寸的歡喜。

一句話:幹就完了。

近五年,我觀察了約20名年賺1000萬的創業者,我發現了8點共性:

1,做離錢最近的項目,簡單直接粗暴收費!

2,重度垂直定位於一個細分領域;

3、解決一個痛點,提供一個利益點;

4、極強的學習力,超強的行動力;

5、打造個人IP成功,你是個靠譜的人值得信賴;

6、會營銷,特別是會做新媒體營銷!

新人創業不知道選什麼方向,我建議就去離錢最近的方向!

慢即是快:自媒體短視頻只能讓1%的人賺到錢,99%的人賺不到錢!

創業不知道選什麼方向,我建議就去離錢最近的方向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所謂的夢想只是養家餬口,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人的夢想沒有實現,其實最大的障礙還是金錢(錢不是萬能的,但90%以上的問題,都能用金錢解決,大部分人說錢夠用就好,對錢沒多大欲望,更多的是用“不想要”來掩飾“得不到”)!

什麼是離錢最近的項目?這裡不說具體的項目,只說三個標準:

1、是不是剛需和痛點項目?

2、能不能提供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服務,能提升價格賺到高淨值人群的錢?

3、這項目能不能標準化可複製可放大?

這三個問題,本質就是產品,價格和營銷。產品讓你賺到錢,提升價格是賺高淨值人群的錢,營銷幫你找到更多目標用戶!

在不同的階段,每個人需要學習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在磨練專業技能環節,只要修煉技能就可以了,但是積累個人品牌勢能環節除了打磨技能,還需要學習傳播運營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等。到創業環節,不僅需要專業能力、傳播能力,還要商務談判、團隊管理等一系列能力。

2007年我第一次創業時,最初目標是想做一個大而全的培訓中介平臺,想從小孩到成人的培訓都做完,1年下來,把之前上班所有積蓄都花完了,還付債20多萬!山窮水盡時,用了三個月時間,聚焦一個禮儀類細分領域,做了華夏禮儀培訓網,僅僅用百度推廣的方式,做成了行業數一數二的平臺,業務好的時候一年3000多萬,服務了200多家500強和上市公司!

但第二次創業做藍精靈網絡,我的公司在星級寫字樓一整層,公司100多人,銷售額好幾千多萬,但公司虧損,落得個表面風光,很有面子,其實到年底落到自己的口袋現金幾乎沒有!且公司股東結構複雜,每個股東都想做自己看好的項目,意見有衝突,給自己的假象是公司以後估值高,有融資,或會上市等虛假的幻想,其實你看到大多數創業公司都是這樣的虛假表面公司。


我吸取教訓後,我現在第三次創業做一點通教育,公司幾個員工,2019年只打通一個新媒體營銷渠道,純利好幾百萬元,創業的最好境界也不過如此了。所以創業的精準定位就是鎖定一個離錢最近的領域,把多年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一個點上死磕,慢慢從一個小標籤的第一,開始擴大自己的基本受眾群,爭取到了更大領域的第一,你就成功了!

這一節就到這裡,下一節講:選對方向,沒有目標,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注:《普通人如何通過自媒體、短視頻賺到錢系統》是一個12節以上並持續更新的完整體系,需要系統學習和了解的完整版可私信“電子書”,獲取完整資料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