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灘:“微網格+”工程 破解基層治理大課題

紅網時刻4月11日訊(冷水灘分站記者 周吉鋒 通訊員 魏雙石)“這下好了,下水道終於恢復了暢通,汙水也不再溢出了,社區真的為我們做了一件大實事,解決了我們出行的大難題。”近日,家住冷水灘區紫金大邸小區居民王女士發自內心地感慨道。這是冷水灘區紫荊社區更好的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提升為民服務實效的一個縮影。

冷水滩:“微网格+”工程 破解基层治理大课题

“五零”工作法

近年來,紫荊社區實施“微網格+”工程,通過採取“五零”工作法,利用載體,以微網格“1+N機制”為總抓手,重點發揮“精細化網格管理”和“微網格”黨支部的作用,貫穿平安建設全過程,覆蓋平安建設全方位,著力建設穩定、平安、和諧而美麗的社區。

入戶走訪聽民聲、服務居民零距離。社區網格員是密切聯繫群眾的踐行者、生力軍。一本基礎臺賬、一本民情日記、一本工作手冊、一張便民聯繫卡、一部聯繫電話,行走在背街小巷、樓道院落間,行走在小網格服務大民生的前進路上。

日前,紫荊社區網格員陳明明巡查至紫霞西路紫金大邸網格時,接居民反映紫霞西路一下水道汙水漫溢,小區門口已流成一條“糞河”,居民出行非常不便,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陳明明立即查看現場,綜合判斷,做事件上報至冷水灘區城區網格信息化平臺,根據權屬管理原則,市城投公司接到工單後,馬上安排工作人員趕赴現場,查看堵塞的下水道。

初步瞭解下水道的堵塞情況、堵塞原因及具體的堵塞點後,市城投公司立即聯繫了疏通隊伍,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務必完成下水道的疏通,並安排兩位工作人員在現場對接疏通隊伍跟班作業。施工隊加班加點,經過3天緊張的施工,全長200米的破損排汙管重新更換修復,坑窪的路面重修鋪設,下水道堵塞問題得到徹底整治,周邊居民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紛紛誇讚社區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

近年來,紫荊社區強化“微網格”大民生理念,堅持把居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以網格化平臺為抓手,優化為民服務的效率。全力推廣社區搭臺、部門聯動,齊心協力,專注抓好居民“微實事”,真正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當好居民群眾的服務員。今年以來,紫荊社區共調解鄰里糾紛8起,化解家庭矛盾3起,消除治安隱患12起,幫助居民解決生產生活困難30件。

“五定+五全”工作模式 加強科學化網格管理

目前,紫荊社區分為四個片區設微網格長4人,片區內再設微網格,共有微網格員11人、庭院長6人、棟長80人。每個微網格都編組配好平安巡防力量,確保點上有人守、線上有人巡、面上有人控,處處可見“黃馬甲”“紅袖套”, 實現轄區平安管理全覆蓋。

社區黨委建立了“社區黨委+微網格黨支部+微網格長+微網格員+物業公司+庭院長+棟長”的科學化管理體系,通過“聯調、聯防、聯勤、聯治、聯創、聯管”六聯機制,採取“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目標、定任務”“ 全方位、全對象、全過程、全事項、全環節”的“五定+五全”工作模式,全力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治安防控體系。網格黨支部通過構建以棟長管點、庭院長管線、網格長管面,最終社區黨委管理整個轄區,做到科學化網格管理。

“微網格+” 智慧管理工程 織密基層“平安網”

社區基層治理錯綜複雜,為破解“小馬拉大車”的難題,紫荊社區通過打造“微網格+”智慧管理工程,將各項工作建立在“制度+科技+責任”之上,讓“巡查、上報、分撥、執法”彼此獨立卻又相互協作,做到社區吹哨、部門報到,使得基層治理事半功倍。

“咦,這是什麼味道?”一股刺激氣味撲鼻而來,創發路網格員小唐不禁皺起了眉頭掩鼻前行。經沿途仔細排查,小唐發現創發路1號有個非法加氣點,存放大量罐裝氣,目測達幾十瓶。情況緊急,他立即上報“網格化平臺”,並通知街道安監站和社區平安辦。安監部門接報後立刻趕到現場,對非法加氣點進行了查處。這是社區自開展“微網格+”智慧管理工程以來,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解決眾多事件中的一例。

今年清明期間,社區志願者楊大叔在巡防時,路過社區一個快遞收發點處,從快遞包裹的破洞口看到了一箱煙花爆竹。警覺的楊大叔立刻掏出手機,給所在的微網格長劉丹撥通了電話。劉丹立即拿過手邊的一張網格地圖,迅速鎖定楊大叔舉報的位置。按照圖上的示意,聯繫上最近執守點的網格員去現場拍照取證,並立刻將情況上報給了派出所民警、安監及市場監管。10分鐘後,民警和相關部門趕到現場,將煙花爆竹收繳,之後,這個快遞網點被取締。像這樣的安全隱患,社區這個月共排查掉3處。

“自開展‘微網格+’工程,有了微網格、網格地圖等載體,推進社區的矛盾糾紛化解、穩控、巡查工作比以前更精準,任務更明確,責任也更落實到人了。做到了對社會矛盾、治安隱患等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該社區平安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冷水滩:“微网格+”工程 破解基层治理大课题

疫情防控期間,志願者在網格居民小區排查信息、測量體溫,群防群控

冷水滩:“微网格+”工程 破解基层治理大课题

網格員對轄區進行消殺,阻斷病毒傳染源

黨建引領凝合力 架起黨群“連心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微網格+黨小組+網格員+志願者”形成合力,網格黨支部帶領轄內黨員、網格員、樓棟長、志願者等抗“疫”人員,上戶摸排、跟蹤監測、防疫宣傳……忙而不亂。面對逐漸開始的復工潮帶來的防疫壓力,下沉責任、前移重心、充實力量,開展新一輪更為全面的全覆蓋地毯式摸排,分片包區、分格包網,積極開展“敲門行動”,著力把每一個小區、每一個人員聚集點的防控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好,摸清楚底數、掌握好動態,牢牢掌控戰“疫”主動權,全力以赴、科學有效地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在這場同病毒賽跑的接力中,冷水灘區各網格用無聲的付出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爭分奪秒,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大家心中都懷揣著同一份信念——我們終將取得勝利。

冷水滩:“微网格+”工程 破解基层治理大课题

紫荊社區網格員發放信息登記表,助力“五小行業”復工復產

“麵條、蔬菜和防護用品給您放門口啦,您把用完的口罩消毒後,放到袋子裡密封好,垃圾我幫您扔,還有需要隨時電話、微信上跟我們說。”“太謝謝了,你們太暖心了。”這是2月1日(正月初八)冷水灘區紫荊社區網格員兼社區“幫代辦”志願服務隊員伍道航與居家隔離周女士的對話。為了讓居家隔離居民有效隔離並且生活方便,該社區成立了由社區工作人員、支部年輕黨員和熱心居民組成的“幫代辦”志願服務隊,為隔離群眾免費提供消毒和防護用品,幫助轄區低保家庭、殘疾人、精神病、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代辦代購日常生活用品,安排專人每日電話問需要,營造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氛圍。

在實施精細化網格管理中,為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轄區,化解矛盾在社區”,網格黨支部成立了“五老調解”黨小組,由黨性強覺悟高有責任的老同志擔任組長,並吸收了退休黨員、熱心群眾參與進來,黨小組成員共5人,發揮治安巡邏、調解鄰里糾紛、安全隱患排查等功能,加強和創新對特殊人群管理,採取專人監控、定期走訪、關愛幫扶的形式進行排查、化解不穩定因素,營造平安、穩定的轄區環境。

“微網格”關乎大民生,以黨建為“粘合劑”,凝聚各方力量;以服務為“敲門磚”,做到網格連心。冷水灘區將充分發揮好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打造“微網格+”工程,做實“精細化”,暢通訴求渠道、築牢連心工程、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不斷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