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參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詩興大發寫下3首詩,贏得同行喝彩

文|探筆史記(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自古以來,末位君主的結局往往都是悲哀的。他們的身上揹負著滅國之殤,因為身份的原因無法得到善待。在所有的末代君主之中,溥儀的命運應該是最特殊也是最幸運的了。雖然他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但是他沒有因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溥儀退位之後做了不少荒唐的事,後來便成了戰俘,也進行了改造。好在他遇到大赦被善待,成了新中國的公民。雖然溥儀的形象在眾多君主之中並不算好,但是他的文采在君主之中還是不錯的,這一點從他被特赦後的一次事件之中可以看出來。

溥儀參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詩興大發寫下3首詩,贏得同行喝彩

1959年的12月4日對於溥儀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是他獲得大赦的日子。雖說他曾經是位帝王,但是如今他已經只是一個公民。而相關部門對他很友好,邀請他與其他幾位獲得釋放的人員一起成了“文史專員”。

自此,溥儀開始了自己不一樣的下半生。作為文史專員,溥儀等人的任務就是到各地參觀。看歷史看發展,接受新的教育。

溥儀參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詩興大發寫下3首詩,贏得同行喝彩

在1964年4月,溥儀一行人來到了井岡山地區。這裡是我國革命的搖籃,因此對溥儀等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在這裡他們看見了朱總司令總司令的扁擔,知曉了朱總司令執意要親自挑糧食的事蹟。溥儀感悟頗多,對朱總司令敬佩不已。

之後他們又來到了井岡山黃洋界,在這裡溥儀對“黃洋界上空炮聲隆”十分疑惑與好奇。而宣傳人員為其道出了那段緊扣人心的歷史,溥儀聽罷心中對紅軍的精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深深的被紅軍的機智與不畏懼磨難的精神所感動。

溥儀參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詩興大發寫下3首詩,贏得同行喝彩

於是溥儀有感而發當場作下了《黃洋界舊戰場》一詩,隨後溥儀感覺似乎又少了點什麼,於是又作了一首《黃洋界哨口》以緬懷革命先烈。這兩首詩都表達了溥儀對革命先輩的大無畏精神的敬畏。

而同行之人看了溥儀的詩句之後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其喝彩、大讚不斷,由此可見溥儀情感確實真摯。

溥儀參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詩興大發寫下3首詩,贏得同行喝彩

眾人回程途中經過五里碑時在兩棵大樹前停了下來,講解人員說這是當年朱總司令等人歇腳之處。至今這兩棵樹依舊保存完好,時常會有人來參觀。溥儀見樹,心中思緒千萬,當場又寫出一首詩:佇仰當年大樹風,甘棠遺愛古今同。“五同”畢竟今逾古,六億人民仰慕中。

同行之人聽罷鼓掌叫好,此詩比起前兩首似乎更加激昂,因此評價頗高。從這三首詩當中,我們便能夠看出溥儀的功底不錯。

溥儀能夠為先烈們作詩說明他確實被革命所感動,被他們的精神所渲染。相信經過了這些事情之後,溥儀已經知道了天下共和是大勢所驅。所以他放下了,再也不會去想自己的過去了。他能夠放下過去,放下心中的那些執念與自己曾經的身份。學會真心對待來日,這才是最好的態度,顯然溥儀做到了。

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探筆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