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广学大楼

真光大楼和广学大楼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两幢平面连通的历史建筑。真光大楼居于东侧,高9层;广学大楼处于西侧,高8层。两幢建筑的门牌号分别为圆明园路209号和虎丘路128号。

真光广学大楼


真光广学大楼是出版商中华浸信会书局和广学会的联合大楼,其所处的地块原为兰心大戏院所有。大楼东半部分为真光大楼,原由浸会书局所有,又名“浸信会大楼”,“真光”之名来自该书局的出版物《真光》月刊;大楼的西半部分为广学大楼,又名“广学会大楼”,原为广学会所有。中华浸信会书局原名美华浸信会书局,于1899年成立于广州。受沙基惨案的影响,书局于1926年迁往上海,并于协进大楼内办公。广学会则于1887年创立于上海。为兴建大楼,浸会书局投资38.5万两白银,广学会投资35万两白银。建筑由邬达克设计,洽兴营造厂承建,1930年8月获建筑许可。是年9月,浸信会书局举办开工典礼,建筑正式开工建造。1930年12月,该建筑完成了底层混凝土浇注。1931年,建筑的设计方案经历了一系列修改,这些修改使得大楼的两翼更好地融为一体。1932年3月,工程竣工。1932年5月,广学会举办了新建筑的开幕典礼。建筑落成后,真光一侧用作书局各部门,及所属机构美南浸信会差会的办公场所,设计师邬达克本人亦在此楼中办公,直至1947年为止。此外,沪江商学院也设立于真光大楼一侧。广学大楼一侧底层设置开架式书店,顶部几层为广学会的办公场所及员工宿舍,其余房屋用于出租,租户包括苏格兰圣经会等宗教机构,若干电影公司和各类商行。1957年,真光广学大楼被房管部门接管。1994年,真光大楼和广学大楼均被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它们又被列为黄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在改建前,该建筑用作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21世纪初,大楼作为洛克·外滩源项目的一部分得到了改建。改建工程于2008年开工,2013年竣工。2016年,上海时装周的部分活动在该建筑内举办。


真光广学大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