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最近参加了一个关于写作的线下交流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存在以下困惑:


经常因为不知道写啥而发愁,越愁越写不出来。

立下flag:坚持写日更,写着写着就写成了流水账。

有时候想法一闪而过,想要写出来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对自己写的东西总是不满意,无法把脑中所思所想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

总之,提到“写作”,就焦虑。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首先得问自己:“我写作是为了什么?如果写作不能帮我赚钱,那我还想写作吗?”

看到别人写作赚钱,就认为自己也非写不可,生怕错过这个赚钱的风口。这种没有自己的积累、不顾自己的时间、精力分配而盲目跟风,是最害人的。

如果我们把写作的价值看小了,过于功利化,反而会因小失大。

写作,可以作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写作可以用来自我疗愈,是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写作也可以是思维升级的武器;写作还是普通人创造影响力的杠杆支点。

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避免陷入随波逐流的跟风呢?

秋叶老师的《写作7堂课》站在“系统思维”的高度,提出了框架式写作、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复盘式写作等7种写作方法,7种写作方法对应着7种工作习惯。而秋叶老师本人也是这7种习惯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一、框架式写作

框架式写作是7种写作方法中的“第一方法”。如果说写作就像纺线,一条线拉到头拉出来,拉到哪里就是哪里;框架式写作就是找到一个纱头,后面的6种写作方法就是纱线,不断地被拉出来。


很多人写不出文章的最大问题,不是不想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很多人想要写作,不是只想写一两篇,而是希望天天写;很多人虽然有话题可写,却苦于找不到好素材。


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一开始没有搭建起写作的框架。有了写作框架,写什么,用什么素材的问题就相对容易了。就好比当你已经盖起了一栋房子时,如何装修、选什么家具心里也大概有谱了。


好的框架需要做到聚焦,就好比你盖房子得有一个主风格,不能一半是中式一般是欧式。


那么,如何搭建一个聚焦在某个领悟的完整的知识框架呢?

推荐:经典❖目录❖搜索法

1.找一本该领域的经典书籍;

2.记下书的目录,作为知识框架的原型;

3.通过网络搜索进一步完善框架。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二、复利式写作

与其低质量日更,不如想想如何一鸭三吃,让一次性写作的文章带来多元化的回报,这就是复利式写作的理念。


复利式写作根据写作特点和写作类型的不同,分为以质量为复利(时间)、以分发为复利(空间)、以变现为复利(时间+空间)、以人脉为复利(链接)、以人设为复利(风格)等5种写作方式。


书中针对每一种复利写作的方式,用详细的案例进行了拆解和说明,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来深耕。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三、碎片化写作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永远在线、随时干扰、信息过多、思考过浅,但资源却变得更集中。”碎片成为了这个时代时间的底色,在碎片化时间工作模式下,谁依然能够保持连续和整体化的思考,同时又不丧失对时代的快速反应能力,资源就会涌向谁。

碎片化写作方式,可以很好地帮我们培养起把握时代脉搏、整合资源的能力。秋叶老师在书中就如何养成碎片化写作习惯、如何快速进入心流状态、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一本书的书稿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四、联机式写作

智商、情商、财商……最近两年,“商家族”又增加了一位成员:搜商。

碎片化时代,你能不能利用好网络这个资源提高创新力,能不能做到快速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你的搜商起到了关键作用。

很多伙伴在写作的时候抱怨没有写作素材、没有写作灵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文章的故事和金句等。网上搜索一下,要么信息太多参差不齐,找不到适合的;要么搜索结果近乎于零。

关键问题就出在了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搜索方法和没有找到适合的搜索渠道。

在《写作7堂课》中,这两个关键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知道如何利用关键词搜索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如何在合适的搜索平台搜索到对应的素材。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五、结构化写作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挑战是如何和自己的情绪做对抗。


比如,今天心情很down,就是不想写,怎么办?是人,就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在这个时候,作家或者是专业的写作者依然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保证每天的产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掌握了结构化写作的方法。


如果把框架式写作理解为快速搞定可以写作的方向,那么结构化写作就是给每个方向写出好文章。写一流文章,需要天赋;写合格文章,需要套路。


在《写作7堂课》这本书中,秋叶老师给到了读者10种体裁的写作结构,包括了日记体、清单体、语录体、咨询体、点评体、图片体、问答体、互动体、实用体、鸡汤体等。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六、清单式写作

查理·芒格说:“聪明人怎么会经常犯错呢?他们并没有做到我让你们做的事情----使用一张检查清单,确保你们掌握了所有的主要模型,并以一种多元的方式使用它们。”

发布一篇文章需要检查的内容有文章标题、文章配图、文章导语、文章作者、文章头图、开场导语、中场引导语、文章排版、文章版权、阅读体验、广告职务、推送检查、效果测试、转发检查等各个方面,如果仅凭记忆和习惯检查,一来是会加重大脑的负担,二来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列成清单,逐个检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秋叶老师在书中详细列出了不同题材的文章的检查清单供我们参考学习。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七、复盘式写作

复盘是让一个人快速提高工作能力的优质习惯,所谓复盘式写作,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就学过了——找到好范文,梳理它切入的角度、中心立意,提炼段落大意,梳理出其中的结构,将其变成一个可以借鉴的框架,然后就可以模仿写作。


同理,拿到一篇10W+的文章,拿到一个销售人数超过4万人次的文案,拿到一个感人的故事或者抓住我们眼球的金句,我们也可以复盘其框架结构,为我所用。具体如何做,《写作7堂课》这本书中都有明确的说明。

高效写作者必看:写作的7个好习惯

写作的能力是近100年才大面积普及的,我们的大脑习惯于听、说、看,但是并没有天生写作的能力,所以写作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的技能。《写作7堂课》这本书从写作第一原理出发,不仅刷新了写作的“底层逻辑”,而且系统梳理了写作的技巧,让处于写作迷茫期或者是瓶颈期的伙伴找到了行动的方向。

改变就从现在开始,你会发现,你想要去的远方,就藏在这7个习惯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