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批退市公司,保千里离场的“是”与“非”

连续三年亏损以后,面对着上交所作出的退市决定,或许保千里仍会回想起曾经近300亿市值的辉煌岁月。

4月1日,江苏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保千)发布公告称,因其2017—2019年连续三年期末净资产为负,且连续3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最终触发了强制退市条件,成为2020年A股市场首批被强制退市的企业,也是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后的退市第一股。

公告显示,*ST保千将于4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其证券简称也将变更为“退市保千”,交易期限为30个交易日。如不考虑全天停牌因素,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0年5月26日。

CPS中安网了解到,保千里成立于2006年5月,以高端电子视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定位,主要业务包括安防监控设备、夜视仪、商用液晶屏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等。

2015年,保千里借壳中达股份正式登陆A股市场。上市之初,保千里股价最高一度逼近30元/股,历经7次涨停,最巅峰时市值近300亿元,成为当时备受青睐的高科技白马股。

但好景不长,2016年12月27日,证监会下发通知,称保千里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将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保千里在借壳中达股份重组上市的过程中,被发现其在重组上市过程中存在相关股东提供共计9份虚假协议银信评估的情形,导致虚增标的估值作价2.73亿元的违法违规行为,由此,多骗了上市公司约1.29亿股股票。

事发后,证券会对保千里及其实控人庄敏等责任人处于监管处罚。

随后,保千里又不断陷入实控人失联并侵占公司利益、银行抽贷、债务违约、转型失利、停牌等诸多负面信息中,业绩一路走低,最终导致被强制退市,黯然离场。

上市后,原实控人掏空公司
从山巅到谷底,保千里的黯然退市,与原实控人庄敏的一系列违规操作是分不开的,而这也被业界认为是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掏空公司的典型案例之一。
除上文提到的重大重组资产造假外,在2017年,保千里原实控人庄敏因涉嫌以对外投资收购资产、大额应收账款交易、大额预付账款交易、违规担保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调查显示,庄敏涉嫌侵占公司资产高达67亿元。
此外,2015—2017年9月,庄敏还以扶持小微企业为名,与20家实际上由其掌控经营的企业开展合作,借投资名义,为这些小微企业投入资金,用于购买保千里的产品,实际上形成自销自买。


而自负面事件爆发后,庄敏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此后,保千里也曾在公告中指出,公司董事会在核查后认为,原实控人庄敏涉嫌通过控制投资标的转让方收款银行账户的方式,实际控制该等银行账户内的股权转让款项,涉嫌通过介绍第三方与投资标的签署业务合同的方式将增资款项转出,涉嫌以对外投资收购资产的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在这些负面消息下,保千里股价也一泻千里,从2015年最高的29.89元/股跌至2019年4月26日停牌前的1.04元/股,陷入资金链断裂、股权冻结、经营持续恶化的旋涡。
公开信息显示,保千里报案称,庄敏合计侵占上市公司约67亿元资金。而根据其2019年度报告显示,其总资产仅有6.22亿元,保千里近乎被掏空。

业务生态转型效果不佳
保千里的被强制退市,除了与原实控人庄敏的“资本骗局”息息相关外,其业务生态的步子迈得太大但落地效果不佳也成为其没落的原因。
在上市之后,其业务也发展至顶峰,除安防监控、夜视仪、显示屏等安防设备外,保千里还开始大规模展开生态布局,向智能汽车、机器人、手机、人工智能等方向转型。


当时,保千里与乐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紧随乐视“生态风暴”后,保千里也启动20亿定增布局所谓的“生态圈”,被业界称为“翻版乐视”,吸引来大批投资者。
但在这种大规模扩张下,一方面,庄敏不断通过投资收购方式侵吞公司资产。另一方面,保千里在生态构建上却没有详细规划,生态部门、产品繁杂,没有针对性切入用户需求,导致产品一经推出,便出现落地应用效果不佳的情形。
以其机器人业务为例,保千里于2016年开始大力发展机器人项目,但与其他安防企业转型机器人发力的AIoT、巡检等与安防业务息息相关的领域不同,保千里将产品应用场景定位于更为复杂的家庭陪伴和商业服务场景。
该类场景中,机器人不仅需要有行动、识别、避障等基础功能,还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来提供相应的语音问答等娱乐互动功能,需要机器人有更详尽的设计。
而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保千里机器人将各种繁杂的零件和设备装进产品,导致机器人不仅整体兼容性差、质量问题频出,还使得机器本身成本高昂,加上维护修理困难,普通家庭和实体店几乎无人可以承受。

回望保千里这5年的A股征程,资本的追捧让其身价倍增,但也正因其玩弄手段欺骗资本市场而不注重实际产品的落地,才导致其跌落谷底。


业界人士表示,此次保千里的退市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其再次表明了监管层优化A股市场的决心,为更多的上市公司敲响警钟。
这其中,新《证券法》已于2020年3月1日生效实施,通过进一步简化退市流程、丰富退市指标、提升退市效率、加速出清壳公司,最终实现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市场目标。
保千里的黯然离场,也让更多安防业界上市企业明白,如果想要在市场中长久生存下去,除了要依据法律法规披露真实财政状况外,还要居安思危,切实抓住行业转型及用户的需求痛点,让资本市场看到企业产品方案的实际落地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