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家庭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

@南国嘉鱼

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这部电影是由黑泽明生前的御用场记,野上照代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给父亲的安魂曲》改编而成。由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执导,吉永小百合主演的电影,于2008年上映。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日本国内的一个普通家庭,妻子失去丈夫,独自艰辛抚养两个女儿的故事。

这部豆瓣评分8.6分的电影,获得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第3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主演吉永小百合获得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二战时期,居住在东京的野上一家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丈夫因反战言论,被当局以妨害治安维持法罪名逮捕,不久在狱中受迫害而死。妻子强忍悲痛,坚强地抚养两个女儿初子与照美。由于战争全面爆发,就连身有残疾的山崎也被征召入伍。但是日本已回天乏术,粮草兵马均无以为继,山崎不久便阵亡。美国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可爱的久子姑姑不堪核辐射造成的疾病撒手人寰。

战争洗劫了这个家庭的欢笑,苦难的母亲相继失去挚爱和精神相依的山崎,独自撑起破碎的家。母亲操持家务并兼职代课老师,养育女儿,维持生计。面对艰难的生活及精神压力她不仅没有抱怨也没有崩溃。她用毕生的精力和无私的母爱,护佑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母亲》是一部关于母亲,一个孱弱的女子,以母性的力量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并以坚韧的胸怀和毅力,培养孩子们成为正面又温暖的人。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是战争的牺牲者,背负了他们不该背负的苦难。而他们依然向生活报以微笑,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我今天就来分析一下,母亲失去丈夫后如何走出悲伤;面对战争的破坏和匮乏,不仅克勤克俭,尽其所能供养女儿,且以延绵不绝的母性力量为孩子们创造温暖幸福的家。在我看来,母亲在相继失去丈夫、亲人、知己后,依然能够坚强而温润地活下去的因素可以从三个阶段去分析,第四部分,我会结合这部电影,结合母亲的经历,谈谈我对整个剧情的思考与启迪。

01、疯狂的军国主义发动的战争何等荒谬,不仅摧残个体生命,也毁掉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再孱弱的女子都要撑起家的天空,身为母亲没有退路。

进步作家野上因发表反战言论,被政府冠以“叛国”和思想问题的罪名,被捕入狱。妻子佳代不明白丈夫到底犯了什么错,但是始终坚信丈夫不是坏人。丈夫被捕后,佳代身兼父职,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四处奔波,为解救丈夫而努力。

两个尚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 里里外外的家务事要操持;兼职所得实在微薄,左支右绌,捉襟见肘。在家庭顶梁柱缺位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正常运作,不被厄运吞蚀,便成了母亲佳代的最大使命。

在那样一个特殊背景的战争年代,野上的言论实属另类,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佳代不是反战人士,她甚至不明白丈夫的反战思想到底对不对,但她的良知和常识感觉到,丈夫不会错。就因为这个朴实的信念,她断然和看不起野上的自己的父亲、对学生有微词的丈夫的老师决裂,义无反顾。

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操守,无论面临多大的逆境都不卑不躬。 警察对她讥笑挖苦、父亲的不理解、包括大女儿在学校被老师和同学欺负,这些不断重叠的巨大压力和精神折磨,佳代都扛了下来,因她坚信丈夫的清白,终会平安归来。

佳代能够在那段黑暗的时光,支撑家庭的生计,依然能够精心照料一双女儿的力量,不仅来自于丈夫在他心中的伟岸,也包括旁人和邻里伸出的援手。即使面对家庭剧变,母亲的心能够指向未来,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现状辖制。

02、依赖着一群率真而可贵的人情与亲情, 仰仗着这些精神上的支柱, 母亲才得以在那样一个风雨飘零的乱世一路顶着困难冲破逆境 。

野上有个学生叫山崎,他是老师入狱后,最先伸出援手帮助佳代的人。山崎因为深度近视和单侧耳聋, 起初不在征兵之列, 得以陪伴野上一家, 代老师照顾佳代和女儿。给这个不幸的家带来许多暖意和欢笑。

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此后不久, 佳代的小姑子久子, 孩子们美丽的姑姑,也来到东京与佳代一起生活。久子画画很棒,却不擅长做饭, 但不妨碍孩子们喜欢和依赖她。久子成为继山崎之后对这个家来说颇为重要的另一精神支柱。

还有来自奈良的仙吉叔叔,虽然只在一起生活了很短的时光,但这位有些粗鄙的叔叔,是最能让佳代放松心情的人,精神上汲于母亲的支持超越了逆境本身。 临走时还将自己用毕生积蓄购置的金戒指留给了母亲。

人遭遇难处窘境,围观的难免多过雪中送炭的人。无论亲情或友情,愿意靠近你,伸手鼎力相助的人,力量多微弱有限,对于逆境者而言,都是莫大的安慰和支持。

影片借由居委会突出表现对军国主义洗脑的讽刺。譬如居民开会前,先向天皇朝拜,居委主任让大家集体面朝天皇宫跪拜,一位较真的婆婆纠正大家说,她在报上看见天皇正在行宫,应朝行宫跪拜。但行宫在哪呢?

居委主任是个帮了母亲大忙的好人, 代课教师的工作就是居委主任帮忙找的。亏得这份工作,虽然微薄但勉强可以度日。 战事日趋紧张,燃料配给之前, 他还悄悄赊给母亲许多煤炭,用来储备过冬。还有周边的邻居把自家女儿的旧衣送给母亲。

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其实,在特殊年代,那个背景下的普通人过得都不富裕,各有各的难处。 导演山田洋次通过这些亲情和邻里对佳代的照顾,让观众看到人性之美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母亲刚柔并济,忍受苦难的坚韧。

03、在荒谬的时代,冷酷的世界里,佳代所代表的是一种本能的人的善的直觉,一种对疯狂、虚妄、恶的力量进行无声抵抗的良知。

叔父仙吉返乡后,孩子们在广岛的祖母病了,狱中的父亲无法前往陪伺,久子姑姑孤身回到家乡尽孝。第二年痛苦地死于辐射病。身体有残疾的山崎也被征召入伍,战争即将结束的时, 因船舰触雷沉没而溺亡。

孩子们的父亲,在狱中日渐憔悴虚弱, 虽然熬过了夏季的酷暑, 却未能熬过寒冬,猝死狱中。雪花飘零的冬日,初子和照美姐妹俩收到父亲的死亡通知电报。父亲终于回到妻女身边,然而未能给家人以丝毫安慰。因为妻女们面对的是父亲冰冷的尸体,悲伤像洪水一样淹没了佳代。

战争,摧毁了佳代一家的幸福,陆续又将她心中的精神支柱,残忍的夺走。佳代完全有理由仇恨那个时世,宣扬自己的创伤,甚至可以放弃生命随夫而去。女儿们也可能跟妈妈过着悲惨无望的日子。相反,失去丈夫的佳代,反噬悲伤,仍然坚强的独自抚养女儿,保证女儿们可以健康活泼的成长。她面对打击和生活窘困所表现出来的刚毅和坚韧,正是作为母亲特有的力量。强韧且强大,不可磨灭的力量。

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面对命运多桀,普通又孱弱的母亲,以她顽强的意志面对生活的阴霾,选择好好活下去,某种意义上就是对那个恶的时代,最好的抵抗。

04、分析《母亲》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过程,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思考和意义:世事无常,面对困难,我们究竟要如何去对待?

纵观母亲的一生,她不仅坚韧,她更懂得如何定义自己的幸福和圆满。即使她的人生比起幸福,更显悲惨,比起圆满,更显残缺。

生活向来凶狠,无法预知。现实里有些人也会遇到母亲这种悲惨,穷困的境况,有的人选择逃离,有的人选择抱怨,终不得安宁。我认为,做到以下3点,我们就能够战胜苦难,带着亮光勇往向前。

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➀ 直面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是它的特性,勇于面对现实才能找到希望

母亲佳代是个弱小的家庭主妇,丈夫突然入狱,所有的担子落在她一个人身上。身处阴云密布,孤立无援的时世,她若整日以泪洗面,抱怨不公,对她的生活毫无益处,甚至会饿死。

面对是最好的出路。只有面对才能看清现实,激发出勇气和智慧迎战逆境。没有谁的幸福是自然而然临到的,都是努力争取的结果。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拒绝已发生的事实。该来或不该来的既然已经来到,与其沉浸在痛苦和抱怨中,不如去跟它照面,跟它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发觉化解困境的方法,历炼出坚韧的力量。

➁ 坚持不放弃:为生活负起应有的责任,才晓得如何坚持,为什么不放弃

父亲入狱后,母亲四处奔走为营救丈夫做出努力。而现实比她想象的冷酷,遭遇各种白眼和嘲讽,她仍然相信丈夫会出来,她跟女儿们会扛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日子清贫,她能够以微薄收入,将家计打点的周全,让家中充满欢声笑语;去探监还不忘给丈夫带一盆花,使他在恶浊的非人环境中,感受一点生的快意。

苦难太沉重的时候,人极易被打垮,将意志清零。得过且过,抑或消极对待现状,这些都会使人陷入更深的泥沼,看不到半点未来。

影片中母亲,即使丈夫已故,她还是会在餐桌上,摆上丈夫的碗筷,仿佛他仍在身边,与家人在一起。母亲表现出她特有的坚持,即使分离,仍然要带着女儿们好好活下去。

➂ 战胜逆境:战斗力来自于积极的情绪

整部影片细致绵密,平淡温暖,感动人心的力量贯穿始终。亲情的关怀以及邻里间的互助,是佳代在乱世飘摇中,仍能挣扎着存活的缘由,这也是该片的动人处之一。

佳代带着女儿们健康而勇敢地活下去,是身为母亲真正原始的力量。片尾,看到她的女儿们枝繁叶茂、子女茁壮,见此情景不禁令人感叹母性力量的伟大,是何等的生生不息、柔韧且强大。

环境无法改变,但面对的勇气和力量属于我们自己。没有什么是真正能够打败一个人的,能打败你的永远是你自己的放弃。

从《母亲》看女性战胜贫穷、悲伤和苦难的力量

总结一下:

《母亲》这部影片,哀而不伤。将东方女性特有的那种胸怀、毅力、忍耐、还有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那个时代,母亲也有她的无助和恐惧,但她的清醒和良知告诉她,不要折服于恶,勇于面对挑战,是对逆境最好的进攻。其实,我认为人性里面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坚韧和勇气。这种东西唯有逆境才能被调动出来,它正是战胜苦难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