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訊雜談二十三∣民酒:恰逢其時

紀磊/文

對於“民酒”概念,筆者粗淺的理解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酒”。“民酒”首先與那些價格高高在上的“高端”酒相對;其次,“民酒”要與“低價酒”、“低端酒”區分開來,“人人都喝得起”不代表就是價格最低;第三,“民酒”的落腳點是“好酒”,怎麼才算“好”?關鍵是在一定品質基礎上的價值認同,也就說“民酒”的核心是價值,大多數人對它的品質是認同的,也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如果還是覺得不好理解,就想一想服裝界的“優衣庫”,因為其超高的性價比受到了各消費階層的青睞。所謂民酒的路子基本上也是如此。

酒訊雜談二十三∣民酒:恰逢其時


近期,某些二鍋頭酒企提出的“民酒”戰略是一個好時機嗎?筆者認為,恰逢其時,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說說“民酒”的時代背景:黨的十九大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美好生活”如同“中國夢”一樣再次點燃了人民內心的火焰,對於“美好生活”從未如此憧憬與期待。

如今,幾年過去,雖然說,實際收入增長並不明顯。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內涵的理解無疑更加深刻,那就是人們的消費更加理性了,對於消費更加註重品質(其實,這也應該是消費升級的本質要義)。這相對於經濟短缺時代的盲目消費、貴的就是好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就是說,中國即將步入或者已經步入理性消費時代,人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再進行所謂面子消費,更加註重產品的品質,這其實也是“優衣庫”們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

時勢造英雄。“民酒”無疑是趕上了這樣一個好時代。只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二鍋頭是否具備稱為“民酒”,甚至“民酒”領導品牌的資格和實力呢?筆者認為,要想達成這一戰略構想,有兩個先決條件是不可或缺的。

酒訊雜談二十三∣民酒:恰逢其時


品牌最打動人心的是蘊含其中的文化,而二鍋頭的文化是北京文化,也就是京味文化。是千百年來豐富在北京的宮廷文化、縉紳文化和庶民文化交融整合、相凝聚而成的以地域為背書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強,兼具莊重和諧、雅俗共賞之特點。京味文化無疑是中國最有魅力的、最易於接受的區域文化之一。也正因如此,積蘊了京味民俗文化、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當中產生出來的二鍋頭,無疑具有全國極少數酒品才擁有的全國化“基因”和親民氣質,這無疑是成為民酒的最重要的條件。

如果說,房子是用來住的,那麼,酒就是用來喝的,酒好不好喝、質量安全與否最終將決定一款酒能否成為“民酒”。二鍋頭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好酒的代名詞,筆者在多篇文章中闡述過二鍋頭工藝成型的過程揭示了二鍋頭本質是數百年以來京畿地區釀酒技師們不斷追求酒品進步的匠心和智慧,也就是二鍋頭的品質是匠心。而“分級摘酒”的二鍋頭工藝本身就寓意著摘取最好的酒給消費者。而三百年多年來,二鍋頭始終傳承匠心、不忘為人民釀好酒的初心。其次,我們說,產品品質好壞是一方面,若想讓更多的人接受,還有一個“風格”的問題,而二鍋頭飯香、糟香、醇香、酯香四香合一,酸甜苦辣諸味平衡,呈現出清香芬芳、純正典雅、甘冽醇厚、自然諧調的風格特點,生生演繹了“地道北京味”。北京味是什麼味道,當然是北京文化的味道,而北京文化又如前文所說是最易被接受的區域文化......

綜上所述,二鍋頭開啟“民酒”的新徵程顯然已經萬事俱備,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